记叙文的写作方略

2015-11-08 03:29张道成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动性语文能力主旨

语文能力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写作能力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考试,一般包含语基、阅读和写作。写作似乎占了整个试卷的半壁河山。所以,一个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决定了这个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技巧。

一、审题

审题就是要审清题目的含义、角度要求、材料要求、主旨要求、文体类别要求、命题者的意图等。只有审明白了这些问题,写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肯綮。倘若题目没有审清楚,就草率下笔,那样只能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啦!

二、立意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躯干。中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呢?基本的要求是正确。而正确的要求是做到“四个符合”。即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精神。

较好的要求是新颖。如何让立意不落窠臼,新颖独特呢?方法有三个:(1)使老材料推陈出新。(2)选择新人、新事、新生活。(3)立足新思想、新观念、新风气。从以上三个方面立意,文章的主旨就一定会别出心裁、新颖别致。

更高的要求是深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级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人生价值需求。人的需求欲望愈低级愈强烈,愈高级愈微弱。而作文的立意恰好与此相反,愈低级愈肤浅,愈高级愈深刻。因而作文的立意应该尽量避免写生理、安全方面的需求,而选择情感、社会、人生价值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作文有较深、较高的立意。

三、选材

记叙文的材料,应该是围绕立意,紧扣立意,服从立意。立意是统帅,材料是从属。同时,记叙文材料的选择,又有自身的要求:(1)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是指艺术的真实,并非生活的真实。叶圣陶先生曾明确地指出:中学生作文要求写真情实感,不局限真人实事。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可以合理地想象,艺术地加工,甚至可以巧妙地嫁接。(2)生动性。生动性的要求是材料需要新鲜,而不是老生常谈。(3)典型性。记叙文材料典型性的要求是需要材料具有代表性,要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四、布局

中学生作文布局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三点:合理的记叙顺序,恰当的详略安排,严密的过渡照应。

五、表达

具体方法有:(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等。(2)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抒情、议论、渲染、对比、衬托等。(3)适当运用成语、熟语和警语等。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就能使作文的语言形象、生动、感人。

六、修改

鲁迅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他自己每篇文章写好后,最少修改三遍,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红楼梦》就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结果。由此可知,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文完篇后如何修改呢?其一是修改的内容:一看审题是否清楚、明白、准确。二看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三看选材是否真实、生动、典型。四看布局是否合理、恰当、巧妙。五看表达是否生动、形象、感人。其二是修改的方法:就是增、删、换、移四字法。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学生掌握好写作的基础知识,运用好写作的方法技巧,勤写多练,是可以做到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

作者简介:张道成,1959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就职于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动性语文能力主旨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平淡真实显主旨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