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技术主义至上的批判与反思

2015-11-12 08:36王慧霞张斌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交往批判教学过程

王慧霞 张斌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学主体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随着科技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提高,教育中教学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教育技术成为现代教学过程的重要特征和指标,技术贯穿着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和学的活动变得越来越程序化了,技术的含量越来越高,情感的成分越来越少。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功利性因素占据的成分太多,致使教学中的主体(人)——教师和学习者都不能真正体验到教学生活的自由和幸福,究其实质是对教学活动的背离和异化。因为,对于本真意义上的教学而言,我们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亦即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对话,而非教学过程的线性描述和机械呈现。

关键词:教学过程 技术 交往 批判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教育中的教学活动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由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初具规模的班级授课、由直白的经验型到相对多元的科学技术型,逐步形成了具备一定的特征、模式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教育技术的烙印[1]。凡事都有两面性,教育技术在给教学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副作用。教育技术在各学科各学段的广泛运用,给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意义的教学过程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与问题,如何让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能够清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它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和手段,对于突破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深化教学中人的因素,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学习者通过教学媒体所进行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是旨在创造一个无威胁性的融洽气氛,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积极交往,充分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及分享权利,以致形成一种课堂的“群体动力”(groupdynamics)[1]。技术的因素渗透在有思维指导的活动,教学活动也受思维的控制和影响。其实,教育教学中任何技术的作用究其根本最终都是引导者作用的延伸和外显。因为,相对于学习者来说,教师(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积极主动的,是“人为”干预的,技术是消极被动的,是“为人”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即教与学两个单项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是为了提供学习者发展的条件;学习者的“学”,是为了内化吸收这些条件。二者共同成就学习者全面发展的现实。我们知道,从教学论的本质来说,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互动过程,师与生、教与学必须同时存在。缺乏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教学”。一方面从“教”的意义上来说,教师要把相关“教学要求”内化为学习者的“自我需求”,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在主观愿望上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和内驱力,随之产生的学习活动是主动自觉的,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从“学”的意义上来说,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则是在教师的有意识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方式、媒介、教具等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达成育人目的的外部因素。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日臻完善。然而,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滞后,信息技术却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学工具,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主要充当新形势下教师“满堂灌”的工具。拿部分学校多媒体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只是被搬家的黑板而已,以往的教师工整的板书被一张张PPT代替,以往教师的照本宣科发展成为照片宣讲。昔日教师的口灌变成了“电灌”,“灌”得学习者头晕眼花,学习者原本应有的思维空间和思维火花,被冷漠地屏蔽和剿灭。此情此景,计算机与其说是一个演示和播放工具,不如说是一个便利的写字板和超级“注射器”。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教学被弄得声名狼藉,加上有些教师因循守旧和缺乏基本信息素养,多媒体教学被揶揄为花拳秀腿和花里胡哨。的确,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支撑,不能有机地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多媒体教学技术或其他信息技术很可能成为一堆高档的教学装饰物。

教学是科学,教学也是艺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双重的,通过言语的讲授和肢体语言的表演,调动学习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师生交往的情感交流过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取代的。所以,教学中“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师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人机对话”形式的机器教学是无法满足师生情感之间的共鸣和共享的。

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教育定义为“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的共同活动”,“学习者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教育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模式的出现,媒体信息技术与虚幻模拟空间的并存改变了教学的形式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归根到底,教学是师生双边的认知与情感的互动过程,技术的运用终究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旦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夸大化,喧宾夺主,就会背离教学的初衷和宗旨。

在作为学习工具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更是让人担忧。多数学习者仅仅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一种能快乐地复制和粘贴“学习成果”的“魔杖”。在轻快的技术操作中,不仅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席,而且消弭了“抄袭和剽窃”的罪恶感,起码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在操作的快感中不知不觉地沦丧。当然,这不能够完全责怪学习者,主要的责任在于学校和教师,因为根本的症结还在于缺乏有力支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媒介的教学观念。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媒介和手段,如要发挥其有效性,需要给学习者呈现超出目前认知水平的任务,需要学习者投入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如比较、鉴别、分类、归纳、分析、推论、证明、概括和阐明主见,等等,需要引导和培养学习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分析、综合加工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智能伙伴,使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有效地成为思维发展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显然,这需要教师去设计、开发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来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官对周遭客观世界的经验感受。实践是人们验证真理有效性的唯一途径。人们通过主动的反思学习和去伪存真的过程,将认识由感性上升发展为理性,经过检验的理性认识又同时发挥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教学的本质是互动交流过程。据此,现代教学论明确指出,课堂交往冲突是课堂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师生、生生课堂交往的一种基本互动形式。[3]所谓交往是在平等对话理念指导下,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方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者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意义建构活动。交往的目的是通过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教师和学习者都获得各自意义上的发展,即教学相长。教师获得自主内在的专业成长,学习者获得智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体验和发展。真正的对话是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需要教师具备两种基本的素养:一是要“知事知人”即了解学习者,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表演兼具”即调动学习者全身心投入,不能单方的“自说自话”。对话双方存在极大的距离“落差”,教师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学习者,没有情感交流与互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或者说,那些只有“落花渐欲迷人眼”的课堂独白形式表现而无师生之间主体性对话的所谓教学是伪教学。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时下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各学科老师都热衷于制作精美的课件却忘记了课件的服务对象,教学在美轮美奂的切换中进行,没有质疑,没有交流,只有教师的独白式表演。教师可有可无,机器代替了教师,教师的任务是轻点手中的鼠标而已。

三、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

交往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交往不是静态单向度的,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流通、相互理解,这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5]。为了迎合一些评课标准,有些课从头至尾充斥着幻灯片演示和音频播放等,欣赏图片和听音乐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中“人”的因素越来越少,教学的本性——“为人性”和“人为性”无处可寻。“为人性”是因为教学面对的是学习者,教学活动是为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方法、价值层面的训练。“人为性”是因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习者,教师和学习者双方需要根据各种内外在因素调整设计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在“人—机”对话的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被技术理性所排斥,教学的价值属性被淡化。教学中预设的、既定的成分太多,生成性的成分太少,知识的获得形式也变了样,不是在交流互动中生成知识,而是静态地单向度地传授而已。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信念、学习参与是学习素养的重要内容,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获得不是靠机器的操作而是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获得,教师的点拨、鼓励与激发都能够唤起学习的热情。

科技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琳琅满目的教学软件充斥着中小学习者的课堂,数字化、白板成为教学的常态,没有教学软件就意味着落后不达标。原本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也会变换成幻灯片,美曰其名“启发式教学”,为了设置情境的需要。对话是一种有选择的行动过程,师生在对话中发现问题,人—机对话无视教学中人的存在,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传递出除语言以外的诸多信息。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示意都会对学习者产生很大影响。

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念不仅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师教育的重要成果。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不要为了追求看似华丽的形式而使用,要让多媒体发挥技术媒介的作用,一切以学习者的实际为出发点。

四、教学过程的实质:交往互动、经验共生

教学有它的价值追求。任何一个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目的,最通常的意义上,教学的价值是为了最大程度促成学习者的发展,实现教学中人的价值。今天,技术成为与“现代”挂钩的根据和标准,一些学校和教师追求技术至上,运用技术的课堂被认为是现代化的高效课堂,会运用技术的教师被认为是高素质的教师,能够操作机器配合教师的学习者被认为是训练有素的。这种新型教学媒体为特征的现代化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效率的快速呈现,忽视教学中过程的生成和创造。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与人打交道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是一个经验共享的过程。把学习者培养成未来社会的人是教育对人主体性的弘扬。学习者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有一定的主体性,由于人的各项器官机能的非完善性,学习者有培养和提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凸显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习者的发展分为两个层面,从心理层面来说,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使学习者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得到整体和谐发展;从社会学层面来说,学习者的发展是指以德、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导致人的自我异化和片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对抗性表现之一就是“人——物”关系上的对抗。“人——物”对抗是目的和手段关系的倒置。在黑格尔的“自我和他者”关系中,真实的自我是一个与“他者”处于相互规定中的关系性存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性就是“相互承认”。教学中的“教学相长”就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承认,也只有教学这样一种特殊交往活动才能有自我与他者的统一。教师向学习者传授自己的心得,言传身教,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质疑和不解,在相互交流理解中共生共长,达到“视域融合”。在“人——机”对话的教学中,这些都无处可寻。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运用的方式方法。技术过于浓厚的课堂,无法听从师生内心的声音,情感就无法升华。

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是有了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包装就实现了现代化,关键是观念和思想的更新。

参考文献

[1] 王慧霞.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技术泛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5).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105.转引自金美芳.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J].高等师范教育研,2001(3).

[3] 张希希,田慧生.课堂交往冲突研究[J].教育研究,2005(9).

[4] 闫晶.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

[5] 谭军武.在自我与他者之间[J].读书,2010(6).

[作者:王慧霞(1978-),女,新疆昌吉人,天津教科院名师名校长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张斌(1978-),甘肃古浪人,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交往批判教学过程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