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层教学的方法和意义

2015-11-13 22:43邓迎利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作业

邓迎利

解读了分层教学的概念与实质,阐述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和实施,最后针对分层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地理分层教学方法意义教学目标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源自于教育界对人才的渴求和对教育的紧迫感,英文名字叫做Stratified teaching,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各自不同,分层教学因此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增加了工作量,其实不然,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教师的辛苦不会白费,分层教学以后,学生会学习得更加充分,会增强竞争意识,去挑战更难的问题,因为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吻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的智能因此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可以说,分层教学有一劳永逸的神奇功效。教育首先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看看他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长,在哪方面容易有更好的发展,古往今来,杰出开明的教育家都是这样教育学生的,这是一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分层教学呢?

二、让学生理解分层的实质

1.分层教学的观念

分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个要让学生心知肚明,不要让学生产生误会。落实地理课分层次教学之前,先和学生进行全面的沟通,要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长处,也有相对的短处,分层教学完全是由于学习个体的差异,和我们的综合素质没有直接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才进行的层次教学。

2.精确分层

第二步,应用各种测试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以及爱好兴趣等做好分层的准备工作,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次,用ABC来代表,在后来的教学当中,我甚至分出了四个层次,第四层,是D层,这个层次里面的学生,十分优秀,具备超人的素质,当然人数是非常少了,他们对地理知识具备超乎寻常的理解,对一切有关地理的信息非常感兴趣,常常是独自对高深的地理知识进行长时间的研究,这样的学生有希望成为将来的地理学专家。他们是老师的很好的助理,当然这样的学生可遇而不可求。他们拥有的知识和见解甚至可以和老师媲美,他们对地理的执着常常把我深深地感动。至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A层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有的学生对学习甚至有点漠不关心,有的学生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他也很努力地学,但是理解能力很差,成绩总是不很理想,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去帮扶;B层是中等生层,即基础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每次的地理测试,他们往往能够让老师比较满意,但是又有些美中不足,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问题,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有的人就懒于去思考,这个层次的学生大概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C层是优生层,即地理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占百分之二十左右,他们思维敏锐,对地理有热情,能够很快地完成老师教给的学习任务,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3.分层具有变化性

B、C三个层次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发生了变化,就要对分组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持动态平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层次的学生,因为天赋异禀,十分难得,这样的学生,不用引导就会自发地学习,并且孜孜不倦,在学习上以苦为乐,基本上不用教师操心。不过,需要经常性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资料,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

三、分层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以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为例。

1.A层目标:把握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起止站点和重要铁路枢纽的分布情况,即时识记目标;能够清晰地口述,有一定速度。

2.B层目标:在C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迅速地绘制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要求准确;

3.C层目标:在以上同学的基础上,可以熟练运用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根据需要设计快捷路线,譬如旅游和运输方面),根据教材提出的问题,能够有多种的答案,有更快的速度。

4.至于D层,则能够提出很多建设性问题,不受教材的局限,多给这些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学习资料,让他们在广阔的知识天地自由驰骋。

四、课堂教学分层的实施

1.教学内容设计的分层

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掌握读图能力,对上层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训练和要求,满足其学习需要。对下层的同学,多给予鼓励,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方法上分层。

对于A层学生要注意温故知新,不要掉队;对于B层学生,要注意加强其信心,迎头赶上;

对于C层学生,注重独立思考,逆向思维;D层,注重个性发展,带动其他同学。

3.对作业分层

布置作业,要注意量体裁衣,因人而异。A层学生尽量要求完成作业,当然作业的数量不宜过多,作业注意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流于形式,给学生安排小组,如果在独立的情况下难以完成,可以向其他的同学请教;每次留作业有一定的自选题,自选题有一定的难度,A层B层学生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要求他们一定要看,要有耐心去研究;C层学生则一定要完成自选题,C层学生要帮助A层B层学生进行思考,引导他们完成。要布置一定的思考题,即便是C层学生也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才可以完成。至于D层的学生,可以不做作业,但是要求他们自己有一定的进行项目,完成后要上交老师,比如说自己的调查报告,自己尝试撰写的地理论文,自己写的游记感想,亲手制作的模型等等,然后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来欣赏他们的作品。

4.辅导分层

课堂的时间很短,每星期也不过只是两个课时,所有的学习上的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都能够解决,所以,要利用课外时间,对于A层B层的学生,要格外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成立攻关小组,让高层的学生做组长,让学生之间互相鼓励、带动,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之间的促进不比教师起的作用小。

五、分层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科学地分层,不能徒有形式

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他们的知识进展速度,教学要有创造性,也要有反思。学生学习的怎么样,和不分层的时候有没有显著的区别,分层的收获是否显而易见,分层产生了哪些问题,这些都要仔细地考虑。

2.了解学生的心理

学生们喜欢不喜欢分层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怎样的看法?学生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分层教学适合他们吗?这些教师都要考虑到。

3.要领悟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不是分开教学,教学必须一视同仁,每层的学生都不能忽略,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学,它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考验。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科学的选择,它尊重个体差异,扬长避短,符合教学的阶段目标性,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特征,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有更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作业
快来写作业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我们的目标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