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探讨

2015-11-13 22:43罗志来王微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组员分组数学

罗志来 王微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新课标中所提倡的重要教学手段,但是在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地创设小组学习方式的学习情境,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实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教学对象之间的合作。随着小学数学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合作式教学和探究教学等众多教学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数学课堂上。但是,在合作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有所下降。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学习成员组合缺乏针对性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这样的教学误区,认为将几张桌子合并之后,学生讨论一下学习内容就是合作学习了,然而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成员之间会缺乏合作教学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实践能力,甚至会因为没能对组员进行合理协调导致组员之间的冲突,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不能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恰当清晰的交流,一旦出现了意见分歧,就会导致矛盾激化。除此之外,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管理就减小组数,每个组的成员超量,原本3到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设置了六七个学生,过多的学习成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和交流效果,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了一种表面的学习,学生很难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

2.合作教学前缺乏指导

教师在合作教学时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分组之后无所适从,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能正确估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足够的学前指导,在分组之后只提出了简单的教学要求,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只知道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习惯于自己“单打独斗”学习方式的学生在没有明确的教学指令下对于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以及教学方法都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学生无法将之前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

3.没能在合作学习中合理讨论

讨论作为合作学习中的重要形式,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很多情况下被滥用,部分教师为了能够体现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没有分析教学内容难以程度的前提下,就让学生展开讨论,认为只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就能够解决问题。这就使得很多浅显易懂,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大量占用了小组讨论时间,使很多学生认为这种合作学习是浪费时间,逐渐失去了兴趣,使教学效率降低。如教师在训练十以内加减法时分组学习,使用双色片教学道具,让学生将双色片分成两部分之后组成加减法算式,虽然这种简单的教学操作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操作,但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时就会严重浪费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导致学生失去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1.合理搭配合作教学小组

开展合作教学的基础是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在对诸多因素做出详细了解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搭配。一般每组以3到4人为宜,以4个人为例,配置一名具有带动性的优等生,一名善于组织协调的中等生,一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中等生,和一名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后进生。善于组织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确保合作学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负责协调本组成员学习活动。除此之外,在配置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确保每个组都有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做到学习分工明确。在组员组成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对组员组成进行动态管理,当组员学习特点和成绩发生变化时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学习小组配置适合学生学习需要。

2.开展合作教学前设置合理学习计划

就学习的本质来看,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合理性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有很好的体现。而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问题”,一个合理的问题能够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能很快解决,就不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另外,如果一个问题难度较大,通过较长时间讨论也没能得出结论的话,也不能直接进行讨论学习。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设置合理的学习计划,设置的问题要对大多数学生具有挑战性,要尽量通过多个思想维度才能解决,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这才能突出合作学习的意义。如在五年级数学比较分数大小时,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多个分数时就容易思维混乱,而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利用面积比较的方式提升更加直观的感官认识,让组内成员每个成员根据分数绘制出每个分数对应的扇形比例图,然后从小到大排列,形成更为直观的面积比较,能够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现在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以独生子女为主,所以在从小的学习生活中都比较缺乏合作的独立意识。因此,在合作教学之前教师要采用积极的鼓励教学方法,确保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努力分析解决问题喜悦,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加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展,对于学习进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小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活动结束后,要对合作学习教学进行及时的课后总结,总结出合作学习值得借鉴的经营和出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做好预备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通过提升小组学习的教学水平,通过使用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方法,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姜学民.关于独创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2]郑晶华,郑金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浅见[J].教育评论,2009,(03).

猜你喜欢
组员分组数学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小组落幕
分组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