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分层教学之我见

2015-11-13 22:43范桂荣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分层数学

范桂荣

在我长期的数学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为,成功的教育,它不在于选择什么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恰恰相反,是在于给不同的学生以合适的教育,这样,就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其目的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展所长。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学习中各不相同,各得其所。

数学教育分层教学发展一、课堂的组织形式要以按需而变的形式展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的是单一的课堂形式,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就会出现几种情况:其一,是你教师讲得深奥,只有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听得懂,其他学生就如鸭子听雷,能听其声,而不懂其中意。其二,是你教师讲得太浅显,是使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听懂了,可是对那些中上等生来说,又会出现“吃不饱饭”的现象。其三,是你教师讲得不深也不浅,你是让中等生听明白了,符合他们的口味了,可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说还不够用;对学习差的学生来说还跟不上。这样一来,不管你教师怎样做,无论如何,都存在着弊端。而在今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实行分层教学,就大大地改观这种弊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现行的教学形式,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根据具体学习需要而定,可以使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还可以是七到十个人一组把课桌围起来。这样组内的学生还可以根据不同课型,把学习知识的内容进行调换和增删。还可以成立互相促进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而成的,这样大多是上新课或者是试卷讲析时的组合;还可以有分层组合,就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一组,这大多是在上巩固练习和复习课时候的组合;还有什么自由组合组,这是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这大多是在动手操作、实验演示的时候所采用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诚然,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一般都是教师一个人问,指定一个学生来回答这样的情景,真的不知道打击了多少想说而没有机会表达的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啊!说实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在一个标准要求下进行,不同程度上使学生受到打磨,时间一久,使得好学生不好,差学生更差,所以,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必须改变这种不良倾向,使新课改得到很好的落实。

首先,我们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其实,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时有一个由听、看、思考、理解,之后再把理解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可是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把理解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对有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所以,学生这里的合作、探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

其次,我们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给每个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在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有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参与亲手实验操作建立概念的。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自由组合的小组里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再有,我们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给每个学生一个想算体验的机会。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一个人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看着,这样使得大多数学生不满意。如今我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想算实际操作的机会。比如说,我们在教学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做,之后,再由小组内进行评改,通过讨论、研究、切磋得出答案;最后我们教师再板书例题,讲计算过程,这样的话,使得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都会认真来听讲,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努力做到把两极分化转化为和谐参与发展

说实在的,每一个教学班级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其它方面的情况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大多是和我们教育教学上的做法和要求“统一”有关。由于什么都对学生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导致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情况差异,其实,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时候是以“中层学生”为对象,这就出现了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受不了的局面。再加之课外对好的学生还常有进行集中培训,我们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形势所逼,以此来应对应接不暇的各级各类的竞赛,可是,差的学生就很少有集中辅导的时候,就算是有个别辅导,也很难以这个层面学生的基础、能力为起点,还是原课堂教学的简缩,这样一来,更导致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使我们的教学更小群体化、个别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新课改的举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与培养优秀的学生,辅导提升较差的学生要紧密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在巩固练习课和复习课时,可以多是采用按层次集中分组,这样的好处,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当然,也有利于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边教边能做到培优补差。对好的学生组在讲授新课时可以突出重点,精当讲解,重点是向他们讲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由于好的学生做作业速度快,教师也可以辅导他们做一些训练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趣味数学题,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的兴趣。而对中层组来说,则可以要求他们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具有初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所谓的差的学生组来说,我们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则主要是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础题,使差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完成必做的作业,与此同时,还能进行补差和进行技能训练,以此促进他们进步,提升到中层学生的队伍层面上来。

总之,我们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次互相教学,这样不仅使新课改落到实处,而且还使之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姗姗.有效分层合作,激活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1,(21).

[2]顾燕平.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分层数学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浅析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