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体育教学评价,增强高中学生体质

2015-11-13 22:43卞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质教学质量技能

卞明

根据我国体育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十年以来,体育教学评价向多元化、科学化、全面化发展。包括了课堂评价、体能、技能、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自评、互评、师评、学习过程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等。较之以往的评价显得更科学合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身体素质1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措施

根据多年一线体育课程的教学经验,作者认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对于教师的评价以及对于学生的评价。

1.1体育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来讲,体育教学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和掌握状况,还要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比如,课堂质量、教学效果、运动强度和密度、学生的体能提高等方面。只有关注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达到锻炼效果。

1.2对于学生的评价方案

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和体能恢复能力。这是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必然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国家编制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价,也可以根据地区特点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年级、性别等差异来制定学生体能和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案。

2关于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分析

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作者认为要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步骤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真正系统、全面的帮助教师了解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锻炼效果。为此,作者把每一个步骤进行了细化:

3提高中学生体育测试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措施

3.1完善体育教学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学期开始和测试前集中对教师培训测试评价方案,统一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和测试器材场地。有条件的学校最好组织年级统测、选项班的学生技能测试可以安排2~3名教师共同参与测试,尽量减少教师个人因素,影响体育成绩。

测试项目内容能全面反映学生成绩但不能繁杂,过多、过繁都会使执行大打折扣,加大体能素质测试所占比重,但至少应包含:1.课堂评价(考勤、服装、学习态度、情意表现等)占10%~20%,不能超过20%,否则、教师的主观意识会很大影响学生的体育成绩。2.体能素质测试40%~50%、3、技能测试30%~40%不能超过40%,否则,人为的评分因素大,也会对体育成绩产生影响。自评、互评、师评看情况决定是否纳入考核,但是不能超过10%,因为这部分的评分操作难度大、不易控制、容易脱离实际,失去评价效度。

3.2关于体质测试的奖励惩罚措施

关于体质测试的奖励和惩罚,作者认为要让学生了解到其作用,摆脱单一的“分数论”思维,预设其他的奖励措施。比如有的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让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多进行自由活动,对于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集中进行训练,这样的差异化对待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让被训练的学生为了早日达标,不得不提高体育锻炼的认真程度,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每学期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分析具体到年级、班级、任课教师。除了分析学生的成绩还要分析教师间学生体能的差异及产生差异化的原因,对于班级体质成绩落后的教师要查找原因,改进教学,提高业务水平。

3.3建立并完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

要用科学的评价管理制度去管控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3.1建立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

3.3.2建立体育成绩公示制度,便于师生监督。

3.3.3体育成绩纳入评定三好生、奖学金等学生评优项目并严格按照制度中体育条款执行

3.3.4制定统一的评价方案和测试标准:要坚持科学、合理、简单、易操作原则。

3.3.5选项教学班的技能测试项目由于考试内容、标准不同,应控制好难度系数,调控优秀、良好、及格学生的比例,做到所有选项班之间的技能项目得分合理分布,均分大体相当,各分数段人数比例相当。适当扩大体能测试所占比例,提升学生体质。缩小因技能差异产生的体育成绩差异。

3.3.6严格对评价标准的管理,提高执行力

严格执行体育成绩校内公示制度,追溯制度。每学期按照公示的成绩检查教师的原始成绩记录册、课堂评价手册。接受学生、学校、教师监督查询。

3.3.7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敬业心。

4总结

新课标下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地设计体育教学成绩的评价系统极为迫切,评价体系应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被教师、学生接受;便于学校的监督、管理的,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还能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作用。一套完整、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满足来自学校内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和家庭的评价。总的来说,只有运用科学、合理、完整的体育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体育锻炼效果,从而提升高中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郭熙汉,赵东方.教学评价与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成.体育学科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隐性因素及其作用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

[3]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与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13,10(3).

猜你喜欢
体质教学质量技能
高级技能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