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2015-11-13 15:11王义红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进修学校引路人班主任

王义红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要扮演好引路人和辅导员的角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行为规范的示范员,应严要求、重自觉,爱字当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真正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尊其诲,效其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小学班主任爱心指导者引路人笔者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已有一些年头,这其中的酸甜与苦辣、欢笑与泪水、难过与感动都让我难以忘怀。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也是琐碎的。但班主任也是幸福的,可以跟孩子们朝夕相处,分享他们的快乐,深入他们的内心,见证他们的成长。因此,培养孩子们美好品德的责任,就义不容辞的落到了班主任肩上。

一、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受形势所迫,自觉或不自觉地放下教鞭,走下讲台,“屈尊”进入教师进修学校深造,重新坐到课桌前——当起学生来。成人教育(教师进修学校办的学历班、继续教育班等)多属职后教育,无就业压力。学生自以为是“过来人”,既当过学生,也当过(大部分正当着)教师,可以说是“老马识途,轻车熟路”。自以为学习目的明确——“拿证”,为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增添有分量的砝码。因此,作为班主任,新生入校同样要做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班级文化的特点。要求学生尊重师长,守法遵纪,互爱互助,共同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更新观念,爱岗敬业,学习不但要“拿证”,而且要掌握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增加忧患意识,由压力变动力,为自己而学,力争保住“铁饭碗”,为祖国而学,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做好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

教师闻道在先,术有专攻。作为班主任除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一专多能,搞好自己的专业,同步涉猎其他学科;来进修学习的学生,大都是师范毕业生,有的受过名师指点,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阅读能力,不需照本宣科,一一讲解,只要点拨一下难点,指出重点,让其自我感悟领会即可。不过蜻蜓点水式辅导也不行,对重点、难点问题,也应讲深讲透。进修学校的学生年龄悬殊很大,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师出多门,受的教育千差万别,因此,对他们学习上的指导要因人而异,要求标准也应有所不同。

三、做好行为规范的示范员

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但要具备思想进步、知识丰富、诲人不倦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高尚的人格。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在于育人,不单要用自己的学识去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学生(包括成人学生)大多数都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他们的兴趣、性格及气质直接受班主任人格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高尚人格力量的作用,率先垂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出高尚的情操。

四、做好学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只有关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戴班主任。班主任要威严,更要亲和力。若班主任自以为是,动者训人耍威风,满口大道理,学生就会望而生厌,敬而远之。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轻松无界限地与学生融合在一起,便于交流,利于工作与学习,何乐而不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到爱的存在,沐浴爱的阳光,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但老师的爱也替代不了父母之爱,诚然,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他们出去打拼,只是想给孩子一个更蓝的天空,让他们去翱翔。可孩子们现在哪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呢?所以,我希望社会也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我还想给父母们提点建议:能不能一个人出去打工,留下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或者是把孩子带到打工的地方读书,让他们始终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这样,他们才会健康地成长。

五、关爱留守儿童

爱是宽容,是理解,是尊重。爱是一缕阳光,可以照亮孩子的心田,温润孩子的心灵。只有享受到爱的孩子才会爱别人,爱自己,爱这个世界。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关注班上的一群孩子――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让家人和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外出打工,把还在读书的孩子留在了家里,托付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照顾,这些孩子便成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产物――留守儿童。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留守儿童几乎占据了一半之多,通过观察,我发现,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对生活很冷淡,对人很冷漠,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且还极度自卑。因为,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只能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精心的照料,可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他们却无暇顾及。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好怎么教育,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的爱是他们给予不了的。离开父母的孩子是那么的孤独无助,眼神中充满了对爱的渴求。

班上一些留守儿童,每当看到别的孩子的父母来看望孩子时,看到别的孩子和父母一起玩耍时,他们是多么的羡慕、多么的渴望,同时也是多么的伤心。记得我班有一个孩子,父母没出去打工时,他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脸上常挂着微笑,充满了活力。但自从父母离家打工了。慢慢的,孩子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上课经常走神,目光呆滞,也不按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问他原因,他说:“我想爸妈了。”还有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我不想让你去打工,我可以不吃零食,不买玩具,我少用点钱,你能留下来陪我吗?更有甚者,一个上初中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出门打工,竟以死相逼,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反之,生活在父母用爱筑成的温暖小家中的孩子,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那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身上,利用班会课,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卡片,然后引导孩子们写上对她美好的祝福,送给她,让她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爱,也让其他孩子们懂得爱别人其实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亲手制作了卡片,并写上鼓励及关爱的话语,让她感受来自于老师的爱,慢慢的,这个女孩脸上多了一丝笑容,多了一份自信,学习也有所进步了。

因此,要当好班主任,作为管理者与引路人,需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需要有似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情操。我们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猜你喜欢
进修学校引路人班主任
心里装着引路人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夸夸我的班主任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风采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班主任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