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初探

2015-11-13 15:15吴小东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课外阅读数学知识

吴小东

课外阅读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小学课外阅读成效不佳。造成小学生惧怕课外阅读而且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复杂,笔者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小学课外阅读的成效。

小学课外阅读成效原因解决办法课外阅读,能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是什么造成小学课外阅读成效不佳,有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呢?

一、分析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原因

(一)内因

1.缺乏对课外阅读正确的认识

语言大师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经验,一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让学生认识这一点,显然纠正学生的态度比读某一部著作还要重要。

2.对课外阅读存在恐惧和担心

学生在回答和理解阅读中的问题时会有偏差。这种偏差若长久得不到纠正,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安慰,相反得到的是忽视或打击。学生无法适应产生的心理挫败感,因而惧怕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分析。而畏惧的心理又会让他们将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无限放大,一旦阅读就感到紧张,导致无法正常思维,阅读效率低下。

(二)外因

1.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除了学校的重负,还有课后各种辅导,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偶尔从劳累中再挤出的时间,学生已经身心疲惫,对阅读的文章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哪能快乐的起来,又何谈高效。

2.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每个学期,教育者都会从自身的角度帮助学生选取阅读的资料,基本上没有人问一问学生到底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文字,更不用说具体的书目了。另外,社会上来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觉得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的功课。无论如何孩子很少有话语权。

二、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解决办法初探

针对以上的种种归纳是分析的问题,我们又如何应对,让我们的孩子提高课外阅读的成效?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以学校的名义组织活动,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以及对课外阅读的误解,教师可采取多种手段与之沟通和引导。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家长们在家多读书,给孩子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二)让阅读成为一个美的享受过程

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在荡涤心灵,陶冶情操的同时增长了知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硬性的规定。“抄写美文美句,背诵好段落,分析鉴赏好文字”,本来是一件轻松的事,让学生倍感疲惫也就厌倦了阅读。其实,课外阅读学生本应该能体会到快乐,从而增加阅历,提高品位。

(三)生活中营造宽松氛围

1.在班级学习中营造氛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的有效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书籍,为学生设立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相关活动,举行书籍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同学,相互增加认识。

2.在家庭中营造读书氛围

在激励学生阅读欲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营造客观的阅读环境。要借助同班教师和家长之力,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家长也同样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由于身份的不同,家长和学生更亲密,影响力和教育方式方法大不相同,如何家长就热爱读书,或者家长做出表率全力支持,效果更佳。

(四)合理调整教学形式、方式、内容,较少课外阅读给学生增加的负担

1.从课程设置入手,合理调整

课程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保障。新课程改革以来,不仅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有变化,课程理念也有变化。教育实施者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合理编排适合校情的课程。

2.在学科间合理安排和调整,丰富阅读空间

我们要敏锐地捕捉课程资源,结合教学需求,融合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多种阅读实践活动,增强小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另外,阅读并非只存在于语文教学中,在阅读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还要努力打通学科的壁垒,例如与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无痕对接。这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就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广阔的利用空间。

3.合理解读和利用教材,在教材中做到减负

现在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都比较活,教师在教学时有更大的自我解读和利用,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合理的安排单元教学内容,按教师的思想科学的加入阅读资源会使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更被重视,更有效,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让阅读成为个性解读的过程,并以此交流体验

1.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结合自己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体会文本的过程,属于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经历、个性特征、认识结构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勇敢,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这种阅读的差异性包含了他们真正的情感和思考。只有我们真正的尊重学生的感受,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达到阅读的实际效果。

2.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

每一部著作,无论好坏,读完之后对孩子的身心影想总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例如,在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我们要多引导,多宽容,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造成小学生惧怕而且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复杂,怎么才能让学生变惧怕为喜爱,使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参与教育的各方和受教育者一同努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赵红梅(双辽市茂林镇桂花九年制学校韩家小学)

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笔者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操作,带着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活小学生数学知识实际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初步学会从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简单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旧教材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代替解决问题的概念更加广泛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成为是小学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还是运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学生经常套用公式就能解决许多基本问题,不经意间加深了学生机械式的模仿以及不深入性的考虑分析文题的思维习惯。其实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就该运用到生活中去。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的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消费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了消费要合理,既教育了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又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统计的作用,强化了统计在学生脑中印象,还能让学生去实际调查,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在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规律总是从头脑中现有的去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垂线”的概念时,可结合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瓦匠在砌墙的时候为什么挂一条有坠物的线,这线与地面什么位置关系?田径赛冲刺者碰到线计时结束,要碰终点线的哪个位置,所跑路线与重点线什么位置关系最省时?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认识,而且能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意义,并意识到此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因为有认知经验,所以爱思考。

三、在生活中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来源于现实。但它有更多结论去为生产和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教材中的问题经过筛选,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复杂,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帮助学生剔除各种陷阱障碍,找到关键因素和数学方法,从而解决问题。长期引导学生就能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逐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有意义学习构成一种障碍。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每一项科学进步都是人类的思考推动的,人类具备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而小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往往更加强大,所以,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事物矛盾的思考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旅游出行被现代人热爱,也激发学生很多思考,比如:甲乙两地有三条公路相通,通常情况下,由甲地去乙地我们选择最短的一条路(省时、省路);特殊情况下,如果最短的那条路太拥挤,在一定时间内由甲地赶到乙地我们就选择另外的一条路,宁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来保证时间(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从数学角度给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用于“行程应用题”是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实际应用。

五、在生活中操作,带着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育从来都不该是学校自己的事,包括社会和家庭。在学生的生活中,绝大部分在家庭中,教师要和家长沟通,促使学生尽可能参与家庭生活的问题解决中,在家长的启发、引导、帮助下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帮助父母测算装修住房平铺地板砖的费用。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了解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比如有正方形、正六边形等。还可以一起探讨什么类型的地板砖可以无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至于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地板砖的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通过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测算平铺地板砖所需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总之,要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的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康东亮.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7).

[2]陈桂春.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1,(17).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课外阅读数学知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