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新蝶呤及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

2015-11-18 05:57王韫哲张金盈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冠脉硬化造影

王韫哲 张金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南郑州 450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冠心病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血管内壁脂质沉积,同时炎性因子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1]。有研究表明,新蝶呤与稳定型冠心病存在一定相关性[2];也有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密切关系[3]。本文通过观察患者新蝶呤及hs-CRP水平,进一步探讨血清新蝶呤及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Gensini积分<20、20~40、≥40分为 A、B、C 组。排除其他心脏病如瓣膜病、心肌病,肿瘤,感染和全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脑血管及其他周围血管病变。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样采集及测定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24 h内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 ml,所有血样均在采血后30 min内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80℃保存。以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新蝶呤水平。

表1 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2 冠脉造影及Gensini评分 通过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均由右侧桡动脉进行,造影结果由两名以上有经验的医师共同完成分析。通过Gensini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狭窄程度为1% ~25%、26% ~50%、51% ~75%、76% ~90%、91% ~99%、100%,分别记为1、2、4、8、16、32 分;若 1 支血管多处狭窄,即以该段血管最狭窄处计分。冠状动脉各段所占系数:左主干记5分,前降支近、中、远段分别记2.5、1.5、1.0分,第1、2对角支分别记1.0、0.5分,回旋支近、远段分别记2.5、1.0分,钝缘支记1分,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后降支,左室后支各记1分。进行定量评分时,将各段系数与之相对应的狭窄程度的计分相乘,然后将各狭窄段总积分相加即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C组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较B组高(P<0.05)。见表2。

表23 组患者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比较(±s)

表23 组患者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比较(±s)

组别 n 新蝶呤/(nmol/L)hs-CRP/(mg/L)Gensini积分/分A组33 2.51±0.34 0.74±0.17 7.07±0.42 B组 28 4.11±0.61 1.55±0.29 29.57±0.57 C组27 5.28±0.47 2.35±0.18 58.37±0.91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原理较为复杂。大量实验证实,炎性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新蝶呤是由T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的IFN-γ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生成,所以新蝶呤是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标志,测定血清新蝶呤水平即可反映细胞免疫的激活情况[4]。ACS患者血清中新蝶呤浓度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5]。新蝶呤是巨噬细胞激活后的代谢产物,其化学性质稳定、分子量小,易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能较稳定地存在,可以通过检测外周血新蝶呤水平来反映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与斑块的稳定性。

血清hs-CRP水平同样可以反映体内炎症的病变情况,但特异性较差。在感染、创伤及免疫反应过程中,通过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大量释放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可刺激肝脏合成 hs-CRP。在感染、创伤及免疫反应治愈后,hs-CRP出现明显降低。hs-CRP作为炎性标志物在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hs-CRP可在血管损伤处趋化单核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组织因子,激活补体,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黏附因子,使内皮功能受损,加速动脉硬化进展[3]。

本研究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较高组中新蝶呤和hs-CRP均高于Gensini评分较低组。该结果表明,新蝶呤与hs-CRP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其浓度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综上所述,血清新蝶呤与hs-CRP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指标,检测血清新蝶呤与hs-CRP有助于临床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

[1]Rifai N,Ridker P M.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a novel and promising marke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lin Chem,2001,47(3):403-411.

[2]Özbek C,Baran I,Tütüncü A,et al.Modest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neopterin levels and Gensini scores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J].Ir J Med Sci,2014,183(2):297 - 301.

[3]童海,涂玉林.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18(9):746 -750.

[4]Avanzas P,Kaski J C.Neopterin for risk assessment in angina pecto -ris[J].Drug News Perspect,2009,22(4):215 - 219.

[5]廖勇,夏剑波.血清新碟呤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心脏杂志,2013,25(4):427 -429.

猜你喜欢
冠脉硬化造影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