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化脓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

2015-11-18 07:48金峰马希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胸膜炎胸水尿激酶

金峰 马希涛

(1.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化脓性胸膜炎主要是因肺内感染灶出现病原菌侵袭胸膜,少数为胸部创伤、手术等操作而导致的直接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急促,胸膜渗出、充血及胸腔积液[1]。若不及时治疗,胸腔积液可能会引流不畅,因机化而导致胸膜钙化,延长病史,损伤心肺功能。本次研究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化脓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8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4 例化脓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2 例,女10 例,年龄41 ~79 岁,平均(60 ±1.3)岁,发热2 例,盗汗5 例,乏力5 例,胸痛4 例,气促6 例,病程为8 ~25 d。观察组男14 例,女8 例,年龄为44 ~76 岁,平均(59 ±1.1)岁,发热2 例,盗汗4 例,乏力5 例,胸痛5 例,气促6例,病程为7 ~24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施B 超定位放置引流管,采用深静脉穿刺针,剪2 ~3 个侧孔,根据患者的胸水量以及胸壁厚度决定导管插入到胸腔的深度,一般为90 ~150 mm,固定导管在胸壁上,取平卧体位、半卧体位其他舒适体位,不影响正常睡眠以及活动。每天采用剂量为50 ml 注射器将胸水抽吸干净,采用温生理盐水250 ml+甲硝唑250 ml 胸腔冲洗并抽吸干净,每日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入40 ml 生理盐水以及尿激酶10 万u,注药后适当转动身体,24 h 后再次重复上述操作。两组均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酰胺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疑似存在厌氧菌患者加用甲硝唑,患者治疗前后7 d 接受胸部CT、B 超检查,明确胸腔积液吸收情况,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估 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彻底吸收,肺脏复张,胸片、血常规显示为正常;改善: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基本吸收,肺脏部分复张,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胸片检查显示为胸膜粘连或肥厚;无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并未消失,或症状恶化,胸水无明显吸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粒细胞较多,胸片或B 超检查胸膜粘连增厚以及包裹新胸腔积液,炎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死亡[2-3]。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包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定性资料,并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有效率为86.4%,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注药后72 h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注药后72 h 发热、盗汗、乏力、胸痛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注药后72 h气促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注药72 h 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n)

2.3 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变化 治疗前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为(0.35±0.17)g/L,观察组为(0.37 ±0.15)g/L,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则分别为(0.35 ±0.12)g/L,观察组为(0.25±0.11)g/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有明显下降(P <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P >0.05)。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胸膜肥厚粘连3 例(13.6%),观察组1 例(4.5%)患者在实施尿激酶3 次治疗后有淡血性胸水发生,停止使用尿激酶后消失,观察无胸膜粘连。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化脓性胸膜炎是因脓液黏稠不易进行引流而形成包裹性积液,影响后期临床疗效,继而诱发胸廓塌陷以及胸膜粘连,影响肺部功能,部分患者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4]。患者主要表现为周身不适、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若为肺炎后急性脓胸,多会在肺炎发生后1 ~2 周出现胸痛、持续高热,表现为胸膜充血、渗出、胸腔积液,积液外观显示为黄绿色或黄色。若不及时实施手术治疗,胸液纤维蛋白黏附于胸膜表面,使胸腔内分隔、包裹,导致胸腔积液引流不畅,最后机化而形成胸膜钙化,延长病史,损伤心肺功能[5]。因此及时将胸液、胸液中内含物清除干净,可大大缩短疗程,防止患者心肺功能受损。尿激酶为新一代溶栓剂,可非特异性将纤溶酶元激活形成纤溶酶,激活的纤溶酶降解纤维单边,降低胸腔积液的黏稠性,清除胸膜分隔以及粘连,增加引流量,使肺部复张,有利于病灶的恢复。尿激酶用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胸痛、发热及淡血性胸水,一般可耐受,不需进行特殊处理。经B 超检查显示,尿激酶用药后已形成的分隔或纤维条索影在应用尿激酶后可大大缩短,减少胸廓塌陷、胸膜粘连以及肺功能下降风险。本次研究表明,用药后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P <0.05),观察组用药后气促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胸腔内注射尿激酶用于治疗化脓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1]高明,项和平,李贺,等.血清Ghrelin 及胸腔积液变化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1):71-72.

[2]童建林,汪明雪,唐从发,等.内科胸腔镜在老年胸腔积液患者68例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1):47-49.

[3]徐杰,齐大亮,李绪斌,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4):1573-1576.

[4]李柳宁,王叙煌,何春霞,等.CIK 细胞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并温肺化饮方治疗癌性胸腔积液[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0):190-194.

[5]刘英杰,桂淑玉,周青,等.Claudin-18 蛋白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2):1788-1792.

猜你喜欢
胸膜炎胸水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水癌细胞以及胸水cfDNA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