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效果探析

2015-11-18 05:57方瑞贤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溶栓优质心肌梗死

方瑞贤

(林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河南安阳 45655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病因是心肌畸形坏死及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及其生活质量,一方面要予以积极治疗,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护理干预[1-2]。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以探讨其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林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55~78岁,平均(66.1±7.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工作,出现异常情况马上报告主治医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饮食护理 为患者提供饮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证食物易于消化,少食多餐。

1.2.2 疼痛护理 对疼痛剧烈患者,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3]。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2.3 溶栓护理 溶栓前需进行常规检查,耐心向患者说明检查的重要意义及项目内容,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溶栓1 h内为患者测量血压。

1.2.4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会出现烦躁、焦虑以及恐惧心理,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及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树立自信。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例数与基本满意例数所占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1.7%,研究组为96.7%,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是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可以说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4]。近年来林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当中给予优质护理,效果较为理想。通过药物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并且缓解患者疼痛,刺激缺血组织血管的新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通过提供饮食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给予疼痛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耐受力及抵抗力。通过提供健康宣教,有利于保证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5]。本研究选取12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1]赵峰.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24(8):146 -148.

[2]曹跃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21(11):253 -254.

[3]黄莉.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3(23):529-530.

[4]贺晓芬,王晓云,赵翠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3,3(23):2117 -2118.

[5]李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93 -194.

猜你喜欢
溶栓优质心肌梗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