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不能让人类摆脱愚昧

2015-11-19 02:30文/张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盲目省略洗衣机

文/张 闳

大数据不能让人类摆脱愚昧

文/张闳

我在某购物网站上买了一台家用洗衣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要我一打开网页浏览器,页面上就会有许多的弹出框或漂浮窗出来。它们向我推荐洗衣机,各种各样的。有朋友告诉我,你买洗衣机的数据已经进入了云计算,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强大之处。

我不禁觉得好笑——愚蠢透顶的大数据啊(假如这就是大数据的话)!不错,我确实买了一台洗衣机,但它并不是易耗品,在它没有被彻底用坏之前,我不会对任何洗衣机产品有兴趣,除非我是洗衣机零售商。大数据貌似很智能,瞬间掌握了我的部分信息,甚至知道了我的联系方式,可是,却做出了蠢猪一样的判断。除了给我带来搅扰和厌烦之外,对我没有任何益处。我想,对洗衣机供应商及其他相关产业,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益处。

当然,我并不相信这就是所谓“大数据时代”的全部。倘若只是为了多卖出几台洗衣机,便如此之煞费苦心,那这个世代也未免太空虚了。面对急剧膨胀的数据量,人类穷于应付,不堪其苦,转而求助于计算机器,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人类所掌握的数据已经够多的了,都多到几乎没什么用的程度。它要了解我那么多干嘛呢?我值得它那么去关注吗?还动用云计算去关注。如果真对我感兴趣,不妨常常来我家探望,喝喝茶,聊聊天,倒不失友善之举。贼头贼脑地躲在个大数据后面,什么意思嘛?想要帮助我了解世界更多?

可是,老实说,我并不需要了解世界那么多,我跟它打交道已经够了。我可能认识很多人,与很多人交往,并且干很多事情,但实际上很可能我心里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两个人以及很少几件事情,只有这些内容,才真正是我的生命意义所系。并且,这一两个人和少数几件事,反倒并不经常出现在我的活动轨迹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与其说给我帮助,不如说是在推动我在价值稀薄的世界中加速沉沦。

有人说,没有必要排斥大数据时代,它并不帮助你抵达生命的意义领域,只不过是信息,尤其是服务于商业目的的数据处理而已。这很好。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数据”的界线在哪里。可是,那些鼓吹“大数据时代”的人们,将它夸张为新世代的福音,将为人类世界带来一片新天地。它今天向你推销洗衣机,明天就要给你带来全部的欲望满足和生命幸福,如果你觉得洗衣机还不够的话。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更多的洗衣机或欲望满足。

又有人说,个别特异案例可以忽略不计,不纳入云计算的考量,或者在计算中被归入几乎可以省略的百分比当中。居然它打算将我省略,那就让它也见鬼去吧!它虽然可以无处不在,但对我来说,就是一堆垃圾,无非是相对更大一些而已。任何夸大其辞的鼓吹,哪怕它是出自那些超级富翁或文化名流之口,都令人生疑,甚至令人生厌。正如斯蒂格勒所说:“如果大数据依旧是促使人类快速做决定,依旧是资本大爆炸、技术大爆炸,那么人类是没有未来的。”确实如此。至少对我来说,我并不喜欢快速决定,相反,我喜欢迟疑,喜欢左顾右盼,喜欢瞻前顾后仔细打量,喜欢在犹豫中体会“决定”的乐趣。没有这种犹豫不决,我关注的事情跟我的关系也就变得疏远。

人类未来高速发展的科技,当然可以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这是科技发展的价值所在。但倘若这些个便利却要以牺牲每一个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及其必要的快乐为代价,如果缺乏对生命价值的仰望,如果缺乏对人性根基的尊重,其所带来的就不是便利,而是麻烦;不是福祉,而是灾难。如果我这样说过于危言耸听的话,或许可以表达得温和一些,是——无聊。

大数据将人的生命数据化,将个人信息存储于二进制编码中。通过大数据,人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多到像个巨型垃圾车似的,但最终却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类的愚蠢和盲目,不是靠大数据所能解决的,相反,迷失在数据的迷宫当中,人类只会变得更加愚蠢,更加盲目。据说有一位年轻人只顾低头看手机,不留神而掉进地铁轨道里。就是这样,大数据的GPS可以忽略你这个特异个体,尽管脚前的路得每一个个人去用脚行走,而你这个单个生命却永远消失在被省略的那个微小百分比当中。数据本身或许无所谓愚蠢,而人类自己却常常是盲目的。

我看到有一些专家声称,大数据掌握着你的生命价值,掌握着你的未来。这么说来,那就近乎“科学算命”了。搞出这么一个复杂、繁琐的算命技术来,纯属多此一举,还不如买副扑克牌来更加简捷便当。

猜你喜欢
盲目省略洗衣机
“省略”讲解与训练
洗衣机里不能藏
全自动洗衣机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小蝴蝶花
使用洗衣机
中间的省略
抱谁?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