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2015-11-19 09:00刘翠娟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刘翠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

一、前言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各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渗透在各种教育之中,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高校大学生身体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有规律,一旦考上大学,生活反倒没了章法。熬夜、饮食不规律、长时间上网的人大有人在,考试前或考研前,大批学生天天泡图书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造成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胃肠病、头痛、颈椎病等各种疾病。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范围在逐渐加大、程度也则不断地加深。据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高职院校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同时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12月16日的报道,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四、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以理论课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故难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人们沉浸在体育活动中,会感受到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体验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本文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正面影响,使体育教师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良性机制的形成,从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一)体育与健康课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初,首先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中。

(二)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理论学习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三)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对体育基础和运动能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做到区别对待;注重培养体育骨干,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帮带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进而使这些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到愈来愈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而达到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五)体育场地与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本物质条件,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的经费投入,更好地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使学生有充足、舒适的体育锻炼和健身场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比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对抑制自闭学生心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都会带来积极地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小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实践[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 李家仿,田聚群.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12.22.

[3] 许同海,李少铎.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9.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