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十一模式的十个细节

2015-11-24 07:12杨军沈立典高洪云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复制校长学校

本刊记者_杨军 沈立典 高洪云

“复制”十一模式的十个细节

本刊记者_杨军 沈立典 高洪云

在十一学校一分校采访时,校办于主任就对记者说,在选课走班改革这两年,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校长老师至少不下1000人次。但最终有回应的却凤毛麟角。大家最常问的问题就是配置这些资源到底要多少钱、老师的培训怎么做等等。

诚然,地处北京,又有十一总部做后盾,一分校和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都占尽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尤其是后者还是民办学校。但在记者这短短四天的走访里,我们确实可以有一明确的答案:不能说十一模式可以“全盘复制”,那不可能也无必要,但是它最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课程模式都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这本身即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而且,十一模式最重要的,它本身就已为目前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样本和细节。

正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范校长所言,最重要的,要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我总是相信办法多过困难,只要做起来。

战略目标:为什么是家门口的好学校

刘艳萍校长:我们有一个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建设一所受人尊敬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不是一个远大的愿景,它只能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十一学校的愿景是建立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让十一学生成为一个受人信赖的卓越的品牌,那是它的愿景。

但是它的战略目标就变得比较切合实际,受人尊敬。老师们之前都不敢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受歧视。我们在家门口,不择生源,有什么学生我收什么学生,只要我爱孩子就行,好学校这个“好”字就有内涵了。什么是好学校?其实就是希贵校长倡导的: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这样一所学校就是好学校。你说老师能反对这样的目标吗,一所受人尊敬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个目标不高吗?

四个齿轮,首先点燃老师

刘艳萍校长:我们开始梳理要实现的目标,有哪些制约因素,就是关键的成功因素。其实十一学校也是每年都在找。第一次出台行动纲要是2009年,到2014年12月,已经是第三次变化。因为行动纲要它不可能永远不变,它是每一段时间都要修订,因为这个关键要素在这一年可能是核心的,可能下一年就无关紧要。

我们最核心的就是四个要素:教师,没有教师啥也干不了。课程,撬动学校变革最核心的东西是课程。然后是资源,课程要落地没资源不行。机制,没有机制的保障学校无法运转。其他的我那时还不敢跟老师们沟通,内动力,素质化,国际化,个性化,这些先不要谈,这个太遥远了。我们一开始只有对老师下功夫,除了点燃没有别的办法,对原有师资点燃,同时我还要引进一些。引进来的人就是鲶鱼。

长板理论:校长一定要关注先跑的人

刘艳萍校长: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先跑起来,不要指望你一声令下全跑了。其实克拉克这句话我特别赞成,校长要关注奔跑的人。你得先关注奔跑的人他们需要什么。所以十一学校比较讲究长板理论,不是短板,学校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够走多远,取决于那些在前面奔跑的人,任何组织都是这样的,二八原则都是这样的。但是八并不是不要了,他们会看前20%的人在干什么,他们会不同程度跟上来,不断地卷进来。

我比较信奉16个字:顺应人性,满足需求,尊重常识,突破常规。在我们这样一个薄弱的学校,你想快速让它成为老百姓认为的好学校,关键得快速赢得家长的信赖。如果你不快速地成长起来,家长就会觉得一年两年还是那样,换汤不换药。你必须尽快地给他信心,这个学校才有可能赢得这样一个先机,否则就完蛋了,温吞吞地过去了。

扁平化管理容易被卡住的地方

刘艳萍校长:扁平化是十一最神秘的地方,很多学校在这个地方卡住了,为什么卡住了?因为奋斗了那么多年,谁也不愿意到下边当主任,谁也不愿意去当学部主任,他认为自己降级了,变成一个年级主任了。但十一没有这样,你是副校长的身份没问题,待遇按副校长走,但你的工作不是上传下达,或者去领导一个学部。你变成什么呢?都是联邦。什么叫联邦?既服从于整体领导,但又是相对独立的。联邦政府不管所有州的事,所有州都有相对的独立权,人权、财权、物权,课程研发的各种权利。人人都是CEO,人人都是领导,这就是分布式。就事论事,校长也大不过你,校长也要听你的。

然后是双向聘任。校长只聘干部,各个干部再聘他的成员,如果他不聘你一定有他的理由,比如说确实是学术不成,或连基本的教学能力都没有的。这个机制不是整人的,最形象的一句话是,双方聘任制是让合适的人去做他适合的事。

记者:聘不上的老师怎么办?

刘艳萍校长:没有聘不上的,学校安排的岗位一定要多于现有老师的数目,他不是到一线还可以去到二线。

地方政府放权是十一改革的重要前提

一分校课程中心主任章巍:一分校筹备之初,北京市政府就非常重视。当时,市教育局一把手来了,财政局、编制委员会的领导也来了。

组建一个学校,编制必不可缺,而至于财政支持,除了政府适度的拨款,更重要的是学校财务的自主权。传统学校,包括海淀区的其他学校,教师工资都是由财政部门直接打到卡里,不经过学校。一分校的财务自主权,即是财政局把这笔钱先拨到学校大账户上,由学校(校长)按照在教师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分配方案,来切这个蛋糕。

因十一的经验是对教师实行课酬制,教师的基本工资很少,课时费才是大头。传统学校教师待遇则恰恰相反,多上十节课与少上十节课,对教师待遇影响不大。这样一来,十一的方法就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加之透明度较大,也经得起审计调查。

一分校孩子的班级公约

国画课常芳老师

还有就是教育政策的支持,即课程自主权。有的地方教育局机械到什么地步呢?学校不用国家课程或者改动一点,就被扣上违反教育法的大帽子。然而,真正的教育法并没有那样规定,只因为地方上为了好管,在执行时求一律,不允许出现其他“花样”。故而,教育局对课程自主权的放开也是重要前提。

也就是说,在改革之初,学校领导立下军令状,保证(教育)质量不会比之前降低,但是地方政府要放权,要支持,至于具体怎样提高综合性的教育质量,则由学校自己谋划。

分层分类,每个人的作业都不一样

跟十一一样,一分校会根据学生程度,把学生分层分类。例如数学,可以分为数1、数2、数3三类班。

一位物理老师告诉记者,他带的是物2层次的学生,但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分层分类还不够,还需更加细化。因为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接受能力上仍有差异。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会凑成三四个群,有动手做实验的,有看视频实验的,自学效果好的学生则会一个人学。

刘淑萍是初三班的英语老师,她讲了自己前后的变化。“年轻时候,我给全班学生布置的作业肯定是一模一样的。分层分类后,我对不同小组布置不同的作业。再后来,我给每个人布置的作业都不一样。程度好的,有时候根本就不布置作业。”

教师沙龙不止是分享

一分校教师队伍近两年壮大了许多,新入职的都是清一色的研究生。

年轻人很活跃,想法多。但由于部分年轻老师是非师范专业的,加之缺少课堂经验,因此,培训也是分层分类的。例如教育教学法规、教学技能的培训,教育情感、师德的培训,“与家长沟通”“怎样成为高效能教师”等专题培训。

资历老的教师,一开始持观望心态的居多。一分校从十一总校学到了很多方式方法,很新颖,慢慢地把这些老师们吸引过来,他们参加教师沙龙,听别人分享经验,自己也会登台。

但好景不长,因为太忙太累,大家积极性走低,教师沙龙变得冷清了。为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叶翠苦恼了很久。后来,她改变以往仅仅关注主讲老师的亮点和他们希望分享什么,开始重点考虑听众的兴趣点和需求,增加互动交流环节,新学期后,情况一步步改善。

课程改革也必须给家长补课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单方面的课程改革便无法取得实效。

刘淑萍老师的班上曾有个男学生,打游戏上瘾,父母很愤怒,曾分别在深夜打电话给她,让她在学校把孩子的手机没收掉。

刘淑萍当然没答应。在她眼中,有些游戏是健康的,她鼓励自己的女儿带手机、IPAD去学校。她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学会自制。

围绕着孩子教育问题,这对父母之间慢慢地产生分歧,开始吵架,闹离婚。那位父亲甚至拿起锤子把儿子的电脑、手机砸碎了。

经过几次家访,观察,刘淑萍“狠狠”地批评了家长一顿,之后把孩子喊过来,举行三方会谈。孩子做出保证,称立马之间根本戒不掉,但会逐渐控制打游戏的时间。父母也妥协了。作为老师,刘淑萍每天一早就督查这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终于,孩子慢慢有了长进。在一次班会上,刘淑萍让其他学生用小品形式把这个事例演出来。之后,这位学生哆嗦地站起来,告诉全班自己就是原型,痛哭流涕地向在场的他的父母道歉,而他的父母也流下了泪水。

国画教室的科幻创作课:为学生开课,不是为老师开课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国画教室的常芳老师最近上了一堂科幻创作课。这也是记者走进国画教室感觉最奇怪的一点。

在选课走班初期,她觉得最困难的就是没有教材。常老师本身是国画和油画出身,专业是强项,但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她认为,必须遵循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开课不是按照老师的兴趣,而是要学会发掘学生的兴趣,开发最适合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内容。以科幻创作课为例,常老师的着眼点便是初中阶段孩子的幻想能力。

“这个题材,我是找了麦田怪圈这样一个角度。麦田怪圈出现很多年了,大家都在猜测,我想让孩子们去解读这些东西,然后用中国画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你仔细看这个麦田怪圈,特别像中国的吉祥图案。是真的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它跟天文有关系,跟行星宇宙都有关系。虽然用的材料还是中国画的材料,笔墨纸砚,但是反映的内容可以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所思所想的一切。”

在开发课程之前,老师们都会对孩子做调查问卷。去年第一次选课,艺术类选修课最受欢迎的服装设计,选修达到60人,其次是动漫,49人。国画可能是最不受欢迎的,只有5个人选修。但常芳还是毅然开了这门课。学期结束,再做调查,满意度78%,第二学期选修人数就达到了22人,与动漫课基本持平。“刚开始许多孩子不了解会是这样。你要他慢慢去感受,接触,他就会慢慢发生变化。到现在,我的课就一直开得很好,也是我们所有学科里开得最好。”

“复制”优秀,只为让学生更受益

记者:你觉得在做十一这种管理机制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有其他校长也想尝试,您会提些什么意见或想法?

范胜武校长:我只能就自己经验说,有这么几个点是不可忽视的。第一,你要有教育梦想,这是太关键的一点。一个校长如果想去改变,他首先要看我的储备够不够,其次,会不会失败,不考虑这些的话,你就等于没有梦想,没有梦想你就不可能迈出这一步。第二,要有学习精神,钻研精神。现在铺天盖地的改革模式,你先从网络上学,从书本上学,然后再来这里实地学,你要有一种学习精神,有了梦想再有学习。第三步,要敢于实践。第四步,最好不要想着复制,复制就是完全拿来了。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要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有些东西我可能做不了,我能做的,比方说我只能做70%,30%我再自己来改造。

记者:要是资金不够怎么办?

范胜武:资金不够,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各个教室你就换一个门牌,再给语文教师多配一点书,数学教师配一点数学相关的东西……学科教室,有钱你可以建设好一些,没钱就简单一点,学生会不会感兴趣呢?再比如说汽车模型,每个学校不都有电脑教室吗,招不起老师,你可以几个学校搞合作,找专业老师来做一下,这毕竟是对孩子一生太有用的东西了。

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学校,你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可能情况比较差的是农村学校。其实,农村学校有它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自然科学这部分,它可能会比城市做得更好。比如你出去写生,出去春游,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完全是一种道理,方法不同而已。好的学校你可以配备苹果电脑,但那不是实质。实质是真正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快乐地学习,让他享受到最适合他的教育。

TIPS_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摘录

第21条 克己让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对话人格,“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坚持平等对话,学会换位思考,设立“道歉日”,培养协商与妥协的能力。

第42条 重视学生职业与人生规划。从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始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与人生目标,启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

第45条 重视校园欺负现象的解决,设立“同伴关系日”,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78条 问题意识。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懂得解决问题才能进步的道理,相信多一个问题,就多一次成长的机会,遇到问题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寻求解决的办法,以积极的心态和处事方式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第82条 多元思维。寻找中间地带,“你对我也对,”避免两极思维;事情的成功不一定按一种思路完成,有时候按我们的想法办,事情会成功;按别人的思路办,也照样成功。

猜你喜欢
复制校长学校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一种协同工作环境中(分布式)的容错和安全数据存储方法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论校长的修养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