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5-11-26 09:54陈雪钧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素质大学生

陈雪钧

(重庆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重庆 400074)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陈雪钧

(重庆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重庆 400074)

创业人才是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培养创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基于资源整合理念,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分析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创业教育要素,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运行机制。

创业教育;教育体系;培养模式

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晚,创业教育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这对于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

基于资源整合视角,以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创业人才为目标,基于开放办学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整体优化”的原则,将相对独立的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它的构成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创业人才教育体系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2.1 培养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规律,把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总体培养目标和分阶段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分阶段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培养目标,一是基础阶段培养目标。开拓学生创业视野,引导学生理解创业理念,掌握初级创业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观念。二是成长阶段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创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素质、品质、技能等,使学生具有开展创业活动的实践能力。三是提升阶段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积累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2 培养模式

在总结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双层次、模块化、分阶段、多平台、全参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层次、模块化、分阶段、多平台、全参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双层次”是指根据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把创业人才划分为普及型和精英型两个层次。普及型创业人才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精英型创业人才教育面向少数优秀学生,培养创业精英人才[1]。根据不同层次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别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配置师资队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优化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模块化”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将创业教育内容划分为创业精神与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创业实践等四个主课程模块,各模块紧密衔接、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素质。“三阶段”是指按照创业人才成长过程的特点,将创业人才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成长阶段、提升阶段。创业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层级递进。“多平台”是指理论教学平台与实践教学平台相结合、课内教学平台与课外教学平台相结合、专业教育平台与创业教育平台相结合,构建多平台协同的创业教育体系。“全参与”是指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创业教育体系,各主体相辅相成、各司其责。

2.3 课程设置

根据对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阶段递进式课程模块体系。“课程模块”是指根据教学内容主题,把课程分为创业精神与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创业实践等四个模块;各模块的内容紧密衔接、相辅相成。设置创业精神与意识模块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包括创新思维、创意、创业心理学、创业哲学、创新与创业精神、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教学内容的目的,为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奠定基础。设置创业知识模块是培养学生创业理论知识、创业素质、技能等,包括创业基础、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学、创业环境学、创业法学、创业人才学、创业型企业运营与管理、创业法律法规、资本投资、市场营销等教学内容[2]。设置创业能力素质模块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潜能,包括创业设计学、创业实务、社交技巧训练、创业能力提升训练、组织管理等教学内容[3]。设置创业实践模块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技巧、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课程创业实验、专业创业实训、综合创业实践等教学内容。四个课程模块贯穿于创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难度阶梯递进,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素质、能力。

2.4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保障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基于资源整合理念,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的教师资源,创新用人机制,建设创业师资队伍。一是建设一支具有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而且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行业从业经验。二是聘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企业管理者作为兼职创业教师。他们与高校教师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弥补学生教师创业经验不足的缺陷。三是促进学生交流学习,营造创业氛围[4]。四是加强创业教育教师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项目、资金,外派教师进修和培训、挂职锻炼、学术交流等,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2.5 实践平台

根据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创业课程实验平台、专业创业实训平台、综合创业实践平台[5]。三个平台相辅相成,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见图2)。在创业课程实验平台,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业思维,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学方式包括创业案例研讨、商业创意的发掘与评估、商务谈判实验、企业运作与管理实验、创业沙盘演练等。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学校公共实验室、二级学院(系部)实验室进行整合,统一调配管理全校的实验教室、设施设备、经费、师资,为全校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场地与设备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图2 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体系

在专业创业实训平台,通过创业第二课堂、创业实训活动、创业体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教学方式包括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竞赛、创业综合实训、商务模拟公司实训、创业体验实习等。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计划训练、创业竞赛等活动;委派学生到企业考察和学习;学生模拟创业项目,熟悉创业过程,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在综合创业实践平台,以创业实践为主,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方式包括企业岗位实习、创业孵化基地实习、创业工作室、创业实战等。根据“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的原则,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争取他们对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政策、资金、物质、场地、人力等支持,如设立创业教育基金、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实习岗位等。

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法律支援、技术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

3 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见图3)。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创业教育的动力源泉,它驱使创业教育围绕目标运转。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知识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子目标。根据创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优化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各要素协同互补、相辅相成。构建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社区等各方社会力量协同合作,共建社会服务网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政策、资金、人力、信息、技术、中介服务的支持。质量评估是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科学、客观地评价创业教育质量,反映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与效果,分析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6],从而保证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图3 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

[1]向琪.生态金字塔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3(18):15-16.

[2]肖开红.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23):120-122.

[3]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5):59-63.

[4]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91-92.

[5]俞金波.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J].高教探索,2012(2):137-139.

[6]陈雪钧,李莉.大学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4):19-21.

责任编辑 仇大勇

Research on the Entrepreneur Educational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HEN XueJun
(School of Literature,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Presently th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key human resources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Cultivating th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universities.Firstly,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system,and explains the elements such as the training goal,mode,curriculum,teachers and practice platform,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ba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educational system;cultivation patterns

G641

A

1674-5787(2015)02-0088-05

10.13887/j.cnki.jccee.2015(2).24

2014-11-20

本文为201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源整合视角下的重庆高校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3058)研究成果之一;2010年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与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002001)研究成果之一。

陈雪钧(1978—),男,湖北黄石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饭店管理。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素质大学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大学生之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