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及未来对策探究

2015-11-27 16:27钟小根
老区建设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中国企业

[提 要]用“最新鲜”企业原材料,财富中文网财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加工,思考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基于财富2015年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研究视角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基于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视角比较分析中美日三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美国苹果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较量分析表明企业经济较量是国家经济较量重要载体。

[关键词]中美日三国;中国企业;企业转型增长;创业精神

[作者简介]钟小根(1977—),男,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贸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旅游。(江西南昌 330088)

美国理查德·纳尔逊和悉尼·温特认为赢利企业更有利于该企业发展,不赢利之企业发展不利,直至被市场淘汰。财富中文网站为本研究提供2015年世界500强、2015年美国500强和2015年中国500强提供上榜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等资料。通过研究财富500强中美日企业比较分析,用最新鲜企业原材料(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加工,思考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空间。

一、中国企业转型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转型相关论文相当丰富,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美国学者Michael E. porter 提出产业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这为中国企业转型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战略工具。R0icardo Hausmann(2005)研究分析一个国家产品多元化有利于该国家经济增长,一年之后Ricardo Hausmann(2006)提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演化理论,深入分析探寻驱动一个国家比较优势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转型成为研究热点。一是单个多个企业转型案例分析。许庆瑞等对海尔集团案例研究,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阶段动态演化:对引进技术二次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杨桂菊,刘善海以比亚迪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提出代工公司努力模仿学习、构建网络关系、国际化行为、创新研发投入来推动代工公司转型升级。杨桂菊分析3家本土企业案例,结论是:中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包括高层领导创业精神,本土市场自创品牌经验积累,利用合资或合作研发方式减少国际市场文化冲突。二是中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余建平,胡峰,提出中国代工企业多重嵌入关系新一轮学习,寻求嵌入更高级别价值链,吸收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知识,走产品品牌差异化战略。许晖,许守任,王睿智认为中国外贸企业国际化转型两条创新路径是制造——服务一体化整合和低价值链高端嵌入。王海兵等提出加入全球企业联盟的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全球研发,打造新产业生态研发系统政策实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吴先明,苏志文提出通过海外跨国并购实现技术追赶推动公司战略转型,互联网金融模式优势逼迫传统零售银行必须转型。

我们采用动态比较优势演化理论分析中国企业转型路径:企业多元化产品动态增加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企业多元化产品离不开中国企业有能力持续创新产品。学者们对中国单个典型企业、中国多个重要企业、代工企业等对企业转型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知识网络时代银行业转型、新兴产业和工业产业转型,通过跨国并购和加入全球联盟促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卓有成效研究。但是,中美日三国500个大型企业超多企业案例分析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空间及探讨未来中国企业发展对策,是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的资料数据来自财富中文网:《财富》2015年美国500强企业,《财富》2015年中国500强企业,1996年至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据整理。《财富》500强企业众多企业是中美日三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竞争力企业,而且,这也保证了资料获取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重在探索寻找新的解释观点,不是得出一般性理论。重点思考从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发展找到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空间,激励中国企业家创业精神才能更好推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及政府政策思考。

二、基于财富2015年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研究视角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

2015年中国500强与2015年美国500强企业案例比较分析思路,把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进行行业大类分类。三国经济发展,必有我(中国经济发展)师,系统分析中美日三国企业发展特点,找寻中国未来产业转型增长空间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进行行业大类分类说明

本研究将2015年美国500强和2015年中国500强主要企业大类分成十大类。Ⅰ类:能源。Ⅰ类能源大类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等采矿类,炼油、管道运输,油气设备服务,电力能源。Ⅱ类:商业贸易。Ⅱ类商业贸易包括专业零售商,饮料食品杂货店,家居个人用品零售商,综合商业。Ⅲ类:医药保险类。Ⅲ类医药保险类包括制药,医疗器材设备设施,批发药品,保健医保。Ⅳ类:电子计算机网络电信类。Ⅳ类:电子计算机网络电信类包括半导体电子元件,计算机办公设备,电子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网络服务设备,金融数据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信。Ⅴ类:建筑工程类。Ⅴ类建筑工程类包括建筑和农业机械,工程与建筑,房地产,建材玻璃,家居设施与家居。Ⅵ类:金属。Ⅶ类:汽车。Ⅶ类汽车包括车辆与零部件,汽车零售和服务共25家。Ⅷ类:化工。Ⅷ类化工包括化学品企业。Ⅸ类:运输物流。Ⅸ类运输物流包括运输物流,包裹快递。Ⅹ类:商业银行。按照行业大类分类计算各个企业大类营业收入进行加总和利润进行加总,计算出企业大类利润率(见表1)。

(二)2015年财富500强中美企业比较分析(表1)

十大类企业营业收入美国和中国比较,从表1可知,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美国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远大于中国企业营业收入总额;Ⅶ类、Ⅷ类、Ⅸ类、Ⅹ类美国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大于中国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十大类中只有Ⅴ类、Ⅵ类两大类中国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大于美国企业营业收入总额。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Ⅵ类、Ⅷ类、Ⅸ类美国企业利润率大于中国企业利润率,Ⅶ类、Ⅹ类中国企业利润率大于美国企业利润率。

(三)2015年财富500强中美企业比较分析启示:中国Ⅰ类、Ⅱ类、Ⅲ类、Ⅳ类产业群具有较大转型增长

表1可知,Ⅰ类:能源、Ⅱ类:商业贸易、Ⅲ类:医药保险类、Ⅳ类:计算机网络、电子电气电信类四大企业大类中国营业收入远远低于美国营业收入,中国在未来将有较大的转型增长空间。因为Ⅰ类:能源、Ⅱ类:商业贸易、Ⅲ类:医药保险类三大产业群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群,能保证人民健康需求,能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生活需求,能源能持续推动工业生产需求和保障城市运转。Ⅳ类:计算机网络、电子电气电信类满足了人民社交需求、办公需求、休闲游戏、亲情沟通、自我实现、服务各类产业信息化需求等作用。Ⅰ类、Ⅱ类、Ⅲ类、Ⅳ类产业群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的四大产业群,这四大产业群具有较大转型增长空间。

三、基于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视角比较分析中美日三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

(一)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美日三国企业大类分类说明

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美日三国企业大类分类仍然按照上述分成十大类,但是由于中美日三国企业个别国家化工和物流运输企业营业收入少,在第三大点归为其他大类,得表2。

(二)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美日企业比较分析(表2)

美国大于一万亿美元企业大类有Ⅰ类能源、Ⅱ类商业贸易、Ⅲ类医药保险、Ⅳ类电子计算机网络电信。日本大于五千亿美元企业大类有Ⅲ类医药保险、Ⅳ类电子计算机网络电信、Ⅶ类汽车。中国大于五千亿美元企业大类有Ⅰ类能源、Ⅳ类电子计算机网络电信、Ⅴ类建筑工程、Ⅹ类商业银行。中国Ⅹ类商业银行利润最高,日本第二,美国第三。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五大企业类利润率美国大于中国,也大于日本。在表2中27个利润率数据,唯有中国Ⅵ类金属利润为负的利润(表2)。

(三)2015年财富500强中美日三国企业分析启示:中国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Ⅶ类产业群具有较大转型增长空间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中国企业大类营业收入低于美国营业收入,中国企业较弱,但是要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则意味着具有较大转型增长空间。同理中国Ⅶ类营业收入低于日本Ⅶ类营业收入,如果中国汽车产业能坚持创新发展,则会出现较快发展,转型增长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四、企业经济较量是国家经济较量重要载体:以美国苹果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较量为例

盛田昭夫和乔布斯,索尼公司和苹果公司,是日美两国电子产业竞争典型代表企业。

从《财富》世界500强和中信出版社出版《改变世界的苹果》数据整理可得图1和表3。

第一是对苹果公司和索尼公司1997年至2013年营业收入比较。从图1可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2007年日本索尼公司营业收入远远高于美国苹果公司营业收入。第二阶段2007年-2013年苹果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索尼公司停滞增长阶段,图1显示2011年苹果公司营业收入超过索尼公司营业收入,2013年苹果公司营业收入远远高于索尼公司营业收入。

第二是对苹果公司和索尼公司2004年至2014年11年利润比较。美国的电子公司苹果公司2004年至2014年11年盈利利润共计1758.32亿美元,这11年期间日本索尼公司加总利润为负利润,为-58.34亿美元。美国苹果公司利润2004至2013年间逐年增加,而日本索尼公司利润比美国苹果公司少很多,2008年至2014年七年中有六年为负利润,只有2012年获得利润为5.18亿美元。

美国苹果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较量分析可得出:企业经济较量是国家经济较量重要载体。从表2可知,美国的电子企业大类15040亿美元远高于日本电子企业大类7140亿美元,利润率美国12.21%,而日本利润率仅3.19%。

五、未来中国企业转型对策思考

(一)中国企业应在多方面向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学习

苹果公司和索尼公司两个公司较量,企业家的关键作用是什么?日本盛田昭夫在1993年演说中强调日本需要再次向美国学习,指出索尼曾经通过巧妙地引进美国技术获得发展,并且在80年代超越美国,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此。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再一次向美国学习。”中国企业需要向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学习。中国需要许许多多像日本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松下幸之助、美国斯隆、杰克·韦尔奇的人成长为中国实业创业家。

激励中国企业家创新、发明、创业才能更好推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重视培养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盛田昭夫强调技术创造性,产品计划的创造性和市场创造性,强调利用已有的技术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中国企业转型增长不断追求加快更新改造,不断推出合乎时代精神的新型号、新模式。中国企业转型增长要求企业把新思想、新发明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重视培养动手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更具有诱惑力的产品,以争取消费者。因为如果谁不去想方设法改善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就别指望在商业界生存,而要这样做,就必须有新技术。中国企业包括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全体人员必须谦虚学习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先进技术,生产出好的产品为世界消费者做贡献。企业转型需要企业家能抓住商业机会并寻求企业转型发展。1993年,世界电池制造大国日本宣布放弃镍镉电池的生产制造,王传福意识到充电电池的市场需求会与日俱增,创业大有可为。王传福抓住机遇实现从生产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华丽转型。

(二)基于国家竞争力提升继续建设大学工业园和企业研发实验室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大学教授主导学术界和企业创业者相结合试验室,占地8千多亩,特曼教授身边聚集了大量电子技术人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大楼孵化了世界著名企业SGI、太阳公司和思科。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理论界巴丁与技艺专家布拉顿在肖克利领导下发明改变世界生活方式晶体管。德国组织创新企业研发实验室。中国经济增长进入非创新不能推动经济增长,非创新不能持续提高国民收入阶段。中国全民创新重要力量包括科研院所、企业和千千万万个个人发明家。国家应重点规划,利用综合性大学教授、科学家、工程师与青年学生作为市场未来推动者,营造具有企业创业精神的学生知识创造与实业增长发展平台,用团队微小的努力去改变世界从而做出积极贡献。这是大学工业园和企业研发实验室的政府功能。政府最大的任务是让国民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

1986年盛田昭夫《盛田昭夫与索尼公司》提出有一台电视机和一部电话,再装上一台计算机信息收集处理机,这个商业创意新产品直到二十年后,2007年天才乔布斯发布苹果公司的iPhone智能手机得以实现,iPhone具有iPod+Phone+Internet功能总和,乔布斯制造出了盛田昭夫提出“未来信息收集处理机”,不过信息收集处理机名称改为iPhone。

为什么企业家英雄(企业家盛田昭夫、乔布斯)所见略同?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包括以下五个重要内容。

一是盛田昭夫提出索尼公司经营原则是用新产品引导公众消费,而不去问消费者想要什么,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在技术上什么是可能做到的,但索尼公司知道。乔布斯认为别问顾客想要什么,企业的目标是去创造那些消费者需要但表达不出来的需求,而且你要秀出产品给顾客看。

二是企业家需要执着追求,坚强、坚韧和持之以恒。索尼创始人井深大提出通过集体努力,全心全意去挑战,创造出保持领先的新颖有价值的产品。乔布斯认为企业家创业必须充满激情有勇气,热爱并愿意为之冒险,开公司很难,如果没有热情,你早晚会放弃,“我(乔布斯)做的最难的事情就是创业开公司,但同时它也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正是以自己这种微小的方式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三是盛田昭夫提出企业家能找到优秀人才,形成好的团队,并使团队发挥作用,花时间生产出好产品。乔布斯认为让一个团队来设计一件产品是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时候,很多人不知道干什么,直到有人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四是知进退。盛田昭夫提出商业项目不可行,就退出。掌握准确时机,不惜代价地做出停止或支持商业开发项目,是企业成功的诀窍。乔布斯强调“如果我们掌握或控制不了某个行业的主要技术,我们就不进入那个领域,否则,就会遭遇惨败。苹果公司核心强项是把高科技软件成为顾客感到惊喜和兴奋的用户体验。”

中国电子企业实力远远弱于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中国企业创业者需要更加虚心向美日企业学习,挖掘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的有利态势。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海尔)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年—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四).

[3](比亚迪)杨桂菊,刘善海.从OEM到OBM:战略创业视角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比亚迪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2).

[4]杨桂菊.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3家本土企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0,(6).

[5]余建平,胡峰.多重嵌入:中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一种共演与学习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4,(9).

[6]许晖,许守任,王睿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国际化转型及创新路径—基于六家外贸企业的跨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1).

[7]王海兵,杨蕙馨,吴炜峰.价值链断裂、新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与我国企业全球研发[J].经济管理,2014,(6).

[8]吴先明,苏志文.将跨国并购作为技术追赶的杠杆:动态能力视角[J].管理世界,2014,(4).

[9]曾才生.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圈地运动与传统零售银行转型[J].求索,2014,(3).

[10]奥格雷迪.改变世界的苹果[M].侯晓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1]盛田昭夫.盛田昭夫与索尼公司[M].薛慧英,王超,鲁重为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12](美)卡普兰.硅谷之光[M].刘骏杰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中国企业
中埃跨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浅谈以创业精神培育为主导的创业教育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探微
迈过海外风险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浅谈高校老师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斯坦福再得福布斯最具创业精神大学榜头名
创业精神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