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三关注”

2015-11-28 19:08钱泺妃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关注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钱泺妃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展学生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应从“三个关注”入手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关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82

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探究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大多是从教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内容出发,因而导致所提问题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为了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应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使课堂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围着教师的问题展开探究,就必须关注课堂提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提出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完新知后,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运用,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大赛,其中小牛骑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狗骑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小猴子骑的车轮是圆形的。猜猜看,它们几个谁会最先到达终点?这样的问题新颖有趣,生动活泼,富有儿童趣味,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建构与学习。由此可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课堂提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数学课堂提问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课堂获取新知时,他们的需求程度也就不一样。因此,在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哪些问题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解决。只有找准学习起点,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进行提问,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时,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都能结合自身经历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千克与克的单位。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以后,我进行了这样的提问:为什么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妈妈总爱说买了几斤菜,而不是说买了几千克菜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我,显然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学习千克与克的认识以后,最想搞明白的一个问题。于是,我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在什么场所用斤计量的多些,在什么场所用千克与克做单位的多些。经过我的提示,学生发现许多小商小贩爱用“斤”做单位,而一些大超市里都是用“千克与克”做单位。在学生了解了单位的基本常识以后,我又补充道:“千克”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斤”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它们都是计量物体的单位。

这样提问,由于有了生活做基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在探究中对于千克、克与斤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数学课堂提问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课堂提问时,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或者解决方法可能会五花八门,并不一定是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改变自己要提出的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在学习新知之前,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有学生说:“经过课前预习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有学生说:“我们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刚才的问题我只是试探性地想了解学生对新知的了解程度。听到学生的回答,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延伸,我又启发学生:“那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这位学生说:“我知道,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得来的。”此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马上问道:“那你知道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而不从其他地方剪开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具体的操作来试一试。”

三个问题,层层递进,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的,这样的课堂提问既简明又高效。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关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技巧有很多。但不管是采用哪种课堂提问方式,只要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那么,这样的课堂提问一定是有效的,更是被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关注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