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副中心三级公共体育服务网络研究①——以增城为个案

2015-11-29 13:28杨华南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51137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居委村委体育设施

杨华南(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东广州 511370)

广州城市副中心三级公共体育服务网络研究①——以增城为个案

杨华南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511370)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增城区为个案对广州城市副中心如何构建和完善市(区)、镇(街)、委(居委、村委)三级公共体育服务网络给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贴心的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研究,分别对市(区)、镇(街)、委(居委、村委)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进行分析,提出并明确各自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为构建和完善市(区)、镇(街)、委(居委、村委)三级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广州城市副中心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锻炼需求,强健人民群众体魄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健身全民健身路径

①基金项目:201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州城市副中心公共体育服务地方化、特色化路径研究——以增城为例(项目编号:13G67);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3年度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zdxstxy2013—09)。

2012年12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州“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提出“优化提升一个都会区、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扩容提质三个副中心”的“一、二、三”城市发展战略[1]。增城区、从化市、花都区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被赋予全新的五大区域功能定位。如何尽快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实现公共体育服务配套,是广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广州城市副中心三级公共体育服务网络是指广州城市副中心“市(区)、镇(街)、委(居委、村委)三级公共体育服务网络”。不同政府层级所赋予的公共体育服务的职权应有所侧重。

1 市(区)一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市(区)一级政府是统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权力机构,控制地方公共体育服务预算与支出,把持地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区)一级政府应以地方特色体育资源为基础、以提供特色体育活动项目为目标、以打造特色体育服务品牌为抓手,以弘扬岭南特色体育文化为方向,形成“地方化、特色化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群”。具体包括体育活动服务制度、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制度、体育组织服务制度、体育信息服务制度、体育培训服务制度、体育资金投入服务制度、体育监督反馈服务制度、体育效果评价服务制度等。

1.1依法治体,树立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先行的理念

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法规,规范执政行为,在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与治理方面应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和广东省及广州市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增城区应尽快制订和颁布了《增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暂行办法》《增城区体育社团管理办法》《增城区体育经营活动行政审批和备案管理办法》《增城区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增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从宏观层面,谋划全市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2加强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

各运动项目社会体育组织是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本运动项目的宣传、普及和发展工作,团结和教育广大本项目的运动爱好者以弘扬本运动项目运动文化为己任,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影响更多的人,使更多人的认同和参与本运动项目中来。社会体育组织为以推广与普及某一类体育活动为已任的非盈利性组织[2]。公共体育服务中各项体育活动与比赛的开展,主要由各项目相应的体育社会组织来负责。市级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来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因此,要想繁荣全民健身事业,就必须引导各个项目的爱好者成立本项目的体育社会组织。市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各个体育社会组织在辖区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社会体育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组织性、执行力强的社会体育组织能使所属运动项目在某一地区得到强势的发展,并打造成为该地区的运动品牌。

1.3突出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功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优化升级

公共体育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物质基础,市一级政府要结合本市市民的运动需求,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现有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以不断满足广大市民体育锻炼的需求。

1.3.1紧紧围绕“惠民、便民、利民”原则,切实做好场馆惠民开放工作

一方面以《广州市体育惠民总体方案》为指导,不断完善落实《增城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惠民路线方案》;另一方面,从扩大体育需求,刺激体育消费,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出发,进一步增加优惠项目、延长优惠时间和丰富优惠方式,及时向广大市民公开场馆免费开放和优惠开放等信息。从2014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起,场馆免费及优惠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每周12个小时增加到每周14 h,优惠免费开放项目有:篮球、羽毛球、游泳、足球、乒乓球、网球等。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体育场馆管理信息化。2014年群体通正式在我市开通上线,通过群体通,市民不仅足不出户即可网上订场,而且还可在网上直接付费,达到整合全民健身资源,让市民体育健身更便捷的目的。

1.3.2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协助举办各类体育活动

增城区体育场馆现已经常性地协助承办“市长杯”羽毛球赛,初中、高中篮球赛,初中、高中大中专田径赛,领导干部篮球赛、中小学生5人8人足球赛等体育竞赛及其他单位的竞赛活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增城区为了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步伐,扩大体育场地设施的覆盖面,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增城区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前,在全区各镇(街)增建一批公益性、开放性体育场地设施,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维护机制。其中,2014年完成全区各镇(街)行政村、自然村2035张乒乓球台(其中392张为室内乒乓球台),15副篮球架、20套健身路径的安装建设。此外,高质高效完成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根据广州市体育局三年内建设完成100片足球场计划,2014年分配给我区3个三人制足球场建设任务已于11月份完成建设。

1.5坚持体育产业是保障,促进我市体育彩票销售持续攀升

增城区体彩工作在省、市体彩中心的重视和支持下,以提升销量为核心,以增机扩点为手段,扎实推进体彩分中心基础建设,每年都能圆满完成省、市体彩中心下达的各阶段性工作任务。2014年广州市体彩中心下达的基本销售任务是2.2亿元,截至11月20日,我市总销量为3.1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约83%。其中,电彩销量为

3.03亿元,即开销量为0.14亿元,超额完成市中心下达的任务。

1.6因地制宜,开发地方自然资源,围绕“山、水、路、城”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举办赛事

增城区是一座绿色生态文明城区,辖区内有着众多休闲娱乐场所,著名旅游景点白水寨,则是登山的好去处,普及登山运动,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大力开发体育健身旅游,通过完善公交网络,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登山健身提供便利;通过举办登山活动与比赛,活跃登山氛围,不断培养登山健身爱好者,壮大登山人群,展示了绿色增城的英姿;增城区同样又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增城是亚运会龙舟比赛的承办地,增江、挂绿湖是开展水上运动的好去处,增城区具有开展游泳、划龙舟、划船得天独厚的条件。增城区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增江天然沙滩泳场,并结合辖区内的水库在各镇街增建天然泳场,开发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充实公共体育资源。从市区到北部白水寨风景区以及湖心岛景区,共建设了长达250多公里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将鹤之洲、增江画廊、湖心岛、小楼人家、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点有效连接起来,突出乡村体验、健身休闲的功能[3],这为自行车运动和田野跑步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增城市大力普及这两项运动,具有独特的优势

1.7开展“一镇街一体育品牌”活动

作为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要想繁荣全市公共体育服务,必须调动各镇街做好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使镇街间形成相互对比,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市政府可通过开展“一镇街一体育品牌”活动,充分调动各镇街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各街办、乡镇、社区和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也创办了一批体育特色活动,实现了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健身。各镇街体育品牌的打造要结合本地的体育资源予以确定。城区街道可依靠增江天然沙滩泳池和沿江、沿湖绿道打造自行车、跑步、游泳体育品牌。派潭镇可依靠白水寨景区打造登山体育品牌;新塘镇则依靠其篮球运动传统打造篮球体育品牌。

2 镇(街)一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镇(街)一级政府是最底层的政府机构,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和最贴近民众的政府机构。镇(街)一级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服务于辖区内居委、村委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

2.1健全镇(街)一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机构

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已成为政府基本职能之一,镇(街)一级政府应成立一个分管辖区公共体育服务事务的组织管理机构,如公共体育服务中心,统筹和开展辖区公共体育活动,要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提供办公场所、设备,有独立的经费预算与划拨制度,有健全工作制度等。

2.2筹划和主办群众体育活动与比赛

镇(街)公共体育服务中心结合本镇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筹划和主办群众体育活动与比赛,引导各地域的民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活跃健身氛围,不断壮大健身人群。如,定期举办镇(街)篮球、乒乓球、广场舞等普及程度高锻炼项目比赛,以居委、村委为参赛单位,或自由组队参加比赛。这样必能提高散落在镇区、居委、村委的相应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引导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这类项目并参与其中。

2.3统筹开发镇(街)体育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锻炼的需要

我国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如何化自然资源为体育资源,化市政资源为体育资源。体育锻炼的项目丰富多样,有对场地设施要求严格的篮球、排球项目,有对场地设施要求并不严格的锻炼项目,如跑步、踢毽子、广场舞、骑自行车、跳绳等。在道路规划中,把绿道纳入其中,这样跑步和骑自行车便有好去处;公园各个空地设置专门的体育锻炼区,如,太极拳活动区、太极剑活动区、广场舞活动区、花毽活动区、使公园某一角落成为某一项目交流、普及、提高的锻炼集散地。

2.4加强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使用指导、管理与维护

全民健身路径在各个行政村自然村得到兴建与普及,作为镇(街)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机构应对村民如何有效使用这些惠民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进行培训指导,使村民使正确地使用这些健身设施进行强身健体。与此同时还应担负对镇(街)众多全民健身路径体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的职责,定期检查各全民健身路径所有设施的使用情况,对于有损坏的要及时进行维修养护。

2.5盘活学校、政府机关体育设施

目前在可供居民、村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场地设施相对匮乏,如何盘活镇属学校和政府机关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为周边的居民、村民的健身提供便利,是镇(街)一级政府须落实的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镇(街)一级的政府应针对学校、政府机关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所产生的费用、管理、维护等问题进行调研,并着力解决,使学校政府机关的体育设施能顺应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外开放,惠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 居委、村委一级自治机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居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是中国社会治理最小的组织机构。加强居民、村民健身活动的引导与管理,维护居民、村民的身体健康,理应成为居委和村委应有之责。居委、村委在履行化公共体育服务管理职能,主要着力于体育健身设施的完善、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等方面。

3.1居委、村委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

居委、村委要对各社区、自然村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的兴建的选址、用地的解决,资金的筹措进行统筹管理。在篮球场兴建要根据政策争取市级、镇级财政的支持;全民健身路径的兴建要与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根据现有的政策,督促市(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在各自然村兴建起来。

3.2居委、村委加强对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另一方面,居委、村委通过教育和组织管理,提高居民、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借助本地区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对居民、村民进行锻炼指导与培训,从而提高居民、村民从事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引导村民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壮大体育锻炼人群,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3.3积极开展居委、村委体育比赛和组队参加镇(街)政府组织的体育比赛

通过开展居委、村委体育比赛使各自然村、社区组建自己的比赛队伍,从而使每个自然村、社区比赛项目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训练与比赛,使每个自然村、社区的人民群众为了支持村队、社区队而在观看比赛和日常的训练,增进对该项目的了解和提高对该项目的运动兴趣,并使自己在日常锻炼参与该项目的锻炼,自然而然地扩大比赛项目在自然村、社区的影响力。

居委、村委通过组队参加镇(街)政府组织的体育比赛有利于打造居委、村委的体育品牌,有利于提高本地区比赛项目的运动水平;有利于比赛项目良好运动氛围的形成。

3.4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

居委、村委通过邀请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的运动爱好者或体育老师对有运动兴趣和爱好居民、村民开展健身讲座,提高居民、村民的掌握科学健身知识,从而指导自己科学从事体育锻炼。居委、村委亦要可以在居民、村民各个体育锻炼活动场所,借助宣传栏,通过文字的形式向居民、村民传播体育健身知识。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政府.广州“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EB/OL].http:// gd.qq.com/a/20121120/00063 6.htm,2012-11-20.

[2]陈良业.毽球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21-124.

[3]百度百科.增城绿道[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4897692.htm?fr=aladdin.

[4] 周春太,卢春宏,夏凡.党员活动站体育文化活动之研究——以丹东市为例[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91-97.

作者简介:杨华南(1980,5—),男,广东徐闻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7(a)-0153-02

猜你喜欢
居委村委体育设施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比亚迪集团扶贫
社区居委里的“挂职小干部”——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居委挂职小干部”少年团校实践课程
在少年团校里“实”践——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少年团校“居委挂职小干部”实践课程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浅谈脱贫攻坚战背景下增强村委行政服务能力
VIGIL AUNTIES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