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基于1998—2013年的数据

2015-12-02 04:20徐晓燕
生产力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外商四川省方程

徐晓燕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一、问题的提出

理论上讲,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为FDI)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第一是资本的增进效应;第二是技术外溢效应。对于外商的直接投资是否对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关系,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曹秋菊(2011)构建了FDI与四川省GDP之间的模型,认为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孙根紧(2010)研究认为,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出口和经济增长又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王漫淳(2011)认为,短期内,FDI对四川省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长期作用不明显。王伟(2012)则认为,FDI的增加对四川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文献综述表明,大部分专家认为FDI对促进四川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外商的直接投资对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那么在四川省内外商的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到底起到正向还是负面作用?所起的作用有多大?它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是否一致?这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前期梳理数据时发现,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进入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FDI历年来平均仅占到其总量的3%左右,而第一产业在四川省 GDP的比重平均为 20%(1998—2013),但是很多学者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关系时,这个GDP包含了第一、二和三产业的总值。为了更加细致地分析这两者关系,本研究在GDP中剔除了第一产业的产值,只保留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应地,FDI也去除了对农林牧渔的部分。也就是说,本文是基于第二、三产业的样本数据来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

众所周知,重庆市1997年从四川省分离出去而成为直辖市,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准确和更具有现实的政策指导性,本研究选取了1998—2013年四川省的样本数据。这些数据全部要针对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包括外商实际投资额(简称为FDI,并按照历年汇率转化成人民币,单位为万元)、国内投资额(简称为DF,单位为万元)、GDP(单位为万元)和就业人数(简称为L,单位为万人)。数据均来源于历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图1和图2分别为四川省1998—2013年FDI和GDP增长图,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这两者在此期间呈较为明显的线性相关趋势。

三、数据处理与检验

对于所选取的数据,为了消除异方差,也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数据变化引起的剧烈波动,我们对各变量数据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GDP、lnFDI、lnDF和lnL。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组之间可能存在的伪回归嫌疑,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当时间序列数据组是同阶且平稳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才能进行后续的回归分析。所以,本研究采用EVIEWS6.0对以上变量进行了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 1 可知,lnGDP、lnFDI、lnDF、lnL 以及 它们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是非平稳序列。但二阶差分都仅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这四组的二阶差分是非常平稳的,可以进行后续协整对比分析。

四、研究方法综述

本文主要选取四川省内1998—2013年之间的统计数据,其将主要运用于研究FDI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并且在模型的原来基础之上添加一定的变量来算的长期效应。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模型如下:

为了研究FDI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将FDI作为独立变量引入方程(1),建立模型如下:

将所得到的数据取对数以后并不会改变传统的序列,并且逐渐趋于平稳,所以在方程两端取自然对数,方程变为:

各变量含义如下:GDP(万元)为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之和;A代表综合技术的进步因子,而c1、c2、c3代表的是相应的弹性系数,μ代表的是随机扰动选项;FDI(万元)代表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DF(万元)代表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L(万人)代表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从业人员的人数之和。

五、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效应探析

(一)短期的效应分析

在寻找四川省统计年鉴之后收集相应的数据,并且将数据按照方程变量进行处理以后,有效应用Eview6.0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法(OLS)得到方程如下:

在T检验通过以后,并且在调整之后的决定系数R2=0.994 4,非常趋近于1,拟合度有很大的相似,这就可以说明99.44%的lnGDP变化是三个自变量来影响的。F统计量为888.883,伴随概率仅为0.000 0,回归方程中高度非常显著。且D-W=1.784,接近于2,表明相邻残差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序列存在自相关的可能性极小;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为-3.693 7,而1%置信水平临界值为-2.792 2,残差序列平稳,进一步说明变量之间协整关系有效,可以用来说明问题。

在回归方程中可以得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国内固定资产在投资与产出方面的弹性达到0.644,这个数据表明四川省内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内的投资来推动;但是这个研究中lnFDI的偏回归系数为0.217 7,这就说明在其余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四川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时,第二、三产业的GDP将增加0.117%,说明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较弱,FDI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二)长期效应分析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FDI对四川省的某一区域经济增长作用较小,但是并不能说明FDI对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没有效果。一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资本、技术、管理和知识的累积效应会有时间的滞后性,它们的外溢效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当期的经济增长可能受到前几期外资投入的影响。同时,为了减少分布滞后模型中滞后项的个数,消除多重共线性,本文利用适应性预期模型,建立方程如下:

方程中GDPt-1是上一期第二、三产业的GDP;α是FDI对于四川省GDP造成的短期弹性;α/1-φ是FDI对于四川省GDP造成的长期弹性,那么在FDI发生变动时就会由于相应的效应而对GDP产生长期的效应。

对四川省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后,应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得方程如下:

回归结果显示,t检验值、F检验值及调整后R2都显著。对D-W检验显示方程并没有自相关。根据回归方程显示,外商的直接投资对四川省GDP短期的效应较小只有0.16,由此可以得到FDI对于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深层次计算可以知道FDI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效应应该为 0.16÷(1-0.665)=0.477。也就是说,从长期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每变化1%,第二、三产业的GDP将会变动0.447%,与短期效应相比较,长期效应是短期效应的4倍多;这一结果说明外资的长期效应对的四川省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而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六、结论与建议

“十五”期间四川省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力度,从2007年开始,实际利用外资额逐年大幅增加,引进的外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增加了区域资本积累。实证数据结果显示,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表现为短期效应弱(偏相关系数为0.117),长期效应较为显著(长期弹性为0.477)。但是促进作用于社会各界的理想期望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四川省应该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持续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力度。四川省的各级政府部门应简化审批手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面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政策,积极承接国外新一轮产业转移,拓宽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对已入驻的外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外商投资额在总投资中的比重,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四川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是现实的问题,但是吸引外资必须要经过严格、科学的筛选和论证,应在增加FDI数量的同时,着力于提高引进质量。要少引进、不引进高污染、高耗能和技术落后的项目,多引进那些具备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商投资项目,促使外商直接投资在增强短期效应的基础上,更大发挥外溢效应,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长期而实质的影响。

[1]唐俊波.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25.

[2]曹秋菊,雷蕾.四川省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观察 2010(12),96-98.

[3]王伟.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22.

[4]孙根紧.FDI、对外贸易与四川经济增长[J].经营管理者,2010(1):213-214.

[5]张晓桐.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王漫淳.四川省FDI及对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1(12):224-225.

猜你喜欢
外商四川省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谁是冒牌外商
多变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