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和TS的音乐治疗方法用于脑瘫语言康复的个案研究

2015-12-06 01:32李华钰
音乐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被试者清晰度脑瘫

李华钰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孤独症治疗中心 北京 100086)

MIT和TS的音乐治疗方法用于脑瘫语言康复的个案研究

李华钰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孤独症治疗中心 北京 100086)

研究运用旋律音调治疗(MIT)和治疗性歌唱(TS)的音乐治疗方法,对4名脑瘫患者的语言进行干预。实验证明MIT和TS的方法对脑瘫患者语音清晰度及音乐歌唱有一定的改善。

脑瘫;语言康复;旋律音调治疗(MIT);治疗性歌唱(TS)

美国音乐治疗先驱Gaston认为,音乐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流手段,音乐作为有效的奖赏可鼓励和加强患儿的交际性行为。音乐治疗对脑瘫小儿的价值,就在于结构性的音乐对患儿的认知、身体、感情、语言表达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1](Ford,1984)。

一、音乐治疗用于脑瘫语言康复的治疗方法

(一)歌唱的方法

歌唱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自发和自然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因此当患儿用他们自己的乐器即嗓音时,能将感受和表达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治疗师需要敏锐地感受到每名患儿的要求,让他们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为每名患儿列一份曲目单。而通过发展音乐体验来扩展语言治疗更多的形式,由此Well和Helmus列举了一些可用于音乐治疗语言康复的方法,如:口唇机能障碍,可通过吹口琴、萨克斯管等乐器或吹口哨,以及用能保持p、b和m发音的歌曲练习口唇;舌头的练习,以歌唱的方式,用包含t、d、l、k、g、r、s、n的单词发音的歌曲;腭的练习,以歌唱的方式,将p、ch、sh的发音插入词语中;调高的练习,使音高与说话的语气相匹配;音量的练习,通过唱歌来练习;气息控制的练习,以歌唱的方式,需保持调高,或增加每一次呼吸所能唱出的字和短语的数量;节奏的练习,做Bingo,按顺序以强拍重读每一个字母以代替拍掌。[2]Herron的研究也提到,脑瘫患儿在乐器训练中可通过保持一个音高,加强对呼吸的保持能力。[3]

(二)Blissymbols的方法

Fran指出,“没有言语的脑瘫患儿可借助图形Blissymbols①这种象征性交流的方法,如爸爸、妈妈、树、前、后等名词,甚至故事情节、心情等都可通过图形表示出来;治疗师使用由不同音乐类型、音色和歌曲动力来伴奏的歌曲,或者用人声、钢琴、吉他、不同的打击乐器或五音琴等即兴演奏,使音乐成为患儿肢体语言、情感和Blissymbols之间的纽带,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通过听音乐和回应音乐去跟随运动与表达自己的感情,提升他们表达语言和交流的意愿。”[4]

二、 方法概述

(一)MIT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MIT,即旋律音调治疗,是Sparks和Holland在1976年首次发表的理论,其机理在于融合患者未被损害的歌唱能力来促进本能的、自发的言语能力。这一方法在开始时,使用歌曲中乐句的声调和韵律来进行训练,然后融合为“歌唱的言语”,最终转化为日常语言特点的句子。

MIT以歌唱形式加入夸张的语言韵律,Tricia的研究表明MIT在口头命名能力、回应句子长度、口头模仿能力和清晰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5]MIT广泛用于表达性失语的语言康复中,效果显著;Tricia、Nicole在儿童言语失用症的研究中使用MIT,促进患儿的正常语言;Carroll、Debbie则对唐氏综合征患者进行了MIT的有效干预,同时认为唐氏综合征的MIT研究比MIT的一般研究有更多的限制。

(二)TS(Therapeutic Singing)

TS,即治疗性歌唱,其方法可促进由于神经或言语发展障碍造成的语言功能不足的康复治疗。其是用歌唱来刺激和发展语言,增加肌肉功能、呼吸功能,纠正身体姿态,提高语音清晰度。Herbert 和Galloway的研究表明了TS对于口吃患者语言流利程度的改善是有效的[6];Achiaug等表明歌唱能促使表达性失语症的语言表达功能的康复;Teanette将歌唱和声音训练用于构音障碍的研究中,而使语言清晰度改善,中断时间的长度减少。由于患者的练习情况有不确定因素,因此歌唱效果也不尽相同[7](Cohen,1992)。Decuir关于钢琴、吉他、管风琴、电子风琴作为歌唱的四种伴奏乐器的研究表明,钢琴更易于激发患者的歌唱表达[8];对于歌唱形式,Carla认为轮唱可提高语言迟滞患儿的表达性语言能力和语言回应的能力,这种小组形式的治疗价值正在很多案例中逐步被认证[9];此外,Cohen、Jaynehe和Jamnes等的研究表明歌唱训练可有效改善语音清晰度。

三、 问题的提出

通过整理、分析音乐治疗各种语言康复方法的使用原理以及脑瘫及其语言障碍的病理,笔者使用MIT和TS于本次脑瘫语言康复治疗中。

MIT用言语歌唱的形式加上旋律的音调刺激右脑半球来激发语言,是音乐治疗师针对于大脑损伤引起的交流障碍而使用的治疗性的方法。神经系统理论对旋律发音治疗(MIT)的解释是,“唱歌可以激发未受损伤的大脑右半球来促进大脑左半球受损的运动语言功能;还有一些近期有关脑部图像的研究发现,在完成旋律发音治疗训练后,可以重新激发大脑左半球的正常语言领域”[10](Belin et al,1996)。MIT融合患者未被损害的歌唱能力来促进本能的和自发的言语能力,通过“言语的歌唱”,促进患者语言的日常表达。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声调、语气、节奏是“说话”所必须的[11](傅瑶,2003);治疗性歌唱(TS)通过歌唱的形式,对患者的呼吸、歌唱姿势、自发语言、语音清晰度,以及脑瘫的运动性构音障碍等有改善作用。

以上方法均属于神经学音乐治疗的方法,通常应用于由于脑卒中造成的失语症,而对于脑卒中造成的失语症的干预,本质上是恢复曾经已经获得的语言功能。脑瘫患儿由于先天性的功能发育不全而造成语言功能发育障碍,与脑卒中造成的失语症有本质的不同。MIT和TS的方法是否也能够适用于儿童脑瘫病患的儿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尝试的课题。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北京某康复学校的4名脑瘫患者,其特点为:1.均被诊断为脑瘫,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2.日常语言都为普通话;3.喜欢音乐和唱歌;4.近年均未接受其他的语言康复治疗。

个案1:23岁,男,病因不明确型脑瘫伴语言、肢体、智力障碍,患者的扁桃体肥大,硬腭结构有器质性异常;上下颌咬合时不齐;该患者前19次与后9次治疗之间隔有1个半月,总的治疗次数为28次;治疗中为坐姿。

个案2:11岁,男,痉挛型脑瘫,该患儿平时的姿势多是坐姿,由脑瘫引起肢体障碍,整个下肢和左手肌张力高;该患儿前13次治疗与后9次治疗之间隔了1个半月,总的治疗次数为22次;治疗中为坐姿。

个案3:11岁,女,痉挛型脑瘫,言语智商55(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最初3次治疗后,中断2个半月后开始后8次治疗,总的治疗次数为11次;该患儿对站姿、坐姿有一定控制能力,因此治疗中歌唱姿势为站姿和坐姿交替。

个案4:10岁,男,缺氧性轻微痉挛型脑瘫;先进行了5次治疗,2个半月后开始后7次治疗,总的治疗次数为12次;该患儿对站姿、坐姿有一定控制能力,因此为治疗中为站姿和坐姿交替。

(二)方法步骤

使用MIT的方法。首先是治疗师和患儿齐唱;然后一问一答,治疗师逐渐把旋律向日常生活的语调靠近;最后患儿回到正常说话的语调模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先由治疗师哼出一个短句的节奏和音调,让患者试图跟上节奏和每句的重拍,与治疗师一同参与;随着患者节奏和强拍正确率的提高,治疗师参与逐渐减少,与患者以说话的节奏形式一问一答;逐渐形成介于歌唱和说话之间的诵唱,先保持一种持续的旋律音调,再转换为其他的调,旋律逐渐退出,直到形成正常的对话语言;再逐步尝试更复杂的短句和更长的句子。MIT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患者的回答都尽可能的正确后,再进到下一个难度的练习。

使用TS的方法。歌唱姿势,要求患者在歌唱中养成头正、颈直、脊柱挺直,胸自然放松的习惯。坐在椅子上的患儿双脚稍分开放稳于地面,脚掌要扣住地面,支撑身体;可以保持站姿的患儿膝与腿不弯曲,身体重量由两腿支撑,双脚稍分开站稳,重心向下,由髋关节通过膝关节传递到踝关节,落在两脚间。呼吸的训练,使呼吸始终以横膈膜、腹肌为支点;可以通过发单音,这时让患儿(者)抵住胳膊、腿等部位,向下用力,同时快读发声,使发音力量集中,加强呼吸力度;关于呼吸支点的问题,可引导患儿通过想象往下找支点的位置。口部运动的练习,对一些元音及歌词,以慢速、夸张的咬字、发音;通过元音,练习发音时的口型。

此外,在MIT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不好的歌唱习惯或不准确的发音,再结合TS的方法一起练习。 4名被试者每周参加2次本研究的治疗,每次30分钟,一对一训练。

(三)评估

1.语言清晰度测评

语言清晰度测评工具使用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共同开发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该表共分为Ⅰ、Ⅱ两个分表,评估者用标准普通话清晰发出字表中每一个字的音,患者跟读这个字的发音;评估者分别把听下来的内容与对应的标准字表对照,每表分别有100个字,每出现一个错误发音扣1分,统计读音正确的字的个数(包括同音字)即为患者的得分,每表得分从0~100。多次测量对照分辨后,将Ⅰ、Ⅱ两表得分A1、A2算出;同样的步骤,再取第二次所测两表的B1、B2算出,然后求A1与A2的平均值A[(A1+A2)/2]为表Ⅰ的语音清晰度,B1与B2平均值B[(B1+B2)/2]作为表Ⅱ的语音清晰度,最后将A与B的平均值(A+B)/2,得到此次评估的语音清晰度得分。在整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两次对患者的评估,各得出两次分数,2次分数的平均值即为前测或后测患者语言清晰度的最后得分。

测量要求:室内、无任何干扰,一对一进行,患者坐位与治疗师相隔50cm,离录音设备15cm。

语言障碍与语音清晰度的程度有密切关系[12](王国民,1995),语言障碍分为:

语音障碍程度轻度大部分会话内容容易理解;71%-96%中度大部分会话内容不容易理解;36%-70%重度会话内容要反复试问才能理解;0-35%

表1语言障碍与清晰度关系

2.音乐歌唱评估

音乐歌唱的评估使用自编量表,使用乐器为电子琴、吉他。由于4名被试者情况各有不同,测评内容在自编量表基础上略有改动或添加。评估内容及结果参见表2。

歌曲:选用每名患者各自熟悉的歌曲。《东方红》(被试者1);《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被试者2、被试者3、被试者4)。

说明:在正式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两次评估,各得出两次分数,2次分数的平均值即为前测或后测患者歌唱能力的各项得分。

①呼吸可通过音长体现:吸一口气后发音,所能保持的时间长短说明气息控制能力的强弱。

②节奏和旋律作为歌唱的基本要素,用于神经损伤患者的语言康复中。其歌唱速度为每分钟60拍,正确小节数与总小节数的比值即为节奏正确率,用百分数表示。

③将被试者停顿的次数作为评估的内容之一,即被试者整首歌曲演唱中非正常需要的中断次数(除换气、句间停顿等正常因素),反映了歌唱的连贯程度。

④正确歌唱姿势的保持与呼吸、发音清晰度有直接关系。分别测一次治疗中保持歌唱姿势的最长时间及每次保持歌唱姿势能坚持的最长时间。以分或秒为单位,依照患者具体情况稍作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只能坐姿,有的患者可以坐姿、站姿皆可,评估者主要以头正,颈直,背、脊柱、腰的自然挺立及腿、脚对身体的支撑作为标准。

⑤关于音域:歌唱的呼吸可通过发音的高低来调节。黑龙江小儿脑瘫疗育中心鲍秀芹医师提出,对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可由其最低的单音开始,然后再上升至2个八度;Herbert and Galloway的实验表明,儿科患者的歌唱音域为小字组e到小字二组的e之间。在评估过程中,治疗师可根据被试者的实际情况对此项进行测评。

五、结果

一口气发音保持的最长时间(秒)节奏正确率(%)停顿次数(次)一次治疗保持歌唱姿势的最长时间(分)每次歌唱姿势能坚持的最长时间(分)音域个案1前测1.5116924个案1后测3.566214.5114.5个案2前测15646.511个案2后测28721025个案3前测1.562315.57a-c2个案3后测2.58722013a-e2个案4前测1.5699136a-c2个案4后测2.587.5219.511g-e2

表2音乐歌唱评估前后对照

根据《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测试结果:

个案1语音清晰度提高了28.5%,由35%(语言障碍重度)提高到63.5%(语言障碍中度);

个案2语音清晰度提高了8%,由76.5%(语言障碍轻度)提高到84.5%(语言障碍轻度);

个案3语音清晰度提高了9.5%,由66%(语言障碍中度)提高到75.5%(语言障碍轻度);

个案4语音清晰度提高了16%,由59%(语言障碍中度)提高到75%(语言障碍轻度)。

六、讨论

(一)MIT和TS干预有效

从实验结果来看,4名被试者的语音清晰度分别提高了28.5%、8%、9.5%和16%;歌唱能力中的呼吸、歌唱姿势、音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这些结果显示出MIT和TS的音乐治疗方法对4名被试者的语音清晰度和歌唱能力的干预有效。

(二)MIT和TS干预有效的原因

MIT和TS对于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有效,这是因为:首先,唱歌可以激发未受损伤的大脑右半球来促进大脑左半球受损的运动语言功能,旋律发音治疗训练后,可以重新激发大脑左半球的正常语言领域。脑瘫患者脑部损伤,MIT融合脑瘫患者未被损害的歌唱能力来促进本能的和自发的言语能力,通过“言语的歌唱”,促进脑瘫患者日常语言的表达;另外,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问答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实验显示MIT对于改善患儿的自发性语言是很有效的。其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声调、语气、节奏是“说话”所必须的;治疗性歌唱(TS)通过歌唱的形式,对患者的呼吸、歌唱姿势,语音清晰度,以及对构音障碍等都有改善作用;通过歌唱,使患者能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提高了自发性语言的表达,同时改善患儿的情绪。

(三)被试的差异性

从实验结果来看,有的被试者提高明显,有的被试者在某些方面提高不明显,被试者间康复治疗的结果存在差异,这是由于被试者本身也存在差异性(由于音乐评估的工具不统一,因此从语音清晰度来比较差异):

1.年龄和性别差异

被试者2、3、4为同班,年龄相当;三者均比被试者1小13岁左右。从4名被试者的语音清晰度的前测、后测数据来看,年龄大小与清晰度水平高低、年龄大小与语音清晰度改善率之间均无直接的联系;4名被试者中有3男1女,仅参照被试者的性别与实验结果,可显示出性别与治疗过程及实验结果无直接的联系。

2.治疗次数差异及治疗中断的影响

从治疗次数来看,被试者1、被试者2多于被试者3、被试者4,且前两者相当,后两者相当。首先,被试者1与被试者2 的治疗次数仅相差6次,差异不大,但被试者1语音清晰度的改善率远高于被试者2;其次,被试者2比被试者3、4的治疗次数各多10次左右,但语音清晰度改善率均低于被试者3、4;从这两组的比较说明,治疗次数与清晰度改善与否、及改善的程度并无直接的联系。再次,被试者3比被试者4的治疗次数少1次,而清晰度改善率也略小于被试者4;且需要说明的是,两被试者的语言表达、语言运用能力差异不大。若被试者间语言能力相当,治疗次数与实验结果之间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除此之外,4名被试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一个半到两个半月时间的非主观原因导致的治疗中断。对于中断后开始的第一次治疗,从4名被试者在这次治疗的表现来看,语音能力及音乐歌唱能力未有明显退步,但无法说明中断的时间长短与被试者的保持语音能力和音乐歌唱能力有何必然联系。被试者表现出的能力未退步,可能与被试者当时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关,如心情等。

3.智力差异

被试者2言语能力和智商得分分别为77分、66分,高于被试者3的55分、46分;而即便在被试者2治疗次数多于被试者3的前提下,被试者2的语音清晰度改善率仍低于被试者3;另外,被试者1不认识文字、数字不会读写,语言能力很差,虽比被试者2年长13岁左右,但在智力、语言方面均明显差于被试者2,但被试者1的语音清晰度改善率仍要高于被试者2。因此这两组差异比较,说明语音清晰度的改善程度与智力水平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四)其他因素的讨论

1.MIT可促进言语的日常表达能力

从4名被试者的语言能力(语言理解、表达、运用)来看,4名被试者听觉正常,对简单的词汇、对话和故事情节的反应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其中,被试者2的言语智商为77,语言理解、表达和运用的综合能力明显好于其他被试者,由此本能和自发的言语能力可提高的空间可能很小,所以被试者2在言语表达及流畅程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由此,MIT的干预效果与患儿自身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有一定关系。

被试者1与被试者2在治疗最初治疗阶段都存在歌唱姿势影响发音的问题;但被试者1的身体情况可以对头、颈、躯干进行控制;而被试者2由于肢体障碍,头抬不起来,躯干无力、难以保持上身挺立的歌唱姿势,对于被试者2的语音清晰度改善率低于其他被试者,还可能与TS的歌唱姿势控制差有关,语音清晰度改善与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密切相关。

2.治疗年龄的选择与效果

很多文献显示,脑瘫患儿的语言治疗最好在4岁以下进行,因为这时正处于语言发育和生长发育时期,利于语言康复。Mark and James曾对一名20岁的女性脑瘫患者的神经生理学治疗研究表明,患者自发性语言能力提高表明了语言能力的改善[13];而笔者本次研究的4名被试者,年龄均在10岁以上,且都有智力障碍,远超出医学上的最佳语言康复年龄的时期,虽然语音清晰度和歌唱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并不意味着语言能够彻底康复,与正常人无异。

本次实验的结果肯定了MIT、TS对脑瘫语言康复的作用;而且,即使是大龄的脑瘫患者,只要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MIT仍可以针对其表达不流畅和不敢于表达自己感受的问题,起到语言正常化表达的康复效果;而TS可以用于能够发音的各年龄患者。笔者认为,从时间结果来看,TS对脑瘫的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康复也有很好的效果。

3.治疗关系与主试态度

治疗关系对治疗极为重要。被试者1能很快融入新环境的性格特点,在建立治疗关系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其语音清晰度以及音乐歌唱能力,在4名被试者中提高最明显。4名被试者在试验中态度积极,自身并未有迎合于治疗师对实验的期望和依附治疗师的态度进而影响自己对待治疗的态度。但作为主试,不排除在试验中无意识的鼓励或提醒的指导语、表情、手势、语气等对被试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影响,由此不排除试验中的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4.歌曲的选择

在4名被试者的音乐能力评估中,笔者使用了2首歌曲,其中被试者2、3、4歌曲相同,选取歌曲标准是被试者所喜欢或熟悉的,因此在评估中可以较准确地反应被试者的歌唱能力。若使用统一的歌曲,很可能要花大量时间熟悉和练习,拖延时间,而且易对被试者造成挫败感。

治疗过程中运用的歌曲,多为旋律流畅或结构短小的歌曲,既有被试者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歌曲类型多样,有革命、传统歌曲,现代流行歌曲,也有儿童歌谣;对于被试者不熟悉的短小的歌曲,笔者认为避免教唱,可尝试作为MIT的旋律直接使用。

5.异常行为

被试者1在高兴时常伴尖叫,或出现撩衣服异常反应和行为。治疗师认为这涉及行为的处理过程,因此未加以干预。然而,该行为总在治疗中间断的发生,但是对治疗的进程、被试者对治疗的参与无干扰。

而假设治疗师对其异常行为加以干预,是否会强化该行为,或干扰治疗的进程,影响本次试验结果,或被试者的情绪是否会受干扰,对其参与积极性是否有影响,治疗效果又有何改变,其他的情绪替代行为是否会出现等。因此治疗师对异常行为的干预与否,可在今后的试验中深入来研究。

(五)局限性

中途的治疗中断,以及有的被试者的治疗次数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连贯性和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进一步验证MIT和TS于脑瘫语言康复的有效性,还需要更大的被试量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七、结论

本研究运用旋律音调治疗(MIT)和治疗性歌唱(TS)这两种音乐治疗的语言治疗方法,对4名被试者进行脑瘫语言康复。结果为:根据《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4名被试者的语音清晰度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音乐的歌唱能力如歌唱姿势、节奏、呼吸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除此之外,被试者主动表达的意愿、自发性语言也明显的增多。结果显示出MIT和TS的音乐治疗方法对被试者的语音清晰度和歌唱能力的干预有效。

国外临床有大量将音乐治疗用于表达性失语症、言语失用症、脑中风、帕金森、老年痴呆症、孤独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语言康复的实验研究,而用于脑瘫语言康复的音乐治疗文献相对较少。通过查阅文献,笔者暂未查到关于MIT与TS用于脑瘫语言康复的实验研究。

65%~95%的脑瘫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关于脑瘫的语言康复治疗,国内外的文献均提出音乐治疗对于脑瘫语言康复治疗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而本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对脑瘫的语言康复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尝试性研究,将音乐治疗的语言治疗方法MIT和TS运用在脑瘫的语言康复中,并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Bissymbols,即布利斯符号,是一种使用图形或者图片进行交流的方式。

[1]FORD SARAH C. Music therapy for cerebral palsied children[J]. Music Therapy Perspectivies,1984(3):10-15.

[2]WELLS K E, HELMUS N. Music therapy for severe speech disorders// GASTON E T. Music in Therapy[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8:159-161.

[3]HERRON C J. Some effects of instrument music training on cerebral palsies children[J].Journal of Music Therapy,1970(7):55-58.

[4]FRAN HERMAN. Music therapy for the young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who uses blissymbols[J].Music Therapy Perspectivies,1985.5(1):28-36.

[5]TRICIA KRAUSS.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with language delayed apraxia children[J].Journal of Music Therapy,1982(2):102-113.

[6]HERBERT F,GALLOWAY JR. Stuttering and the myth of therapeutic singing[J].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1974(4):202-207.

[7]COHEN N S. Speech and song: implication for therapy[J].Music Therapy Perspectivies,1994(1):8-13.

[8]DECUIR ANTHONYA. Vocal response of mentally retarded subjects to four musical instruments[J].Journal of Music Therapy,1975(1):40-43.

[9]CARLA HOSKINS. Use of music to increase verbal response and improve expressive language abilities of preschool language delayed children[J].Journal of Music Therapy,1988.XXV(2):73-84.

[10]BELIN P,EECKHOUT P VAN,ZIBOVICIUS M,et al. Recovery from non-fluent aphasia after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A pet study[J].Neurology,1996(12): 1504-1511.

[11]傅瑶.说话与歌唱[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143-145.

[12]王国民,朱川,袁文化,等.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1995(3):125-127.

[13]MARK R,JAMES M S. Neurophysiolog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J].Music Therapy Perspectivies,1986(3):5-8.

J611.2

A

1004-2172(2015)04-0115-07

10.15929/j.cnki.1004-2172.2015.04.018

2015-07-14

李华钰(1984— ),女,硕士,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孤独症治疗中心研究实习员。

责任编辑:李姝

猜你喜欢
被试者清晰度脑瘫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