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柯镇耕地质量现状与施肥对策

2015-12-06 05:46纪大因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施用量

纪大因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经济发展中心 361100)

西柯镇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东南部。多为低丘山峦,东西面沿海,海岸线14 km,境内地势由西北、西南向东南下降,但坡度较为和缓,起伏幅度小。

西柯镇现有耕地面积1400 hm2,主要类型为滨海平梯田、溪河谷冲积平洋田、低丘坡积梯田,耕地主要成土母质为坡积物、冲积物、海积物3个类型。坡积物:西柯镇境内低丘山坡地,受间歇性流水搬运或本身的重力作用而沿着山坡向下移动,至山麓一带沉积,属短距离移动。该类型田的主要特点为易水土流失,耕层薄,一般只有13~15 cm,质地中壤至粘壤,是丘陵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该类型田占全镇耕地面积的51.39%。冲积物:该类型田主要位于境内溪河流两岸,是小河溪流搬运在两岸形成的沉积物,可看出不同质地的层次排列,即在冲积体内→砂粘交叠的容积层次明显,并随溪河床由近到远,质地呈从沙土→两合土→粘土带状递变的规律。该类型田特点:耕层一般较深,但质地偏砂,易耕耙,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该类型田占西柯镇耕地总面积的8.13%。主要代表土种为砂质田、灰泥田、灰泥沙田等。海积物:主要分布于境内滨海平原,是海相沉积物,其特点在20世纪60~70年代经人工围垦的水田而成,有明显的沉积层次,土壤颗粒均匀,一般含盐量0.1%~0.3%。遇旱时,盐分常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表面,形成盐斑。耕层一般较深厚,可达18 cm以上,质地中壤至粘壤,块状结构。主要代表土种有埭田、灰埭田、砂埭田等。西柯镇此类型田占耕地面积的40.48%。

1 西柯镇耕地土壤肥力变化

西柯镇1979年开展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2009年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先后2次对耕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生产水平、种植作物、复种指数及施肥水平等不同因素造成耕地土壤肥力变化。

1.1 有机质

从表1看出,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有机质含量中等及以上的占耕地面积的84.3%,2009年调查时有机质含量中等及以上的比例为81.4%,2009年调查时有机质缺乏的比例较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提高了2.9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以前,广大农户广辟有机肥源,例如秸秆还田、放养红萍、广积草塘泥、施用草木灰及人畜粪便,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农户只注重化肥的投入而忽略有机肥的投入,种养失衡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西柯镇农业复种指数高达250%~280%,利用强度大,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

表1 两次土壤肥力调查有机质不同水平所占比例(单位:%)

1.2 碱解氮

从表2看出,2009年调查时土壤碱解氮含量比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有明显提高,含量中等及以上的耕地面积占45.3%,比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的比例提高25.7个百分点。1979年西柯镇耕作制度一般为二熟到三熟制,多数为稻—稻—麦等,年复种指数为212.2%,每667 m2每季施用N 1.8 kg。由于氮肥施用量低,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碱解氮含量缺乏的比例高达80.4%,中等及丰富的只占耕地面积的19.6%。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尽管复种指数及作物产量提高,但耕地土壤碱解氮缺乏的比例下降明显。但土壤碱解氮含量水平整体还是偏低。

表2 两次土壤肥力调查碱解氮不同水平所占比例(单位:%)

1.3 有效磷

表3数据表明,现有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中等及丰富水平占耕地总面积的98.8%,缺乏的只占耕地面积的1.2%,磷元素整体呈富集状况。而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效磷含量缺乏的占比87.1%。据统计,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全年全镇耕地磷肥 (过磷酸钙,含 P2O512%)施用量489.15 t,折算每667 m2施用P2O50.9 kg,磷素施用量严重不足导致土壤磷素含量很低;随着磷肥施用量增加,土壤含磷量增加,且已呈富集状态。

表3 两次土壤肥力调查有效磷不同水平所占比例(单位:%)

1.4 速效钾

表4数据表明,现有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缺乏水平的占比变化较小。据当时的施肥资料,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钾肥全年全镇耕地施用量为26.55 t(进口氯化钾,含量K2O 60%),折算每667 m2施用K2O 0.5 kg,钾肥主要靠农家有机肥来补充,用量极低,常造成作物后期易倒伏,产量低。目前耕地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的仍然占到88.4%,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一般粮油类作物改为种植茄果类蔬菜等高效益的经济作物,而蔬菜作物需钾量较高,农户对科学施钾认识不足,钾肥施用量仍然不足,从而导致大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缺乏。

表4 两次土壤肥力调查速效钾不同水平所占比例(单位:%)

1.5 土壤pH值

表5数据表明,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时西柯镇耕地酸性土壤占耕地面积22.4%,微酸性土壤占耕地面积50.5%,中性土壤占耕地面积27.1%,而目前耕地酸性土壤的比例只有4.7%。说明西柯镇耕地土壤的pH值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以来西柯镇就地取材 (靠近沿海,海蛎壳资源丰富),施用壳灰改良调节土壤酸碱度,致使全镇耕地土壤pH值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表明:西柯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上水平;碱解氮含量虽有所提高,但碱解氮缺乏的面积仍达54.6%;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明显,达到丰富水平的耕地面积达94.2%,呈富集状态;有效钾含量有所下降,且缺钾面积达88.37%;土壤pH值有所改善,但仍然偏酸。

表5 两次土壤肥力调查pH值不同水平所占比例(单位:%)

2 耕地土壤改良对策

西柯镇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整体可归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含量为中下等水平;速效磷含量已呈富集状态;速效钾严重缺乏;酸碱性 (pH值)酸至偏酸。针对西柯镇土壤养分现状,提出土壤改良与施肥措施。

2.1 提倡科学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应遵循有机与无机搭配施用;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的原则。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例如化肥注重合理深施,“看天、看地、看作物施肥”,有机与无机混施,改化肥单施为多元素混施,磷肥集中施用等。

2.2 因田施肥

依据发放到各农户手中的《同安区农户施肥指导手册》,不同田块施肥时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氮素丰富的田块,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速效磷丰富的田块,应少施磷肥,如购买三元复合肥时,选择其中含磷量较低的复合肥料;速效钾缺乏的田块,注重提高增施钾肥量。另外,对于埭田类型的田块应施用硫酸钾,不用氯化钾,以免增加盐害。总之,应努力保持土壤氮磷钾的均衡供应,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2.3 施用壳灰

针对西柯镇临近沿海的优势,应充分利用煅烧过的海蛎壳 (壳灰)。对酸至微酸性土壤施用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pH值,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4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不但能供给作物全面的养分,而且是土壤微生物能量及其营养的重要来源,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保肥供肥性能,以及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缓冲性。西柯镇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应增施农家肥、提倡秸秆还田和增施商品有机等,以保持土壤有较高的肥力水平。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施用量
2022年中国耕地面积逾19亿亩 连续第二年止减回增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发布耕地面积超过19亿亩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槟榔芋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
三料磷不同施用量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吉白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不同有机物料培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