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公共教育学为例

2015-12-14 03:06穆湘兰刘范美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育学评价课堂教学

穆湘兰,刘范美(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公共教育学为例

穆湘兰,刘范美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翻转课堂通过颠倒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学习置于课前,将作业、讨论和成果交流置于课上;通过对教学时空的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韶关学院公共教育学课初步建成的网络课程平台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学习支持系统,教师采取一定的流程控制手段重新组织教学实践,能解决学生学习自主性缺乏的困境。而公共教育学的翻转课堂开展还需要师生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各项能力,加大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建立新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适当缩小班级规模。

翻转课堂;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设计;公共教育学

“课上教学+课后作业”一直是我国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范式,有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但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尝试,为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

一、翻转课堂的兴起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model)是“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知识内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颠倒,让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或‘讲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1]也就是说,翻转课堂将课上与课下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颠倒,即原来“课上教师教”、“课后学生作业”的教学顺序颠倒为“课前学生自学”、“课上完成作业”。

翻转课堂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为促进学生学习创立了一种同侪互助的教学方式,他要求学生课下自学课程内容,课上则开展“提问—思考—回答”等互动活动。尽管马祖尔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翻转的概念,但这种教学方式已有翻转课堂的影子。真正意义的翻转课堂教学试验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迈阿密大学。1996年秋,在迈阿密大学商学院执教的莫里·拉吉和格兰·波兰特首次提出了“翻转课堂”的设想,并将其用于面向大二学生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2]。2007年,美国科罗拉州的两名化学教师在化学课上大胆的使用“翻转课堂”,他们为学生录制了在线视频课程,晚上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在教室里做实验和作业,遇到问题可以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让翻转课堂成为全世界教育界关注热点,则要归功于美国的萨尔曼·可汗。2006年,萨尔曼·可汗创办的“可汗学院”,获得人们的喜爱;2011年3月,比尔·盖茨邀请萨尔曼·可汗在美国加州进行TED演讲,众多的商界明星、科技领袖都成了可汗的狂热粉丝。截至2014年1月,可汗学院频道共吸引了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了3.55亿次,可汗已

成为教育领域的超级巨星[3]。今天,“翻转课堂”的方法在美国广为流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二、公共教育学课实现课堂翻转的可行性分析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校的公共教育学在多年持续的课程建设和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可供翻转课堂开展的基本条件。

(一)专门的网络课程平台已基本建成

课堂的翻转是将知识传递转移到了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因此开发相应的软件和学习平台是必备的条件。教育学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已发展多年,近年已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建立起了网络课程,里面已经有相关的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内容资源。这些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便利的图书馆资源链接服务

我校图书馆引进的超星移动数字图书馆,它以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校园网用户的学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这些为我们实现课堂的翻转提供了丰富而便于获取的资源。学生要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除了纸质教材外、学生还能便利地借助图书馆的网络搜索到相关的资料,以独立解决一些学习问题。

(三)学生已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基本能力

近些年来,我们尝试组织开展了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探究活动等。教师和学生在改革活动中逐渐更新着课堂教学的观念,学生也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学习的心理条件。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学班,通常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编排而成,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都不一样。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容易出现“教师在台上滔滔不觉,学生在台下浑然不觉”的情况,我们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释放课堂时间,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使学生由“课堂教学的局外人”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当事人”。

根据该课程的具体内容,我们选择知识点明确的章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设计为“翻转课堂”,其教学环节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是教学的准备,也是翻转课堂有效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即对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前制作好本课需要的PPT课件、教学视频、习题等;要预先设计好课堂上将要开展的教学活动,完成课堂讨论主题和学习任务、分组的机制、学习评价量规等的安排;此外,还要做好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

在“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翻转课堂中,教师在课前完成以下4项基本工作的准备:一是分析本次参加学习的学生的特点,并与学生明确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见表1)。二是完成学习资源的准备工作。教师提前登陆校园网的教育学网络课程平台,检查该专题学习纲要、复习参考题、答案等资料是否齐备;相关学习网站链接是否有效;学习活动区的交互界面操作是否顺畅等。若发现问题,则需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布置好本课学习的分组规则、应用任务。为便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分组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自由组合;根据各班班级人数的多少不同,规定每组成员在4~8人之间。四是完成学习评价方案的设计,并提前告知学生。此次翻转课堂的学习表现作为本门课程一次重要的平时成绩来认定,以网站学习讨论和小组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小组互评为

主、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

表1 学生个人自主学习任务单

第二环节是自主学习。这一阶段也发生在课前,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习的主题和任务,完成观看课件、教学视频、检索网络资源、参与网络讨论、进行自测练习的学习内容,初步实现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在“当代世界教育思潮”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个人账号登陆校园网中的教育学网络课程平台,选择进入相应的学习专题。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教学视频和ppt课件、结合教材进行个别学习。之后,按要求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考查和思考题(附有参考答案,以便对照检查)。课程平台上设有本内容相关的主题讨论区,要求每位学习者发表看法。教师则通过主题讨论区的学生发言情况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我们的课程网站开设的学习交流讨论区,即发帖区,可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相关学习话题的自由讨论和交流。

第三环节是尝试应用。该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前学习到的知识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尝试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次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给出的具体任务主题是:通过某种方式考察某地终身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关发展建议。各学生小组通过网上的交流、讨论,进一步细化并确立本小组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主题。

第四环节是课堂展示与评价。这一阶段是发生在课上,学生在小组内对个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和评价;然后根据课前给出的任务,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各组调查的情况。各组汇报后,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中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评价,强调关键知识点,肯定积极的方面,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当代世界教育思潮”这个内容的翻转课堂上,我们的安排设计如下:

图2 翻转后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四、实践反思

“翻转课堂”实质上是对传统教学认识论的一种反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培养其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还有利于因材施教、为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提供了更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更灵活时空安排。

翻转课堂将个人学习前置,使课堂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时间增加,能有效解决公共教育学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缺乏的现实困境,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模式。然而要使翻转课堂在教育学课程中更广泛、有效地开展,还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师生双方还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相关能力

在翻转课堂里,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颠倒了,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中心”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教师教学重心要由课上转移到课前,为准备学生学习的资源,录制教学视频等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而在课上,教师要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把主要的时间用来与学生互动交流;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课堂设计和组织能力等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而对习惯了在课堂上被动听讲的学生来说,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他们通过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接收,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到了课堂上,教师也不再

系统地重复课前学习的内容,只是针对他们课前学习时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或布置任务,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用来进行小组协作,这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进一步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完善网络课程平台建设

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有学习平台的支持,而这个学习平台不是只简单地提供在线观看和下载服务,还应该具备管理、社交、评估等功能。而教育学网络课程平台上尽管已经有了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基本资源材料,但是该平台建设在管理、社交和评估等方面的功能还有待完善。只有不断地完善已有的学习平台,教师才能方便地监测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才能更便捷地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交流,及时检测自己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及时的反馈。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三)建立新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平时表现+期末考试”,而关于“平时表现”的评价在公共课面对如此多且不熟悉的学生的情况下,基本上成为授课教师对学生主观且模糊的评价。继续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是无法反映出学生在翻转课堂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因此,对于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评价,要由教师、学生共同完成。评价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将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等结合起来。学习评价的范围包括课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表现(主要考察网络课程平台中学生的讨论发言、习题完成情况)、课堂上小组内部讨论交流的发言情况、小组代表发言情况等等。翻转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将纳入到学习评价的范围中,成为该门课程平时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转课堂要继续深入发展就必须解决评价的问题,建立起与之配套的多主体、多形式、多角度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四)适当缩小班级规模

公共教育学课的班级规模过大,每个班的人数均超过100人。而班级规模过大,将使课堂讨论在组织上难度增加,耗时过长,而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只有适当的班级规模,课堂讨论交流方能深入、高效,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到位。因此,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也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1]张旸,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3(7):10-17.

[2]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刘婧,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扉页.

Design and Practice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Based on 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Take General Pedagogy as an Example

MU Xiang-lan,LIU Fan-mei
(College of Educ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reverse teaching's procedure,so that students will learn by themselves before the classroom,and do homework,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class.Through preplanning the time and space to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of pedagogy provides the support system.Teachers take some control means to reorganize the teaching practice,that can solve the plight of lack of learning autonomy.Flipped classroom model of pedagogy which need teacher and student change ideas, improve ability,intensify the building of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establishing new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appropriate to reduce class sizes.

Flipped classroom model;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teaching design;pedagogy

G642.0

A

1007-5348(2015)01-0162-04

(责任编辑:薄 言)

2014-11-18

韶关学院第十四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SYJY20131447)

穆湘兰(1978-),女,湖南长沙人,韶关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教育学评价课堂教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