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知与态度

2015-12-15 22:18刘勇梅孙琳慧孙丽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教学督导高职学生

刘勇梅 孙琳慧 孙丽娟

摘要:总体看,高职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比较了解,对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认为高职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确实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但在督导工作的宣传、督导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工作方式上,一半以上的学生并不太认同,这说明高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在这几个方面还应该有所改进。督导员、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督导工作中,督导员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需要了解学生对督导工作的认知与态度,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督导工作。

关键词:高职学生;教学督导;认知态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089-02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设立了教学督导组织,成立了教学督导部门。教学督导工作已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现今教学督导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督教、督学和督管。督教的对象主要是学校的教师,对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引导。督学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督管的对象是学校的教学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的教学督导人员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的。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大量的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研究,基本是从教学督导员本身出发,研究督导员与教师的这对矛盾体。内容涉及教学督导制度机制、督导的运行模式、教学督导队伍以及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但却忽视了教学督导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忽视了学生对教学督导的内在心理感受,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高职学生对学校教学督导的认知和态度,希望为今后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云南省不同地州市的六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4份,有效问卷586份。其中男生248份,占比42.3%,女生338份,占比57.7%。一年级学生176份,占比30%,二年级学生331份,占比56.5%,三年级学生79份,占比13.5%。由于大三学生大多在外实习,发放的问卷数量相对较少。

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李克特(Likert scale)量表法,自行编制了“高职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知与态度两个模块。其中认知与态度模块共计12个题目,内容包含学生对教学督导的一般情况(工作方式、督导制度等)的认知与态度和教学督导在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认知和态度两个维度。要求被测试者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每个题目表明态度,范围从完全同意到不同意,问卷评分方式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分为反向计分和正向计分题目。正向计分时,完全同意记4分,基本同意记3分,不太同意记2分,完全不同意记1分。反向计分时,完全同意记1分,基本同意记2分,不太同意记3分,不同意记4分。每一个项目都给出一个得分。问卷的第6、9、10题为反向计分题,其余题目为正向计分题。

3.研究工具。本次调查主要使用SPSS19.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作为主要的统计研究工具。

二、结果分析

1.一般情况的认知和态度。调研结果显示,有26.8%的学生不知道学校设有专门的教学督导部门,有43%的学生不了解学校教学督导的基本制度,有40.4%的学生不了解学校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教学督导一般情况的认知和态度,见表1。从各年级得分情况的均值可以看出,大二学生对学校是否设有督导部门、督导制度以及督导工作方式的认知,均值都是最高的,这说明大二学生对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一般情况是最为了解的。

2.督导评价制度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对所有题目得分的均值进行比较发现,所有题目得分的均值在2.29~3.5之间。其中学生能够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均值为3.5,得分最高。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较为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给出评价。由表2可以看出,30.5%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后,与教师之间产生了矛盾。这说明目前学校的教学督导评教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改进,特别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教学督导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督导工作是否到位与督导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的相关性(见表3)可以得出,教学督导工作到位与督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和0.35,显著水平都为0,小于0.01,这说明在0.01的显著水平上,教学督导工作到位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显著相关,因此当前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确实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4.督导员督学方式的认知和态度。当前高职院校督导员督学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课观察和学生现场访谈。督导员通过听课和访谈的方式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现场了解,并进行评价,给出意见或建议。通过对学生是否喜欢督导员听课、有督导员听课上课更有激情这两组数据分析得出:58.02%(完全同意+基本同意)的学生认为,上课时不喜欢有督导员进行听课;50.68%(不同意+不太同意)的学生不认为有督导员听课上课会更有激情。这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喜欢上课时有督导员进行听课,并且他们认为有督导员听课时,上课积极性并不能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听课为主的督学方式。

三、结语

通过对所有题目得分的均值进行比较发现,所有题目得分均值在2.29~3.5之间,都超过了中间值2(每个题目取值为1~4分)。从总体上来看,高职学生对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一般情况比较了解,对教学督导工作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并且认为教学督导工作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同时也反映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督导工作宣传不到位。通过分析发现,仍然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学校设有教学督导部门,特别是大一的新生。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学生对学校督导工作的了解。

2.评教体系需要改进。在评教过程中,学生评价也占有相当的比重。通过分析发现,仍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对教师教学进行评教后,他们与教师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在评教过程中,应该加强督导员、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多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感受。

3.传统督学方式需要改进。教学督导的督学工作,第一手的信息来源是督导听课。通过分析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很反感上课时有督导员在听课,并且认为有督导员听课时,并不能激发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而大多数教师在有督导员听课时,都希望学生能有更大的积极性。因此,督导员在进行听课的同时,也会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单嵩麟,潘立本.以人为本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制度[J].职教论坛,2006.

[2]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孙丽娟.高职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知与态度[J].职业教育研究,2013.

猜你喜欢
教学督导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高校如何发挥教学督导在考试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健全教学督导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论以学分制为推手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