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综述

2015-12-16 02:12吴飞龙
武术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论文

吴飞龙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110032)

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综述

吴飞龙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11003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据统计法,以2005—2014年为时间段,检索发表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少儿武术研究的文献资料,回顾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特点以及少儿武术的研究领域等方面内容,并从中发现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研究内容的深度较浅、研究领域相对狭隘。文章着眼于大力推广少儿武术,以期有效地引起广泛的专家及学者的兴趣和注意,促进和推动少儿武术的发展。

少儿武术研究科学

武术的缘起,并不是偶然,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采集活动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渐进摸索与总结出来的一种武术搏击运动,是我国的瑰宝。然而,面临体育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武术受到了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如韩国“跆拳道”在我国迅速的发展以及人们普遍的接受与认同,使人们渐渐忽视了我国的瑰宝——传统武术,使中华武术普遍在现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重视程度大不如前。有学者提出,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弘扬,根基在国内,基础在少儿[1]。还有学者表明,中华武术的基础在少儿,加强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推动武术普及工作,重点是少儿时期的武术训练[2]。由此可见,少儿武术在武术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笔者查阅了2005—2014年有关少儿武术科研文献资料,统计近十年内少儿武术科研论文数量、研究领域等方面的文献分布、趋势和存在的不足,为少儿武术的发展与继承以及少儿武术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1 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现状

1.1 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的回顾

传统武术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与沉淀并一直流传至今的一朵奇葩。传统武术不仅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更是我国人民朴实劳作与智慧结晶的体现。现今,在全球化浪潮的趋势下,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挽救传统武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学者提出,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文化科技的发展,儿童武术教育将成为继承、发扬、传播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重要手段[3]。据统计,以“少儿武术”为关键词检索2005-2014年的文献资料共获得21篇文献,相对较少。2005年,顾莉的《浅析竞技武术套路新规则下》[4]、2007年,李凤梅的《解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5]、2012年,韩益平,郭君在《少儿武术训练的理念和方法的研究》[6]以及2013年,赵启超的《从生理角度谈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2]等文章都深入浅出地表达了青少年儿童在武术的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性,较为充分地阐述了青少年儿童在武术的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及青少年儿童在武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应考虑到现阶段青少年儿童的生理发展状况,应采用哪些科学的武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总而言之,少儿武术研究渐进被重视起来,预示着少儿武术研究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促进与推动少儿武术的发展。

1.2 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分析

表1 2005—2014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分析

做看今昔,有关少儿武术研究的成果却不尽人意。自2005-2014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共获的21篇(见表1),在2005年之前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的研究数量尤为稀少,只是零星点点分布在个别的期刊中。2005—2006年,少儿武术的研究有新起色,2006年却是未发现一篇论文;2007—2008年,这两年少儿武术的研究数量较为平衡,与2004年相仿;2009年研究数量略有提高;2010年与2006年一样尚未发表一篇论文;2011-2013年少儿武术的研究有明显增长,特别是2012与2013年,这两年少儿武术研究数量增长尤为显著,共获文献11篇。但2014年,少儿武术研究文献数量下降尤为明显,仅只有1篇文献,与2012和2013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言蔽之,近十年少儿武术的科学研究总体数量偏低,虽然每年都有论文发表,但在文献数量和质量却不高。

1.3 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的特点

近十年间少儿武术论文发表数量总体趋势是渐进递增(表1)。从横向上看,近十年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共获得21篇,平均每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约为2篇,属实屈指可数。从纵向上看,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的起伏与波动较大,时高时低,表现出不稳定与不平衡的状态。就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数量而言,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的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1)外来体育在国内的快速发挤兑了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使传统武术的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势弱。(2)少儿武术研究领域狭隘,限制了少儿武术的发展。(3)少儿武术的研究内容的深度较浅,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致使少儿武术研究不够深入与细致,不利于科学化的合理运用与借鉴。但对于武术其他研究领域而言更可以说明,一方面,相关的研究人员和专家以及广大的学者对少儿武术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少儿武术的开展状况不佳,未能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1.4 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来源

通过2005—2014年少儿武术科研究论文来源分类可知(见表2),主要有四类“体育类核心期刊、非体育类期刊、普通期刊报以及硕士论文”。经统计:这十年内尚未发现一篇论文发表在体育类核心期刊,而绝大部分都发表在非体育类期刊、普通期刊以及硕士论文。

表2 2005—2014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发表来源统计分析

从四类比较分析得出:非体育类期刊比重占据最大,占62.0%;但整体质量较低,影响较弱。体育类核心期刊尚未发现一篇论文,这说明少儿武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并欠缺专业人员从事少儿武术方面研究,缺乏科学化,理论化和专业化,相对于非体育类期刊而言,少儿武术发表在普通期刊中的文献,占23.8%。经统计近十年与少儿武术有关的硕士论文有3篇,占14.2%;整体研究较为具体和深入。博士论文尚未有发现有针对性研究少儿武术。

从以上分析可知,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的质量状况也较为令人堪忧,不仅没有得到高水平的研究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重点关注,其论文发表的刊物的层次较低。

1.5 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研究领域分析

经整理与研究发现,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教学、竞技、发展以及训练类四个方面(见表3)。其中,训练类论文比重占据最高,占47.6%,其他3类的都相对较少,属竞技类最少,仅占整体的4.8%。

表3 2005—2014年少儿武术科研领域统计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目前大多数学者较为倾向于少儿武术的训练类研究,其次是少儿武术的教学类研究,而其他方面虽略有涉及,但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从近十年少儿武术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分析得出,少儿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和训练两个方面,还有很多像文化、传播和传承等领域都尚未有涉猎。

2 近十年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的研究内容

2.1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类研究现状

少儿正处在生理与心理发育生长的重要阶段,因此,青少年儿童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赵启超在《从生理角度谈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一文中提到,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武术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2]。张彩虹《少儿武术训练方法初探》一文中表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7]。李凤梅在《解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5]、梁燕飞,张军等人在《分解教学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8]以及王林雨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9]等文章都对少儿在武术教学中该如何地遵循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训练方法、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较为科学的理论详述,为此笔者认为,少儿在武术练习时除了要遵循一般原则之外,还要根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有效训练,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青少年儿童的身体机能水平得到良性的改善。一言蔽之,近十年来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类方面的研究较为重视,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着显著的增强。

2.2 少儿武术竞技与发展类研究现状

从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领域不难看出(见表3),竞技类共发表1篇论文,占4.8%。发展类论文共2篇,占9.5% 。分别是刘金丽,陈振勇的《影响少儿武术套路集体基本功项目比赛的问题探讨》[10],何好的《少儿武术传承国粹》[11]、李攀美的《湖南省少儿武术产业开发与与推广研究》[12]以及苏华伟的《地市级少儿武术培训市场的开发与发展》[13];这几位学者,对少儿武术柔韧、灵敏、速度、裁判员的分工与套路编排以及少儿武术市场的培育、武术产业城乡发展、消费意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1)少儿在武术比赛中,少儿的速度、柔韧、灵敏以及套路编排等方面都影响少儿在武术比赛中的成绩;(2)作为传承千年的传统武术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很少有人关注;(3)学校的重视程度较低,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文化课上,漠视学校体育教学,更谈不上重视和关心武术的教学与发展;(4)政府对传统武术的重视程度不高,更使武术的发展渐入低迷。

3 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存在的不足

3.1 研究成果数量不足

从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少儿武术科研论文研究共21篇,相对较少,平均每年约2篇论文,充分地说明表明少儿武术研究的成果稀少。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想引发质变几乎成为人们幻想中的“空中阁楼”。为此,要加大力度对少儿武术研究,终有一天少儿武术研究在数量上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激发质变。如在中国知网,以“武术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查到5216条结果,而以“少儿武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却只检索到25条结果,这更加说明少儿武术研究缺乏专家以及学者的关注,是少儿武术研究的成果数量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研究领域不够宽泛

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的领域相对狭隘,仅涉及到教学、训练、发展、竞技和健身领域;诸如继承类、商业类、市场类、经济类以及传播类等领域都尚未涉猎;少儿武术研究领域的局限性,极大的阻碍了少儿武术的科学发展。只把少儿武术局限在限有的领域当中,固步自封,这不仅不利于少儿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与传播,也不利于少儿武术在当下的发展。因此,要拓宽少儿武术研究视野,对少儿武术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3 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较浅

从近十年的少儿武术研究的内容了解到,少儿武术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多以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为主,缺少实地调查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大多是经验般的主观臆断,缺乏实证研究,其研究的可信度较低,时效性效果不强。从少儿武术的研究内容方面分析,少儿武术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集中于少儿生理心理方面,诸如少儿武术的武德教育、继承与发展、人文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很少涉猎。表明少儿武术在研究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4 发展少儿武术的优越性

4.1 发展少儿身体素质,强健体魄

谚语有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通过武术的训练,对外可以发展青少年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对内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使少儿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主张“以国术来培养健康的体魄”。[14]已有研究表明,习练武术能够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发育水平,加快了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少儿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通过习练武术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具有较强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增强了青少年儿童的体魄;提高了少儿的氧的摄取能力,也加强了青少年儿童自身肌肉组织收缩的能力;增强青少年儿童免疫系统机能,这对疾病预防和抵抗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2 弘扬武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黄亮宜在他的著作中表明,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该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定的文化,必然孕育出一定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从民族文化中升华出来的具有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5]。由此可见,武术文化孕育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反应着武术文化,两者相互促进,这对促进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使少儿的心灵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得到净化和升华。少儿是祖国未来发展与前进的根本动力,所以从小抓起,让少儿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对培养少儿爱国主义情怀、尊师重道、尊老爱幼、谦虚好学、团结互助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等都具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4.3 教育人文,培养少儿的内在素质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枝独秀,它烙印着历史文明时代的内涵,至今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影响依然深远,特别是武术中的武德教育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坚韧不拔,志强不息”,“吃苦耐劳,尊师重道”等人文精神理念成为青少年儿童自觉的理性追求,这样不仅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塑造了青少年儿童的高尚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它内在的文化内核与少儿的外在行为表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通过武术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来引导少儿的行为活动,使少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少儿的行为活动又体现着少儿内在的文化素养;所以,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就要从小抓起,从少儿抓起,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 结语

少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后备力量,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儿童,作为后备力量的青少年儿童为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强有力的“脉搏”。但就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来看,少儿武术研究成果非常有限,研究领域不够宽泛,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较浅。而且很少有专家及学者关注少儿武术研究,特别是面临外来体育的冲击,少儿武术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使传统武术在青少年儿童的心目中的地位渐行渐远。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本土文化,它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对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少儿的内在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应增强少儿武术科学研究课题,确保少儿武术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注重少儿武术研究类型的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拓宽少儿武术研究领域,细化少儿武术研究内容,精选研究方法,同时,要加强武术科研管理部门的调控力度,加大对少儿武术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推动少儿武术研究的开展,进而推动武术在广大青少年儿童有效的发展与继承。

[1]王智慧,周义义.对少儿武术套路训练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的探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102-106.

[2]韩益平,郭君.少儿武术训练的理念和方法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2(6).

[3]赵启超.从生理角度谈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J].搏击·武术科学,2013(8):55-57.

[4]顾莉.浅析竞技武术套路新规则下的少儿武术训练理念[J].搏击·武术科学,2005(2).

[5]李凤梅.解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

[6]韩益平,郭君.少儿武术训练的理念和方法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2(6).

[7]张彩虹.少儿武术训练方法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0-71.

[8]梁燕飞,张军,刘宁宁.分解教学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

[9]王林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2008(28):1-2.

[10]刘金丽.影响少儿武术套路集体基本功项目比赛的问题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1).

[11]桑瑞雪.少儿武术散打竞赛模式研究[D].四川: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何好.少儿武术传承国粹[J].暑期培训,2007.

[13]董江,肖曦洪.少儿武术套路训练状况与发展对策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4).

[14]苏华伟.地市级少儿武术培训市场的开发与发展[J].林区教学,2012(6).

[15]黄亮宜.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3-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hildren Wushu in Recent Ten Years

Wu Feilong
(Shenyang sports college graduate department,Shenyang Liaoning 110032)

The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logical analysis and data statistics, searches papers about children Wushu published in www.cnki.net.cn from 2005 to 2014,reviews the number of pap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ushu research in the last ten years,and finds the research field of children Wushu in recent ten years.It finds out that the number of thesis studying children Wushu in recent ten years are relatively few,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too simple, the depth of research content is relatively narrow,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relatively narrow.The search focuses on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 Wushu.To this end,we hope that the research can effectively inspire experts and scholars'interest and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ushu.

Wushu study science

G85

A

1004—5643(2015)09—0014—04

吴飞龙(199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论文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