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与社会共享机制研究

2015-12-16 02:13黄伟强
武术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育场馆苏州市

黄伟强

(昆山市教育局,江苏苏州215000)

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与社会共享机制研究

黄伟强

(昆山市教育局,江苏苏州215000)

苏州市工业园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是一项惠民实事工程,是建设和谐社区,发展社区体育的理性选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与逻辑分析法对苏州市工业园区两批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学校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惠民政策保障,统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探讨场馆开放所带来的成本补偿问题。中小学体育管理者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部分位置佳的体育场馆完全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场馆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并积极吸纳相关的社会扶持、企业赞助等。

公共体育服务体育场馆场馆设施资源

1 前言

我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显示:教育系统占场地总数的65.6%,其中部分时间开放和完全不开放的占85.1%,导致社会人均占体育场地面积不到1平方米。这就使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问题肩负上了使命,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制定《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的观念给予了肯定。现实中的中小学与社会相比具有相对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如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将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用于有效扩大公共服务,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就成为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管理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且中小学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程度较国外发达国家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也不高。[1]因此,如何对现有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影响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设施开放优化、共享、整合为出发点,探讨苏州市工业园区所有开放的17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现况及相关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优化的长效机制,为实现体育惠民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苏州市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与逻辑分析法研究了该区先后两批学校对社会开放使用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

3 国外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发展现况分析

从国外来看,很多国家的学校体育场馆就是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来建的,是一种开放场馆。1927年,美国有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使用学校的建筑作为社区中心。在美国虽然不同的州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大多地方的学校体育场馆一般从下午5点到晚上10点和周末都是对社会免费开放的,美国的社区会与学校制定各种联合使用计划,使学校体育设施尽可能多的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2]而在有些学校在某些时间段所收取的很少费用主要是起到一个预订的作用,也有一部分学校是发一张ID卡,作为使用学校体育设施的凭证。而对外开放所引起的成本补偿主要包括:一是由政府财政补贴,主要是由州一级政府提供,二是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同样,日本与德国等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保障居民体育锻炼中的作用。据日本相关刊物记载,日本99%的公立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校所拥有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达到80%以上,成为满足大众体育运动需求的重要支柱。因此,从上述国外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现实来看,各国政府在开放时间段以及是否收费、如何适当收费问题都从政策法律上进行了较为明晰的规定,并采取了一些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开放学校系列资助,不仅促进了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还促进和满足了大众体育健身的需要。

4 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方式分析

1995年,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各种国有体育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利用率”。1999年,教育部《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要求学校的体育健身场地应当在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向学生开放,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还应当向市民开放”。2003国务院公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在第20条中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收费项口和标准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在上海共同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标志着全国“开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28条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相关责任保险。[3]

关于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中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方式,主要包括无偿开放方式、有偿开放与无偿开放相结合方式以及有偿开放方式。第一种表现为仅对室外场地设施如篮、排、足、田径场等对社会无偿开放。第二种表现为室内场馆。如体操馆、健身馆、乒羽馆、游泳馆等对这些维护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的场馆实行了有偿开放与无偿开放相结合的收费方式,经营管理经验得到有效积累。第三种,学校场馆对外开放进入了有偿开放阶段,但收费标准低廉,体现了公益性特征。[4]

5 苏州市工业园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开放分析

5.1 案例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经济的增长极,该行政区域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套先进,现有高中、初中与小学学校共46所。自2012年以来,先后开放了两批共17所中小学校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有序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逐步建立学校、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为当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社会共享,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批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分为两类。一类是园区苏大附中、西交大附中、东沙湖学校、莲花学校、星海小学、园区第二实小、翰林小学、娄葑镇实验小学、胜浦实验小学等向社会公众个人开放。园区对这些学校共计投入260万元,建设围栏8632平方米,将30片室外球场单独辟出,无条件向社会公众开放,并且开放的时间包括教学日的非教学时段,不局限于节假日和周末。社区居民个人可在开放时间段内自行入场锻炼,无需办理证件,无需任何费用。另一类是团体预约式开放,开放范围为园区学校体育场馆、田径场及其它附属体育设施,社区、企业在与学校提前预约后,由学校进行有序安排后向团体开放,暂时不对个体开放。首批试点免费开放时间是早晚两个非教学时段,主要开放室外场地。另外,居民可以团体预约到学校体育馆、田径场等其它体育设施去健身。第二批包括星港学校、星湾学校、青剑湖学校、唯亭学校、方洲小学、文萃小学、凤凰小学、唯亭实验小学共8所学校,也将依照《苏州工业园区校园室外球场对外开放管理规定》实施管理和服务。具体开放时间为教学日的上午5:30-7:00和下午18:00-21:30,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的上午5:30-21:30。

5.2 案例评析

图1 苏州市工业园区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地图[5]

苏州市工业园区教育局结合区内中小学实际情况,在2012年上半年进行了对社会开放的试点,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实践,园区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普遍欢迎。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社会水平,努力让群众满意,园区教育局积极谋划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延长开放时间、扩大开放受众对象,同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安全保卫需要,对相关开放学校进行了安全改造,并积极做好各项开放的准备工作。

首批开放的7所学校在园区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要向社会开放,并不是打开大门那么简单,硬件的改造、管理的跟进都得有不小的投入。在翰林小学,改建后学校的室外场地统一加高围栏起隔断作用,场地上开辟出两扇门,不仅有面向学校方便学生上课的门,还有一扇面向市民的“绿色通道”,方便市民在开放时间段自由出入。

同时,围栏上增设摄像头等设施、工作人员巡逻管理,保证了学校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也让市民锻炼期间享受到便利。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学校第一批体育场馆开放一年来,入场锻炼的市民有8万余人次。同时,园区还制订了相关室外球场对外开放管理规定和使用安全告知,向居民广而告之开放学校名称、地点、开放时间、入场活动人员应尽的安全义务等。

苏州市范围内“10分钟体育健身圈”目标的确立,客观要求合理布局开放学校。目前,17所学校分布于园区各个区域,东至唯亭、西到东环、北到青剑湖、南至独墅湖,除了有位于中心商圈、主干道的学校,位于乡镇的学校也加入其中。除了因地制宜在社区广场、沿河景观带等地增设健身设施外,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力度,能让市民享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因此,为了形成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与普惠性强的便民健身设施网络,需要调研和试点要根据社区、街道和人口的分布,合理规划开放学校布点,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市民的路途奔波,缩小健身圈,提高场馆设施使用效率。而目前建成了10分钟健身圈,即开放场馆使得居民们走出家门10分钟内,均能顺利进行体育锻炼,如图1。

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开放,需要建立体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而对于市委市政府而言,其推动和协调作用不言而喻。通过全面有序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大了学校、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力度,逐步建立起学校、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通过学校与社区双向参与、互动发展,使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推进学校体育设施与社会共享,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积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6 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指导员相对匮乏,而如何整合附近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成为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选择。

现阶段,以社区居民为中心,要统筹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场馆设施资源,将学校体育设施纳入社区共同使用的范围。当然,学校尽可能在下午放学后和节假日对社区居民开放,做到简化申请手续、增加利用率,从而促进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落到实处。

因此,各级政府要创新思路,避免社区、学校在体育设施项目上的重复投资,充分调动学校方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成本最低下的资源共享。

苏州市人大虽然制定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办法》,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规范开放的原则、保障条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各方面的责、权、利,使其实施能够有章可循。

其中,教育部门为本辖区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主管部门,其它工作由体育部门协助其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体育部门要制定体育设施达标标准,并负责达标验收,合格后颁发,体育经营许可证,办理年检手续。

另外,积极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并策划、组织多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激发广大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物价局负责收费、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财政局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税务局按公益事业收税,尽量给予优惠;工商、公安、街道、社区要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管理。

对于中小学体育管理者而言,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要性。而为了有效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应在确保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面向社体育服务。在政府以购买体育服务的形式筹集来的一部分资金的基础上,部分位置佳的体育场馆完全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场馆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吸纳相关的社会扶持、企业赞助等。

对于居民来讲,少数居民在使用校园体育设施时,要遵守管理规定,爱惜设施,爱护校园环境,服从管理,避免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的持续性。

7 结语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利于缓解当前全民健身场地不足与群众健身需求急剧上升之间矛盾,是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需要,是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需要,是发展社区体育,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政府部门来要进一步加强惠民政策保障,统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共享。且在管理经营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先进性尚未为引起共识,是一个需要引导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成本补偿问题,还有待政府和管理者进一步共同探讨,而最终的目的是让市民更好地享受高质量的体育锻炼服务。

[1]高斌,井志侠,等.上海静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政府购买模式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4):73-75.

[2]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徐鸿鹏.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立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61 -68.

[4]康士龙,李文辉.学校体育资源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缺失与对策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53-154.

[5] 康士龙,李文辉.学校体育资源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缺失与对策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53-154.

On the Mechanism of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Social Shar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Suzhou

Huang Weiqiang
(Kunshan Municipal Bureau of Education, Jiangsu Suzhou 215000,China)

It is a practical project for Suzhou Industrial Park’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sports venues opening work. It is a rational cho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ommu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to study the two groups of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The research thinks: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olicy support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formu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realize the sharing of public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resources,and further explore the cost compensation caused by the opening of the venue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ports managemen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concept.some stadiums which are located good are fully able to explore the market operation mechanism,expand the source of funds,and actively absorb the relevant social support,corporate sponsorship,etc.

public sports service sports facilities stadium facilities

G812

A

1004—5643(2015)09—0109—03

黄伟强(1970~),男,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育场馆苏州市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苏州市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