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12-17 00:50刘瑜,王大军,俞璐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书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瑜,王大军,俞璐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西安710049)

摘要:通过对医学生的表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在书院制下构建以书院、年级组、学生组织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从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培养和训练。

关键词:医学生;表达能力

收稿日期:2015-06-04

作者简介:刘瑜(1982-),男,陕西三原人,讲师,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2.0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13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Language

LIU Yu, WANG Da-jun, YU Lu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core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first situation expression ability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n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to its reason, finally proposed to construct student organization, college grade group, three-in-one system in the college system, were cultured from two aspects of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expression ability

语言表达能力是医学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之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使医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而且对于减轻医患矛盾,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对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医学毕业生来讲,他们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不容乐观,这势必会影响到今后医学生的工作效果。

1 表达能力是医学生核心能力之一

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方式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这些功能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须成为既有高超医疗技术,又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周继芳指出医学生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即语言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医学职业人格[1]。在医学生的能力体系中,语言交流能力居于核心位置,处于基础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必须与患者、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病情和病史,获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非生物因素也会在患者的健康状态中反映出来,如经济地位、家庭关系、文化背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疾病及功能状态。因此,医生应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仔细倾听,精确、简练地进行描述,掌握社交技巧,擅于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对于医疗活动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对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当代医学生的表达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2.1当代医学生表达能力现状

很多学者对医学生的表达能力做了大量的调查,如周麟选择广州地区的广州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进行表达能力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容乐观[2],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达意识缺失。当前,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即表达意识缺失,也就是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达的欲望不强。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明显呈现出主动举手的人越来越少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学的课堂,基本上都是被动的、老师点名后才发言,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缺失。

语言表述不准。语言表述不准确既包括语言的发音,也包括语言的内容。据调查显示,目前医学生普通话测试达标的实际情况与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很多学校的学生日常交流用地方语言,甚至教师在课堂上都不讲普通话,这对于学生的发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还有用词、语法不准确,无法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思路不清晰,逻辑混乱,造成听者无法完全理解甚至误解。

公共场合怯场。由于平日疏于培养在公共场合讲话、表达观点的能力,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容易产生紧张、怯场等情况,并且依赖于讲稿,甚至需要背熟讲稿后才敢上台发言,否则就会词不达意、头脑空白、讲话结巴。

2.2原因分析

(1)主观方面

报考医学院的学生基本以农村学生为主、性格内向者居多。众所周知,学医比较辛苦,既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又需要在生活当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医学生的课程压力非常大,课程量远远大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再加上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的从医环境并不是特别理想,日常工作时间又非常长,这就导致医生这个职业所具有的性价比较低。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学生选择医学专业主要缘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兴趣使然,特别向往医生这个职业,另一方面是家庭因素使然,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认为学医比较好找工作、收入较高。从性格方面来讲,外向的学生比较喜欢与人打交道,虽然医生也需要与人打交道,但外向学生更偏向从事管理类的工作。在这样的选择下,就必然导致报考医学院的学生以出身农村、性格内向者为主。

(2)客观方面

家庭教育。首先,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强调“谨言慎行”、“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特别是影响中国人最深的儒家思想,强调谦虚纳言,不主张开口辩驳。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向来遵守这一理念,长此以往,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束缚孩子的思维,造成表达能力的退化。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不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孩子在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多数被否定,很少被鼓励,长久下去,孩子自主表达的自信心被摧毁,表达能力渐渐退化。

学校教育。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育,学生只需带上耳朵听讲,是单纯的输入式教学,很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长久以来教师在学生心中是权威的象征,学生缺乏表达意见的勇气,害怕出错。因此,课堂上少有学生语言的输出,没有追求真理、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导致从小学到大学,年级越高,发言的人越少。其次,当前的教育体制依然注重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学校只盯着考试成绩,用成绩来衡量一切,缺失语言能力教育的相关课程,很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门进行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更加不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只将语言当作一种工具,认为学习成绩好,掌握好专业知识就是优秀人才。

3 书院制下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

书院制是西安交通大学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做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书院的重点是在除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着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行为养成、人格塑造、表达能力培养等。西安交通大学于2008年成立启德书院和宗濂书院,包含医学类和经济类两个学科学生,书院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认识的提高和基本语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只有强化锻炼,才能把语言知识和技巧内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书院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构建了以书院、年级组、学生组织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并且从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

图1 书院制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体系

3.1意识层面

想要医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要引起学生的自身重视,关键还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必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是自身能力体现的重要方面,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应聘就业、社会交往以及成就事业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把语言素质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与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修养和训练。

书院方面要开设相关课程,系统的讲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技巧及相应的方法,同时邀请企业中任职的校友担任职业规划导师,从企业角度讲述用人单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年级组要经常利用年级大会、班干部会、班会、党支部会议给学生阐述现代社会对沟通及表达能力的要求,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学生组织特别是学生会、书院社团邀请专业教师、公司校友、已签约学生做有关求职就业的指导,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

3.2实践层面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训练,只有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1)书院方面,开展院内主题活动

首先,针对大一学生开展新生辩论赛。辩论赛分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每个班级组队并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赛,以小组积分制的形式产生参加决赛的队伍,并最终产生获胜队伍。每一场辩论赛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准备、逻辑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表达和思想的冲撞。通过辩论,可以强化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性和流畅性,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深刻性和针对性。

其次,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为考察和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活动之一,一直以来都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起着良好的作用。从前期的分析题目、学习并搜集职业信息、整合理解并加以归纳,到之后的材料分析,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当学生获得以上各种材料并加以分析后,如何更好地组织语言,有技巧的处理文字信息并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在相似的材料与内容下,能够在表达中突出重点,体现自己特色的作品才会更受评委的青睐。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第三,针对即将走出校园的学生开展模拟应聘大赛。面向即将走出校园,寻找工作的学生,书院积极开展模拟应聘大赛。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路上屡屡碰壁,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专业知识不够到位,而是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口头表达是否流利、临场应变能力是否突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事业单位所重点考量的个人综合能力这一指标,而学校在这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训练并不到位。模拟应聘大赛适时的开展,满足了广大学生的需求,既以模拟的形式增长了学生求职面试的经验,又以实战的视角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年级方面,组织相应的年级活动

在年级方面,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实践机会,开展的活动尽量采取答辩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答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例如假期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所有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或参加社会调查、或参加社会生活体验、或参加支教活动。开学后举办社会实践答辩评选,评选分初赛和复赛,初赛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定,要求以答辩的形式开展,评委由其他班级成员担任,每班评选出若干名优秀学生进入复赛,复赛仍然采取答辩的形式开展。整个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其他的活动如奖学金、表彰奖励、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等都应尽量使用答辩的形式进行,以此增加学生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

(3)学生组织方面,举办主题活动

学生组织方面,包括学生党支部、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等应该着力于开展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党支部方面,可以开展党支部党员论坛,论坛是以党员为主体开展的主题讨论活动,每一次论坛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要求部分党员做主题发言,然后支部全体成员进行讨论,以达到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和思想交流的目的。党员论坛主题设定非常广泛,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具体问题,比如环境保护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从莫言获奖到钱学森之问等等。

学生会、学生社团方面开展“麦穗堂”活动。“麦穗堂”是邀请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或精通某种特殊技能的学生,以讲座的形式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思想的交流。主讲人不限年级、不限专业,由学生组织自主发起,定期举办。

参考文献:

[1]周继芳, 朱德超, 王绪伦. 新形势下医学生核心能力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2,(9)5:166-168.

[2]周麟. 广州地区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27)4:77-79.

(编辑:赵伊昕)

欢迎使用《西北医学教育》投稿系统投稿,网址:http://xbyx.cbpt.cnki.net

猜你喜欢
书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朵云书院黄岩店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白鹿洞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