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探索

2015-12-18 11:25贺芳芳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个性探索语文教学

贺芳芳

摘 要:个性化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把学习、思考个性化。语文个性化教学需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有利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有利于创设学生个性发展氛围。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探索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重点在于提倡自由学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呼唤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内容在于提倡表现“我”、尊重“我”、弘扬“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个性化语文教学的意义

1.个性化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学。个性的学生要有个性的教学,尤其是要发展个性化语文教学,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发展为创造性教学。

(1)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学有所感”的愉悦,才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转变观念,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鼓励独立思维,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如果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只是按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那么,学生只是单纯“读懂了”教材,很难进一步深刻思考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有的可以当堂作答,偏颇的问题则不一定当堂解决,留待“下回分解”,未必不是高明的讲课艺术。

(2)个性化语文教学的意识表现。创新意识。个性意识强烈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新的教学艺术,追求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这是超前意识的基础。

超前意识。充满个性的教师必然广泛涉猎,在教学上不断追求超越前辈,超越自我。

问题意识。语文教学应以问题为突破口,课堂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敢于提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提问题的兴趣,课外阅读要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角色中,以推进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民主意识。有个性的教师同样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平等相待,相互信赖,讲究民主,以理服人,以形成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放言质疑,不苛求其成熟与完善,促使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以真正实现教学民主。

角色意识。教师的角色意识的强弱是搞好个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師是教学的主导,既要做授艺者,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教师是师长,既要做指导者,又要做学生的顾问;教师是引路人,既要做探索者,又要做学生的朋友。

审美意识。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个性情感教育。审美意识可以触发“情动”, “情动”又可以触发“心动”, “心动”又能引发“美感”。教师审美意识的强烈与否,关系到个性教学情感是否强烈和能否推动审美品质的提高。

2.个性化教学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这就要求教师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第一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第二,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其潜能,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二、个性化语文教学的方法

1.教师要个性化地教。当代语文大师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

这实际上是讲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化原则。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是不相同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

2.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个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清代的赵翼也写到:“只眼须凭自主张”,学生学语文,同古人欣赏诗作是一样的,都要有独到的眼光,都要有自己的特点。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共鸣的火花。所以,要充分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发言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质疑。

3.营造充满“个性”的课堂氛围。老师和学生们能够进行“合作学习”,师生一起讨论交流,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但这种活跃不是大家盲目地乱发议论,而是需要教师作周密的安排。具体有三个过程:

(1)读前重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

(2)读时重“悟”。无论是学生的“疑问”和“感悟”,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

(3)读后重评。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三、结语

语文个性化教学,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功效来看,只有围绕个性化特点来探索,才能取得好效果。语文的美感,来自于每个人对语言的锤炼和领悟,引导学生有所体验、有所审美,才能调动学生深层次的心理思维活动,从中享受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2001年11月,第4期.

[2]《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

[3]夏进生* 做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J]新课程(新高考版),2005,(2).

猜你喜欢
个性探索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