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

2015-12-18 17:13景军红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景军红

摘 要:在我国“新课改”全面、深入实施的历史条件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提升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效能性,否则就会制约小学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诸多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我国“新课改”全面、深入实施的历史条件下,创新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且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创新,但其有效性并不高,最为重要的就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必须对这些制约因素有清醒的认识,并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进程中认真加以改进和提高,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对于小学课堂教学来说,由于小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解能力以及自制能力都比较弱,因而必须创新小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但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特别是按照“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小学课堂教学在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能够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为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深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制约。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所限,因而更要注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但目前我国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方面仍然缺乏理念创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偏重于课本知识的灌输,而对于知识的拓展以及紧密联系缺乏有效的研究,导致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比如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乐”精神,导致很多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存在畏难心理,进而无法更好的深入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制约。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能够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积极研究数学教学改革创新问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多元化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目前一些小學数学教师,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现象还比较多;再比如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性的方法,游戏教学、互动教学、情感教学等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讲、学生听”是其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

三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制约。由于小学生的特点,特别喜欢形象的东西,因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应当更多的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模式。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目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不会制作多媒体,有的尽管制约了多媒体,但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导致小学生不易于接受,甚至出现了“事与愿违”的问题。还有个别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过多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同样会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重要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制约因素的解决对策

一是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在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方面取得突破。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理念创新的好路径,要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成效作为重要的目标,只要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要有利于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都可以大胆的尝试,对于在创新过程中,好的要坚持,不适用的要学会修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要把“学生参与”作为重要的措施,这样能够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在方法创新上取得突破,这一点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穿插,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也有利于提高质量,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让小学生能够喜欢课堂教学;再比如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教学,这样有利于使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学会知识,不至于使他们落下功课。

三是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教学模式创新上狠下功夫,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自身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基本情况,积极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比如对于一名很有激情、学生很愿意接受的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更多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重点要在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方面狠下功夫,而多媒体教学则是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不能为了运用多媒体而使自身的优势被“削减”,这一点应当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再比如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不能盲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而是能够运用的尽量运用,不能运用的则不能勉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师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问题,积极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就要在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新的跃升。

参考文献:

[1] 朱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评价探索[J].科技信息,2014(1).

[2] 万斌贤.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新西部,2013(12).

[3] 黄忠.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研,2014(17).

[4] 张渊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J].数学教研,2015(0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