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山区中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若干思考

2015-12-18 19:07唐璇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新课标中学

唐璇

摘 要:音乐课程改革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送来了春天的雨露,又为学校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对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农村音乐课堂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样必然会挫伤山区中学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当今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加快;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活气来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农村教育信息比较落后,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大多教师有过消极,有过盲目。这主要是新课程音乐教学标准,既没有对各级学校教学内容做出严格的规定,也没有学习每一个音乐技能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这对于长期依据音乐大纲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师无所适从,因此,“灌输式”教学重新搬到课堂上来,音乐课堂缺乏活力,于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让音乐课堂活起来显得尤为重要。让音乐课堂活起来是呈现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而我们山区学校的学生走出去的机会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齐备,特别是村小专业教师也缺乏,基本是语数老师兼职 ,音乐课不受重视。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越来越不感兴趣,这样课堂就显得不活。那么,音乐教师就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还可以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举行校园歌咏比赛、艺术节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了竞争的意识,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从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二、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所在的学校是我市一所偏远的山区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音乐素养比较差,对音乐课兴趣不高。我第一次走进音乐课堂,学生给我的印象就是纪律涣散,一副不想上课的模样,习惯也差 。我第二次走进课堂时就带去了一些乐器向学生展示,有二胡、口琴、电子琴等。当我一一向学生演示这些乐器的时候,悠扬的乐器声一下把学生吸引住了,这些只能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老师把它们带到了自己的眼前,学生听得很认真,慢慢地陶醉其中,有的还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课后学生还不停地夸赞我。谁说山区的孩子没有音乐细胞,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聪明,他们同样有着美好的音乐梦想,只不过他们的音乐梦想之门的开启需要做老师的付出更多的努力。一节课改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勾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他们急切地盼望着下一节音乐课的到来。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不停地学习,通过上网、翻阅书籍等,不断为自己充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变得精彩。

三、教师课前需努力

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收集相关的资料,图书室留下了我的足迹,并为学生精心设计了课件。为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道具。比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民乐奇葩》时,课前我找了很多关于民族乐器的资料,把这些制作成幻灯片,还学习了各个民族的舞蹈动作。我把这些传授给学生,他们乐学,课堂上气氛也活跃。总之,在每一节课前,老师要花功夫做好课前的准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创设和谐愉悦的情境,通过甜美的歌声,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充分发挥律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提倡素质教育以前,音乐课就是很机械重复地唱歌曲,学生没有动起来。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新课改理念的出现,素质教育的提倡,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律动这个词就出现了。中学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表现,老师在课堂上要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律动,体会音乐内在的美,学生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歌曲后,学生也要即兴表演,再一次体会歌曲的美,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学生也能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五、利用山区现有材料作为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

我们以前上音乐课就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简单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感觉枯燥,老师上完一节课也耗费了精力。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条件好的学校可利用一些教学设备,我们山区学校的条件要差一些,但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资源如:利用山上的竹子挖孔做成笛子,用几张树叶组成叶哨,用竹筒装上沙石可以制作成沙锤等。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增强了节奏感的训练。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想象

心理学家指出:紧张压抑的学习环境制约着青年学生智慧潜能的发挥,而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却可以诱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应积极营造 、鼓励和强化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课程的不断创新,对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现在的音乐课不仅要传授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在音乐课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创设新气氛,使他们具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让他们在充分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中,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能运用言语、表情、体态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老师在课堂上也要善于启发和引导,给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参与其中,这样师生都放松自如溶于欢乐的气氛中。

音乐课在中学课程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山区学校的音乐课还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实践和创新,研究出生动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让课堂活气来。

参考文献:

[1] 讓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中学音乐课“音乐想象”研究浅谈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让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年11期.

[3]论《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11期.

[4]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促进心理和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11期.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新课标中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