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兴趣

2015-12-18 21:25焦桂书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历来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教育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均表明: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奏响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凯歌。

而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定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指导它。诱思探究学科教学是一个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题,它确定了“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探究教育教学思想,揭示了教学辩证法的真谛:“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它是一个具有理论超前性和广泛适用性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怎样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呢?”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堂过程中诱思点的创设,下面我以自己在本校诱思探究活动中所上的公开课《每年一部“新词典” ——新词语》为课例来说说高中语文课堂诱思点的创设。

一、激趣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最终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学生自然地走进学习的情境之中,为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创造条件,如的情境设计:

1.秀新语(自我介绍)

{课件投影}我是一个奔奔族,每天都和新新人类打交道。平常喜欢在家当居里夫人,上网淘宝、偷菜。看我这把年纪,肯定是已婚,我的老公是IT一族,要问我的经济状况嘛,因为成天守着学生没时间消费,所以我还不是月光公主,挣的钱不够,所以只能当房奴。还好我家的潮宝,总能让我忘记生活的烦恼,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永远是个辣妈。(我请一位同学说说,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的说开了,从中可以看出,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很好地体现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在其《诱思探究教學论》第二章中所倡导的教师引导作用的情感性、启发性等基本特征。

在合作探究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探究的内容,同时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从文本来说,语文课探究的内容有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语言和艺术技巧等方面;从学生方面来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力和情意发展的阶段,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从教师方面来说,设计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导向性信息要简洁明确,即要明确这一课或这一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分几步学,达到什么效果,应该是清楚明晰的,因为这个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活动和决定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教师的智慧。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从以上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诱思探究教学法贯穿了整个课堂,诱思点的设置体现于每个环节,这样的课堂,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而是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发展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设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创造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疑惑,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理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总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会学语文,热爱语文。

作者简介:焦桂书(1969-12),女,本科, 吉林省梨树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