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情境化教学实施方法

2015-12-21 03:40曹策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必须掌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语文包含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精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能提高人的语言能力,又能提升人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门重中之重的学科。所以,探寻一个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情境化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更好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教学效果;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作为专门传授中华文化的学科,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其中,“情境化教学”应运而生。

所谓“情境化教学”,即指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再现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和意境,让学生能通过多种感官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和把握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摒除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枷锁,轻松快乐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热情。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将以本文浅谈对情境化教学的认识。

一、情境化教学的优点

情境化教学,是以课文内容还原情境为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目的。同时,情境化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还能开展开放、极具活力的语文课堂。此外,情境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作用,使学习由负担转变为一种快乐,可以让学生充分学到满足生活所需的语文素养。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极大区别,情境化教学关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协同的直接感受,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教师也能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情境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创设画面,引入情境

课程初始,可以通过创建适合的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期待中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初始情境的创建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近,才能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其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初步情境的创建是为最终的教学目的所服务的。所以,这决定了创建初步情境不能漫无目的、脱离课本,它是有针对性的。同时,创建的初步情境还应具备形象性,因为其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展形象性思维,让学生不再仅用抽象思维学习,让两种思维相互交织,共同发展。

多媒体设备可以很好地帮助创建更生动的情境,教师应熟练掌握。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北方与南方的雪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切实地明白文中作者所描述的雪的样子与不同,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把握文章主旨。在此节课中,利用多媒体巧妙地创建出学生周围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又比如:在《看云识天气》这节课里,教师事先在互联网上查询多种云图片,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放映,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文中所描述的云的样子、云的美丽,通过形象的图片,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与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相关问题,经过一节课的调动,学生自然思考积极、发言踊跃。这样,在堂课里,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其学习效果是远超传统课堂所的。

(二)深入情境,发掘主旨

创建了初步情境,学生已经逐渐进入到学习正轨中,此时应趁势拓展情境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感情、更全面地掌握文章主旨。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文章所蕴含的意境,激起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切实、形象地学习文中知识,而不再需要死记硬背,既改善了学习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关键的是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在学习说明文时,随着课文讲解的深入,及时地展示相关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所描述事物的具体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再现情境,深化主旨

有了之前两个部分的铺垫,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情境,这时教师要继续对情境进行升华,使之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还要真诚地代入自己的感情,引领学生更深入地领会文章主旨。

比如:在《最后一课》最后的讲解中,我与学生讨论道:“或许有的人认为小弗郎士能在命运重要转折的当头,明白学习是与侵略者做斗争的有力武器。然而有的人却认为如果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一定要等到亡国的这一天,才明白这个道理,这又还能有什么用呢!”学生听后感触颇多,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思维,一举两得,让情境教学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学内容在改变,然而,语文教学的本质不会变,即语文教师应能淋漓尽致地将课文知识、作者感情、文章主旨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在我多年的经验和对比中,我认为,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让我自身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成效达到目标,我将继续学习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争取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使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成平.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