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不可忽视的孝道教育

2015-12-21 21:50李萍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生

李萍

【摘要】近些年来,“孝”的字眼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扩展,纷纷掀起慈孝的热潮。因此“孝道”这种传统文化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小学生实施孝道教育受到极大关注。就小学生当前孝道的实施状况,如何实施孝道教育,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孝道教育;实施孝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在人类的宗教里有一定的阐述和标榜,虽然形式不同,但含义是一致的。孝道也非哪国哪族所独有。孝道也应该是人类晚辈的责任和义务。传统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可称为孝文化,它是使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城文明等区别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阶段。从秦汉后二千多年里,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哪一位不赘述这个“孝”字。正如晚清曾国藩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无可非议。

有篇文章,我看了备受启发。它的内容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知名公司应聘,主考官看了他的简历和推荐资料,提了一个问题:“你母亲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这位大学生愣住了,满脸通红,无言以对。我心头一震:孝是什么?它是人性的本原,是一切爱心责任心的源头。于是,我也用相同的问题测试我的学生,然而结果不尽人意,全班知道的仅仅只有8%。

这样的结果真让我痛心,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知之甚少,这样的状况极不乐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我将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因为这三大环境是我们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环境。

目前的小学生,一是独生子女多,绝大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对长辈、老师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自私自利,把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的一套渗透到家庭生活,不孝敬老人,不友爱兄弟姊妹,在家庭中破坏和睦,由此污染了学生的道德观,学生的人格就出现了偏差。三是在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学校,文化墙、标语,对学生的品行要求也没有过,号召他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等,但就很难看到爱父母、爱长辈的宣传。我们不禁思考: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老师、爱同学吗?会爱祖国、爱人民吗?所以爱父母是爱一切的基石,不对父母孝敬的人,怎么能要求他对别人关心呢?我认为孝心是产生爱心的前提,讲究孝道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以我们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孝道教育又从何做起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从细节入手,这是孝道教育的关键

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收获习惯才能成就人生。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入手,从小学习“孝言孝举”。“孝言”如: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等等。“孝举”如: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看电视让频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还要求孩子观察了解自己的父母,对父母做到“十知道”,即:知道父母的职业;知道父母的生日;知道父母的最大愿望;知道父母最爱穿什么衣服;知道父母最高兴和最烦恼的事;知道父母的最好朋友是谁;知道父母的爱好是什么;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知道父母最爱看哪一类的影视节目和书报;知道父母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在观察了解父母的过程中,才能感受父母生活的艰辛,萌发自己也应该为父母做点什么的欲望。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孝道教育引导,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二、学会感动,这是孝道教育的前提

孩子要萌发孝心,首先要体验爱心,学会感动。而情感体验是引发学生感动的渠道之一。情感体验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它具有主体性、个体性、真实性、情景性的特征,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开展各式各样的孝道体验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让他们把自己摆进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感动、学会孝敬。

1.让学生怀里系着约3千克重的沙袋来上学,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拿下来,坚持一天、两天,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真实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感受妈妈的伟大。

2.每个学生早上从家里带一个鸡蛋到学校,让这个鸡蛋随时都跟着自己,一直到下午放学,看谁能把它完好无损地带回家,这样来体验父母对自己无时无刻的关心呵护。

三、家校配合,这是孝心教育的重点

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首任和终身的老师。应该看到,许多家长在家教方面存在着爱而不当、养而无边、管而无法、教而无方的问题。学校就要积极配合家长,多渠道开展孝道教育活动,引发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1.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承包一项家务劳动,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帮助父母做一顿饭菜”。

2.节日感恩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日子里,如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妇女节等,分别为父母做一件事,这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一片孝心。

3.在学生中倡导“六个心”活动。即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争佳绩,让父母开心;遇难事,善沟通,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

四、持之以恒,孝道教育才会取得实效

学校除了平时坚持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引导外,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加强孝道教育,还可以集中开展一些践孝心比孝敬的活动,并结合平时的相关节日和纪念日,把孝心教育从家校延伸到社会,如组织学生分批到社区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此外,要加强制度建设,如将“孝敬父母”纳入周评和期末操行评定内容,班级每月开展一次“孝敬星”评选表彰活动,学期末学校召开孝心教育交流会,等等。

通过形成制度、督促践行、表彰先进、持之以恒,把孝心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必能让孝心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小学生迪克比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