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2015-12-21 21:50徐景华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新课改小学生

徐景华

【摘要】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开始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初级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笔者通过对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生;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写作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之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自主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

一、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自由读书

小学,是孩子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教师们和家长可以为孩子们选择一批适合他们的书籍,让他们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去阅读。

(二)坚持读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是坚持。教师和家长应该督促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觉得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下来。

(三)沟通和交流

家长和老师作为小学生阅读的向导,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书,鼓励孩子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自己或者别人听;老师们应该注重课堂交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分享。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家长和教师的合理引导

小学生处于身心都不完善的阶段,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做好引导。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理念。

(一)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教师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阅读,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去阅读。首先,教师们可以引导小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这样不仅最大范围地汲取了知识,而且节省了时间。精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的阅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在精读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阅读文章,碰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要学会去查字典,并把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摘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进行背诵。同时,也可以尝试着去写一些阅读中的感悟,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略读,顾名思义,就是只读重点,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阅读,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1]。

(二)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既包括对阅读内容的摘抄,也包括对阅读中的感悟进行抒写。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小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不仅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做阅读笔记,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们可以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读书笔记中要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笔者建议,小学生们可以把自己阅读的书目名称写在读书笔记上,然后在名称下面摘抄优美语句和抒写自己的感悟。这样读书笔记会更加具有条理性,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能够让学生在摘抄中打好文字基础,在读书笔记的抒写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图书馆建设,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不仅是内在的激发。学校也应该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给学生们自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完善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库的建设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图书馆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源供小学生阅读。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的前提下,也应该有桌椅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教师们可以在图书馆内开展阅读兴趣课程,小学生们也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2]。

每个班级可以尝试着建立属于班级内部的图书借阅库。笔者小学时期就曾经尝试着和同桌一起把我们的课外书拿到学校建立起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库,受到了班内同学的欢迎。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们把自己的图书拿到学校来,放到班级图书库里,供大家借阅。这样不仅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给学生创造充足的阅读时间

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平时由于课外作业比较多以及课外补习班的因素,小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们应当适当减少小学生的课外作业,增加阅读作业的布置,让小学生在家长的监督配合下有效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利用课间自习时间适当进行阅读。

四、对课外阅读成果进行检验

课外阅读不仅是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教师们应该重视对课外阅读的成果进行检验。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体会的交流和交换读书笔记等,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们定期组织班级内部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既能够检查他们的阅读成果,又达到了读书交流的目的。

五、结语

课外阅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教师们应该引导小学生做好课外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读书的兴趣。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新课改小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