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的写作借鉴

2015-12-21 21:50谢丽琼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细节

谢丽琼

【摘要】短短五百多字的《项脊轩志》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深居陋室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文字自然朴素却感人至深。它是一篇不错的写作范文,为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项脊轩志;写作借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言志歌咏言,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喜欢阅读学生的随笔日记,在他们漫不经心的只言片语中去感知他们色彩斑斓的生活视角。而不大喜欢批改他们的应试作文,品读那味同嚼蜡的空洞说理。其实青春活泼的他们对生活学习有着独特的敏锐感知,情感思绪也似火山下的岩浆般渴望爆发,这些在他们的QQ空间、微博、随笔里都有积极呈现,那些青涩的文字正是他们锦瑟年华的真实写照,而这些到了考场作文,则销声匿迹化身为枯燥无味的八股文。

他们情绪丰富且渴望倾诉,但为何在考场上却没有将所见所感编织到作文中呢?我想不是他们不愿分享生活点滴感悟,更多的是他们在两点一线的读书生活中早已习惯平淡无奇,被迫接受“只有优异成绩才是幸福”的观点,忘了去采撷身边其他的美好瞬间。同时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将激荡心中的感触思绪用800字左右的作文来表达。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为选修教材中的鉴赏名篇,或许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一、用心生活,留心我们身边的小事

《项脊轩志》中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如:回忆母亲就选取了她“扣扉问食”这一场景,写出了她的温婉慈爱;思念爱妻时只描摹了“凭几学书、归宁妹语”这两个生活情景来表达夫妻间的恩爱。事虽小,情却真。生活本来就是由这些琐碎细小的事件构成,一味追求新奇,那就不是生活而是冒险。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生活中那些独一无二的奇特之处。尽管它是多么普通平凡,微小得像沧海之粟,但只要我们用心感知和叙写,它们就是我们眼中的珍宝。敝帚自珍,只要我们能细致地把所捕捉的小小触动加以传达表述,就能轻而易举呼唤起读者心中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而与你隔空相拥。以下就以2012年我校优秀作文选《星空》中的部分段落,来品味下生活小事的魅力:

保送考那天,我拒绝了母亲要送我去考场的建议,走至离校不远的交通灯处时,我背上感觉到两道温柔的注视,回头看到母亲正站在不远处,心却柔软起来:母亲明白我的不安,用她独特的方式鼓励着我。

今年生日时,我收到父母的一张卡片,上面是一幅漫画:一个小丫头,两只辫子支棱着,爷爷奶奶爸妈四个小脑袋组成一个心形的身子,画面主体是一张大大的嘴巴,吐出一句话: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嚷嚷!(高一(9)班 陈芊芊 《每一份小确幸》 )

一次送考,一次生日,微小而温馨,芊芊同学从中感受到的却是父母满满的爱。正如罗兰说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幸福其实也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细心挖掘和用心珍惜。

放学归来的孩子,在开食杂店的老人用木板拼接起来做的门上用粉笔写下歪歪扭扭的名字,提溜着书包的老人坐在店里大碗地喝茶。而一些老人捧着一碗稀饭,跟着踉踉跄跄的孩子后边,催促着“吃一口再去玩”……还有那些童年里如丝如缕的回忆——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元宵节在祖祠前放长长的鞭炮,跟着年龄较大的孩子上山去“探险”,戴着大大的手套,和伯父有模有样地学着收割水稻……(高二(17)班 张艺璇 《我的小乡村》)

童年的山村生活场景,乍一看都是那么零碎,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却又那么真实,牵出诸多尘封的往事。或许童年就是由这些小小的趣事构架而成的,如果把他们抽空,那么回忆就如积木般轰然垮散了。

这些语段提供的写作借鉴是:用心生活,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日常的琐碎繁杂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同时尝试将它们及时记录在日记本中,不让这些如浮尘般的小事随风飘逝,遗失在记忆的断层里。青春的校园里除了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有简单快乐、甜美单纯的友谊,更有众志成城、团结向上的集体以及丰富多彩,青春时尚的社团活动。境由心生,只要同学们对生活笑一笑,其实生活会回报给我们更多的精彩。

除了要留意身边的小事,还要学会适时用上放大镜对隐藏其间的细节加以精雕细琢,让它们在平面的文字中立体生动起来,幻化成动人画面让读者印象深刻。

二、细心感受,善于刻画典型细节

《项脊轩志》首段对百年老屋修葺后的幽雅宁静加以渲染,通过一些细节描摹呈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一份喜爱怀念之情,让人身临其境。第二段中对祖母的三处语言描写以及“以手阖门”的细节刻画,则让人“亲眼看见”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以及作为长者对家族的那份使命感。

画龙点睛,细节使文章鲜活舒展,锦上添花,细节让文章灵动飞扬。我们从《星空》中的优美段落来领略下细节的巧夺天工:

香樟的叶子不大,是那种从小就画的椭圆腹两头微尖形,新嫩的叶子较薄,两边还会有点皱皱的波浪卷,十分轻巧。树叶虽不很大,却长得十分茂密,整个树冠活像一顶毛茸茸的蓬蓬的羽毛斗篷。叶柄间,还会捧出一簇簇十分细小的花,碎碎的,斑斑驳驳。风吹过的时候,那件斗篷就随风抖动,千万张叶子互相拍打着,细花簇儿摇动着,声音像千万串小小的铃铛齐鸣般清脆,这时闭上眼睛,就能看到窗外爽朗的蓝天,摇晃斑驳的树影,那一捧捧随风飘舞的细花。(高三(16)班 阮梦瑶 《树叶在歌唱》)

登山则情满于山,“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作者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在轻歌曼舞,而她细腻的勾勒描摹也点亮了读者内心的那缕烛光,心胸亮堂了,蓦然发现生活也这般美丽动人。

初二下学期,我们班换了一个物理老师。他是一个老头,头上的“地中海”周围环绕着稀疏的白发,满脸干瘪的皱纹,总是一身深色衣着,提着一个陈旧的购物袋,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迂腐老成。(高二(6)班 卢一凡 《阿公》)

短短三句话就把物理老师的肖像成功勾勒,魔法就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细节——发型、外貌、穿着、走路特征等,让读者主动和这位形象鲜明的“阿公”打了个照面。

生动形象的文字少不了作者细致敏锐的观察、准确精细的刻画。如何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送到文句里,不可或缺的是细节的锻造锤炼,在娴熟的遣词造句中还原生活的原貌。每位同学都是自己人生电影的导演,如果能学会捕捉身边的一些镜头加以特写,那么呈现的画面必定更具感染力。

生活是变幻多姿的,拭亮我们心灵的眼睛欣赏身边的一切,但毕竟人有喜怒哀乐,强颜欢笑仍旧掩饰不了内心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听从我们内心的呼唤,道出最真实的感受。

三、真情投入,用真诚感动读者

《项脊轩志》中所有的平凡小事都浸染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老屋的悲痛欢喜。在那“不事雕琢,自由风味”的语言背后是作者真挚而又深厚的情感,正是那缠绵的思念才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篇文章最能深深打动读者的是它流露的真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有人都喜欢听朴实的真话而不愿听华丽的谎言,每个平凡人都有相通的七情六欲,冠冕堂皇的虚伪只会增加彼此的隔膜,只有发自肺腑的真诚语言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人云亦云,曲意逢迎只会逐步丧失自我,我思故我在,学会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真实的想法。

其实这民族自豪感由来可笑,拿林书豪为例,人家不是中国人,甚至不是台湾人,是地道的美国人,与广大围观网友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了。自豪无罪,但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你可以不分国界的从人类的角度来为有此等现世出奇才而自豪,但从所谓“华裔”乃至肤色的角度而言,我并没觉得有啥可自豪的,甚至还感到有些许惭愧——一样都是黄种人,为什么我们的体制里出不了这样的人才?这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高二(15)班 陈琰泽 《肤色无用——从林书豪看复兴之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大家津津乐道于林书豪的成功,从中寻找民族自豪感时,陈琰泽同学给大家当头一棒,林书豪的成功并不等于我们民族的崛起,培育他的国家文化体制才是根本原因所在,我们应抛弃表面的伪像去寻找真正的复兴之路。

自我上了高中,我不得不提前体会那上班族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每日在闹钟的尖叫、母亲的催促中停下与周公对弈的神思,然后迎接长达十二个小时的校园生活。永远也不会变矮的家庭作业山,将我压得不堪重负,而学校油印室的打印机却还在不知疲倦地吐出一张张含着墨香的考卷。

也许是终于感受到了我们的痛苦,学校在清明节时终于大发慈悲地给了我们一天假期。(高二11班 林弈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纷至沓来的考卷全拜那不知疲倦的油印室所赐,而短暂的放假却让林奕同学感动得涕流满面。文字虽然朴素却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事虽小,但在精雕细琢的细写描绘中变得灵动飞扬,再融入真挚的情感自然就说到了读者的心坎里。一沙一世界,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不可避免地烙上他的家庭背景、学历教育、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印迹。人非圣贤,我们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也承受着当下的辛酸,真实地把所思所感流露呈现,就为文章加上了最好的筹码。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细节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细节取胜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