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5-12-26 06:57何仕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骨科骨折疼痛

何仕佳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11)

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何仕佳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60例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增加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舒适护理运用于骨折术后,能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在临床推广。

骨折疼痛;舒适护理;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车祸等创伤致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加。而骨科患者术中往往需要植入内固定物,手术创伤较大,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成功及康复等一系列问题。刘庆春[1]研究表明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剧烈,及时采取止痛措施,可防止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气促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后缓解疼痛是护理的重点。我科于2013年开始对骨折患者术后施行舒适护理模式,在缓解术后疼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6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3~70岁,平均(45.2±7.6)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5例,跟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趾骨骨折2例,桡尺骨骨折2例,掌指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1例,跖骨骨折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平均(47.2±8.9)岁,胫腓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5例,股骨骨折5例,跟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2例,髌骨骨折3例,趾骨骨折2例,指骨骨折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对疼痛无法耐受者遵医嘱给予镇痛剂。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环境舒适护理:首先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将病室的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柔和。

1.2.2 体位舒适护理:骨科患者在术后对体位的要求比较高,科学合理的体位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有利于康复,护理人员需加强体位护理。患者术后采用平卧或健侧位,对于上肢骨折将患肢在屈曲功能位适当抬高,对下肢骨折将患肢在躯体轴线位或中立位处于外展状态用软枕适当抬高,观察患肢的血运,肿胀、疼痛情况。护理过程中需保持患者舒适体位,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2.3 心理舒适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后患者对疼痛有焦虑、恐惧和烦躁的心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其对疼痛的主诉,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使患者心理和生理处于最佳舒适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疼痛的舒适护理:药物止痛是缓解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除镇痛药物以外,以下护理措施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2-3]:①分散注意力。包括视觉分散法、听觉分散法和触觉分散法等内容。视觉分散法,如观看电视、看小说、读报刊杂志等;听觉分散法,如收听音乐、听广播等;触觉分散法,如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力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②幽默法。给患者讲笑话,或让患者看幽默杂志、电视剧、相声等,达到心理和生理的放松。④放松法。指导患者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节律呼吸等并辅于轻音乐,使患者减轻焦虑,缓解疼痛。⑤皮肤刺激法。予冷敷、热敷、按摩等各种理疗方法。对于以上方法均无效患者诉疼痛难忍时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

1.2.5 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根据医师制定的功能锻炼计划,护士每日对分管患者进行具体指导,锻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时间逐渐延长。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对疼痛的评估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将疼痛分为无疼、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痛6个等级,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的程度选择合一张最能表达其疼痛的脸谱。在患者术后回病室1 h开始评估,每4 h评估1次,共观察3 d。护理的满意度的评估采用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在患者出院前发放,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表当场收回,共发放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观察组无疼、轻微疼痛及轻度疼痛的比例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强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小 结

创伤和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坏将会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5-羟色胺及组胺等致痛物质,刺激游离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另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使患者自身的痛阈下降[4],最终会导致患者术后产生严重的疼痛感,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为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改变了既往传统医学模式,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5]。舒适护理运用于骨折术后,使护士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主动测量患者疼痛强度,因人而异地使用各种舒适护理技巧,有效的缓解了患者术后躯体和精神痛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本文通过对30例骨折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使患者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适护理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有效降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庆春.骨科患者术后疼痛舒适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0, 8(5C):1374-1375.

[2]杨小敬.舒适护理对减轻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5):1-3.

[3]傅爱凤,郑志惠,易小青,等.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护患关系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20):1-3.

[4]易小青,金艳霞,傅爱凤,等.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6):18-19.

[5]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R473.6

B

1671-8194(2015)07-0255-02

猜你喜欢
骨科骨折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疼痛不简单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