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认知行为治疗

2015-12-28 02:5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受试者记忆药物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认知行为治疗

刘少林

目的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探讨认识行为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8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斯特鲁色词测验(Stroop)以及持续性操作试验(CPT)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给予80例患者认识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上述指标和17项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WMS评分、Stroop评分、CP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广泛存在严重的认识功能损害,采用认识行为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和改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认知行为;首发抑郁症;临床特点

抑郁症(depression)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续性的心境低落,是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1]。近年来,关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国内诸多研究报道指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采用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治疗效果并不明显[2]。本研究就首发抑郁症患者和正常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认识功能差异,并探讨认识行为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80例,患者入院均确诊,符合国际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ICD-10)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3]。将8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男25例,女55例;年龄18~60岁,平均(34.52±8.23)岁。另选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50例健康者均无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史,男1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平均(35.23±8.76)岁。两组文化均在初中及以上,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认知功能评定 本次研究采取对照研究,临床评估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并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1.2.2 治疗方法 给予80例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为5 mg/d,连续用药3 d后,将药剂量加之10 mg/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治疗8周。

认知行为干预采取会谈形式,每周两次,每次访谈时间为50 min,一共访谈8周,共计16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神经心理测试结果比较

两组WMS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记忆商数、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测试成绩分别为(96.02±14.38)、(12.02±2.68)、(54.02±10.05)、(30.04±4.82),均低于对照组的(125.69±10.31)、(14.56±2.87)、(70.88±7.86)、(38.03±4.8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受试者CPT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Stroop测定结果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受试者CPT测定结果比较 ()

表1 两组受试者CPT测定结果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0.62±0.73 0.61±1.05 0.85±1.03 488.39±74.31 15.02±4.17误答数舍弃数漏答数平均反映时(ms)变异系数(%)1.62±1.96*2.12±2.35*2.91±2.37*620.35±99.34*20.15±4.36*

表2 两组受试者Stroop测定结果比较 ()

表2 两组受试者Stroop测定结果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表3 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HAMD评分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迟缓睡眠障碍体重28.15±4.68 7.16±1.82 8.34±3.42 3.43±1.06 0.98±0.62 6.68±4.33#0.75±1.36#4.13±4.02#0.68±1.13#0.17±0.35#

3 讨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首发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认知功能损害所致,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4]。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涉及到执行功能、处理速度、注意力、推理能力、视觉记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5]。

在本研究中,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测定两组记忆功能,持续性操作试验(CPT)测定两组持续性注意功能,斯特鲁色词测验(Stroop)测量两组抑制功能,17项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患者抑郁程度。本次研究WMS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记忆商数、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测试成绩上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存在广泛的记忆障碍。CPT是临床中用于检查注意力功能的常用工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误答数、舍弃数以及漏答数上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持续操作中抑制力减退,不能维持稳定的注意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操作质量变差,患者存在广泛的注意力损害。Stroop常用于选择性抑制、抗感染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错误答案、正确答案及更正率上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存在抑制干扰的抑制注意力功能障碍。在给予首发抑郁症患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对于首发抑郁症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1]苏晖,江开达,徐一峰,等.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3):146-149.

[2]陈俊,吴志国,王勇,等. 难治性抑郁症与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对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631-635.

[3]刘霞,任燕,李素萍,等. 首发抑郁症患者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临床应用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5):421-423.

[4]苏晖,江开达,楼翡璎,等.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2(1):32-38.

[5]肖勃,谢文娇,谢思斯,等. 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6):487-489.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Depression

LIU Shaolin Red Cross Hospital of Puyang City,Puyang 457000,China

Objective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cognitive impairment,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MethodsSelected 80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observation group)and 5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control group)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Using wechsler memory scale(WMS),the Stroop colour word test(Stroop)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test(CPT)for two groups of cognitive function test. And 80 cases of patients'combin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nd drug for therapy, after 8 weeks,using the above indexes and 17 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Observation group’WMS score, Stroop score, CPT scor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control group(P< 0.05). After using drugs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HAMD score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0.05).ConclusionFirst-episode depression exis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gnitive function damage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depression and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Cognitive function,Cognitive behavior,First-episode depressio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749.4

B

1674-9316(2015)27-008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059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

猜你喜欢
受试者记忆药物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