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疗效分析

2015-12-28 02:5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卡孕栓副反应宫颈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疗效分析

季成萍

目的观察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孕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术前30 min在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0.5 mg,对照组50例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扩宫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孕栓疗效肯定。

卡孕栓;丙泊酚;人工流产术

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终止早期妊娠,有效减轻非意愿妊娠女性的心理恐惧与痛苦。针对宫颈条件差、扩宫困难者,麻醉状态下机械扩张宫颈可导致患者无自觉地剧烈扭动,有造成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的危险[1]。我科计划生育手术室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 ,扩宫效果好,术中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自愿于我院计划生育手术室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100例,年龄19~42岁,术前均经B超证实系宫内早孕,妊娠天数38~60 d,均无无痛人流及卡孕栓使用禁忌。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妊娠天数、孕产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于术前30 min在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0.5 mg(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术中使用丙泊酚及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由麻醉师全程监护,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卡孕栓副反应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1.4.1 宫颈扩张情况 扩张器从6.5号开始倒序逐号扩张宫颈,记录无阻力通过的扩张器号数。显效:6.5号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管;有效:5.5号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管;无效:宫颈质硬,需逐号扩张至6.5号。

1.4.2 手术时间 扩张宫颈开始至停止所有宫腔操作的时间。

1.4.3 术中出血量 术后用量杯测量吸引瓶中的血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扩张情况比较

观察组扩宫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04,P<0.01),观察组宫颈扩张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宫颈扩张情况比较[例(%)]

2.2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70±1.50)min,对照组为(5.58± 1.6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121,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0.42±7.56)ml,对照组平均为(35.02±12.9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858,P<0.01)。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3.70±1.50 20.42±7.56 5.58±1.63 35.02±12.90

2.3 卡孕栓副反应及术中并发症观察

观察组50例使用卡孕栓后,2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2例出现下腹轻微坠胀疼痛。对照组出现1例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给予阿托品后缓解。观察组无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临床上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见并发症有出血、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已广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是短效静脉麻醉药品,能抑制迷走神经发射,可减少因术中扩张宫颈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产生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但丙泊酚无明显扩张与软化宫颈的作用,且可能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松弛,导致出血增多[2]。而扩张宫颈是人工流产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扩宫困难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麻醉药品剂量,易造成宫颈损伤,子宫穿孔,甚至导致远期宫颈机能不全等,增加手术风险[3]。卡孕栓是前列腺素 F2α的衍生物,可直接激活胶原溶解酶及弹性蛋白酶,使胶原纤维分解,结构松弛,致宫颈软化扩张[4],同时,卡孕栓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对子宫平滑肌及血管均有收缩作用,能使子宫保持强有力的收缩,对抗麻醉药品所致的子宫平滑肌松弛,快速闭合子宫创面血窦,从而减少手术出血量[5]。本研究治疗组的扩宫效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减少了麻醉药品的使用剂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卡孕栓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同时,对胃肠道平滑肌也有收缩作用,因此,会产生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反应[6]。于阴道后穹隆给药,药物经阴道黏膜吸收,起效快,同时可减轻药物全身副反应,减少经口服药物麻醉后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本研究中治疗组50例术前阴道使用卡孕栓,仅4例出现轻微副反应。

综上所述,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阴道使用卡孕栓,能软化与扩张宫颈,促进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麻醉风险,且副反应轻微。

[1]黄美萍. 无痛人流术前应用卡孕栓600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1):118.

[2]牛志兰.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11):702.

[3]程莉.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加用卡孕栓的手术效果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3):247-248.

[4]乐杰. 妇产科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9-450.

[5]樊世荣. 卡孕栓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1):53-55.

[6]王乃平. 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对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78-379.

Efficacy Analysis of Utilizing Carboprost Methylate Suppositorites Pre-operatively on Anodynia Artificial Abortion

JI Chengping Nan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ynecology,Nanjing 210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utilizing carboprost pre-operatively on anodynia artificial abortion.Methods100 patients who were performed artificial abort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50 patients for each group. In control group,patients were operated without adopting any medicines pre-operatively,whereas,in observation group,0.5 mg carboprost was placed at vaginal posterior fornix 30 min pre-operatively.Moreover,the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Efficac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meanwhile,the period of operation and amount of bleeding were notably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It was efficient for utilizing carboprost pre-operatively on anodynia artificial abortion,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efficacy of pre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carboprost in painless artificial abortion in pregnant women is remarkably.

Carboprost,Propofol,Artificial abortion

R714.21

B

1674-9316(2015)27-009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068

210001 南京市中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卡孕栓副反应宫颈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卡孕栓、米索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卡孕栓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观察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