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6-01-07 04:59
贵阳文史 2015年6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光明纪念

你若光明,便无黑暗

70年,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要说的很多,想说的很多,从年初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面对周遭此起彼伏的声音,迟迟没有动笔,因为纪念这一场70年前的胜利,我们怀着太多的敬畏之心。

历史远比虚构的故事更加动人心魄。那些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不是传说。

暮秋的树梢上挂满了流年。

回望往日时光,苦难或许就是一笔财富。当时山河破碎,对于多数人来说,尘世如黑暗丛林,为什么,依旧期待黎明?你若光明,便无黑暗。在黑暗最深处的风景里,我们用岁月的温度倾听从远处微光那里传来的风铃声。所有离乱里的哀愁与坚韧,指引前路的方向。

作为一本文史类的刊物,纪念抗战胜利,以史为据,遵史陈述,与前后历史关联,或许就已是尽到纪念的分寸,也达到纪念的目的。

抗战时期,贵州因着地理环境的特殊之处,成为了中国难得的甚少被战火骚扰的省份。也因为这份特殊,在当时国民政府面临着战火纷飞的局面依旧坚持教育的指引下,贵州成为抗战时期数百所教育机构战时驻留之处,全国各地沦陷区大批文化机构内迁至此。

寇蹄所至,教育何去?复失壤,兴旧邦,其必由学乎!薪火不绝,教育兴邦。

贵州于离乱当中给师生们安放一张书桌的同时,也给本土的教育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梳理抗战时期的贵州教育,也在回顾着那个时代中国的教育本真,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意义的纪念。

个人在时代面前都是渺小的,但再渺小也是时代的一部分,即便不主动依附,也会被裹挟其中。面对抗战时期贵州教育这段过往,其实有许多空白要填,用欣慰的微笑、轻轻地叹息、内心的赞赏,更多的也或是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和对光明的执着信念。

在抗战的硝烟散去后,浸润着勇气与勤勉的读书声,依旧延续。

往事,常常需要唤醒,才不会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纪念抗战胜利,我们所冀望的不仅仅是一时怀想起的满腔激情,而是对那时那刻、所发生一切的尊重,去审视思考历史长流中那些不可逆转的关联。

用心做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做事,那么所做的事就不再是异己的,而是自己心灵的伸展。在黑暗离乱时,依旧能够守住尊严,守住传承,也就守住了自己。流转的时光里,人世间有多少的别来无恙,就有着多少不凋谢的期盼。

你若光明,便无黑暗。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光明纪念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特别的纪念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新黄
为你守护光明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