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

2016-01-07 05:00
贵阳文史 2015年6期
关键词:芷江马良日军

贵州抗战英烈霍世才\庞思纯

霍世才,号敏文,1897年出生于贵州贞丰牛场一农家。霍世才幼入私塾,后进省城农业中学,迫于务农艰难,于是弃农从军,进入黔军第二师犹国材部。1935年5月,国民政府整编黔军第二师为第121师。霍世才因勇敢善战、诚笃淳朴、沉静寡言、吃苦耐劳赢得士兵的爱戴和上级的信任,因军功升任排、连长。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第121师于9月调赴上海参战,霍世才所在的第363团担任第三战区兵站指挥部仓库的保卫和沪杭、京沪铁路军需物资的押运工作。上海撤退后,第121师调湖南芷江整补。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没有完全整补的第121师就被派上了战场。霍世才时任第363团第三营营长,曾与敌在武汉东北外围的黄梅、广济血战。武汉失守后,霍世才随军转战鄂、湘。1939年,该师驻守湖北沙洋襄河西岸马良附近,与日军隔河对峙。在此期间,霍世才曾令该营八连从马良过河,在敌后方打游击。曾伏击一队赶集的敌骑兵,俘获敌兵3名,战马20余匹,枪支十数支,余下的敌兵无一生还。而该连无一伤亡。

1940年4月中旬,日军4个师团及1个骑兵旅团云集钟祥、随县、信阳,意在沿襄阳公路进攻襄阳、樊城地区,以此解除我军对江汉平原的威胁。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命令第94军渡襄河,策应友军阻击敌人。隶属第94军的第121师由沙洋、马良等地分几路渡河。以隐蔽方式,白天躲避日军飞机的侦查轰炸,夜间利用夜幕的掩护,穿插于哨岗林立的敌占区与敌交火,大小十余战,重创敌军。

当行至萧家店时,突与大股日军相遇,时任师长的牟廷芳以两团兵力摆下阵式,与日军正面交战;另派一团包抄日军。日军在该师的夹击下,仓皇败退。田店之役,十分激烈,但在该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下,最终击溃日军。战事刚结束,突然得到军部被敌围困的消息,军长李及兰急令牟廷芳派兵驰援。牟廷芳当即命令第363团执行任务。团长饶启尧命令该团第3营前往。霍世才率部迅速赶到目的地后,冲入敌军中,与敌拼刺刀肉搏,令日寇心惊胆战,仓皇而逃。当李及兰得知驰援的第363团仅霍世才率领的一营之兵时,不禁大加赞赏,当即下令:“如团长有缺,先以霍世才升充。”

1941年,牟廷芳师长保送霍世才到陆军军官高级教育班深造。恰逢部队整编,师部任命其为第363团中校副团长。之后的鄂西渔洋关的战役中,霍世才因表现不俗,克敌致胜,1943年升任361团团长。

1944年5月底日军攻占河南,6月至11月,长沙、衡阳、桂林、柳州先后沦于敌手。日军一路犹如无人之境,沿黔桂路北犯。新任盟军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电令94军军长牟廷芳率部驰援贵州。牟廷芳率第94军将士风雨兼程地从湖北经湖南赴贵州迎敌。该军抵达镇远时才知日军前锋进抵都匀附近时突然接到命令,已于12月4日至6日撤回广西,于是奉命就地驻防。是时,美国政府为了迅速解决远东战场的日军,决定装备中国军队38个师,拟对日军施予致命一击。第94军就是其中得予换了美国装备的一员。

1945年4月,日军为了占领湖南芷江飞机场,维护湘桂(长沙至南宁)、粤汉(广州至武昌)两铁路的交通,集结7个师团约七八万人的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5月,为了迎接这次会战,第94军奉命沿湘桂边境进发,一举攻占桂林。在湖南武冈丛林中,第361团突与日军遭遇,随即展开战斗。霍世才身先士卒,向敌发起进攻,不幸被敌人机枪扫射时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后,第121师师长朱敬民立即将霍世才急送芷江机场,准备由飞机送往后方医治,然而其流血过多离开人世,时年47岁。

霍世才是第121师抗战阵亡的最高级军官,其事迹被《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刊登。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霍世才为陆军少将,其灵柩安葬于贞丰故里。

猜你喜欢
芷江马良日军
我和马良过一天
芷江行
芷江受降纪念坊
我读《神笔马良》
我想成为神笔马良
一次调研,成就芷江“和平文化城”
芷江缘何成为受降地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