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海军学校

2016-01-07 05:06杨甜甜金轲
贵阳文史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官海军学校

杨甜甜 金轲

桐梓,是贵州北部的一个小县。这里没有海,却曾有一所海军学校在此办学8年之久。

在县城的北街上,那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三层楼建筑,青色的砖墙、漆红的走廊围栏和门窗,属于上世纪典型的黔北一带有钱人家的建筑风格。房子右前柱上,正正地悬挂着“海军学校”匾额。这所“海军学校”,便是抗战时期内迁至此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而在当地和史书之中,更多的人习惯将其称为“桐梓海校”。

1938年6月12日,地处福建马尾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遭到日机入侵轰炸,校内许多基础设施被炸毁。为躲避战火,同年10月,海校师生内迁至贵州桐梓县。取地县城中央的金氏节孝祠作为新校舍继续教学。这所节孝祠本是桐梓人金汉初为他的母亲修建的“节孝祠”,所以这栋楼又被称为“金佳楼”,在这里学习过的海校学子则被称为“金佳楼学子”。

桐梓地处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处,就自然地貌来看,这里并不适合海校的办学条件。当时,受海军总部陈绍宽任命前去贵州寻觅房屋以作新校舍的训育主任周宪章、教官欧阳宝也是在一番详细考虑后,才决定将新校址定于此。因为时值抗战,贵阳由他处迁来者已经很多,毫无余屋可赁;清镇巢凤山有庙宇一所,但屋宇少、饮水不便,也不能适用;安顺环境太坏,不宜训练,亦难合选;只有桐梓,虽县城街市狭小,但地方尚称清静,生活程度低,离贵阳、重庆均为一日车程,为川黔公路的中间站,交通方便。除了以金佳楼作为教学教室外,校方还商借了距离金佳楼不远的公共体育场供训练时使用。至于因为没有海而造成船舶无法安置的问题,学校便因陋就简地将县城边的小河掏深扩宽,弄成个类似露天游泳池的样子,供教学之用。

金佳楼分有阁楼和耳楼,学校租用后,又在楼前楼侧增修了两层高的图书馆楼。1942年开始招生,学生人数与1941年的合计达132名,金佳楼也因此发生了容纳问题。校方只得再征得地方同意,将左邻城隍庙前殿及正房对面和两侧小房子加建、改建为两层楼,楼上为寝室,楼下为教室。前殿的戏台改作音乐室,戏台下方甲午楼改为学生活动中心。这样,连1943年及1944年招收的航十三班、轮七班及航十四班均可容纳。

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是由福州船政学堂肇始,一脉所成。所以抗战期间桐梓海校的学制也一律沿袭了福州船政学堂的旧制。留学生学成归国,由海军总部统一考核,按其德才分配具体部门工作,或直派抗日前线参战。管理体制则是军级建制,直属海军总部管辖。校长(少将)和主任教官(中校)由海军总部直接任免;正、副教官(中校、少校)、学监(少校)、少校国文教官由校长和主任教官推荐,报呈海军总部任免;上尉教官由校长直接任免。

海校一年上课300多天,采用英国皇家海军的教育制度。全年虽分为两个学期,但均无寒暑假期。每周上课6天,周日上午为学生内务检查校阅,午餐后放假4个小时。晚餐前收假,一年只有每年元旦和农历初一放假一天。因为考虑海军急需人,校方在课业安排上力求紧缩,密集授课。海校设有航海、轮机、定航3个专业,课程内容计有国文、公民、天文学、航海学、海道测量学、地文学、罗经差、物理、化学、静力学、水力学、动力学、应用力学、高等代数、微积分、弧三角、解析几何、平三角、几何、代数、算数、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历史、外国地理、英文、英文文法、兵操及体育等。其中除国文、公民及本国史地外,所有课程皆采用英文教材。

除此之外,海校的教风也十分严厉。学校设有月考,平常考和期考。期考由海军总部派员来监考。考试不及格(60分以下)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便被淘汰,一律退学,遣返原籍。淘汰率相当高,宁少忽滥。曾经有一个轮机班已经通过毕业考试,但后来因为晚间点名雨中不出列排队,校方便按违章开革,并呈报军委会获准。这件事使当时国内全军震惊,校风之严,可见一斑。

桐梓海校8年期间,正值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然而身处大山之中的海校师生一刻未忘记国恨家仇。这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的血肉拼杀,但师生们的胸怀里始终充满着抗日的豪气,脑海里永远缭绕着前线的血与火。

学生活动中心“甲午楼”的门楣之上,悬挂着训育主任的邓兆祥亲笔书写的“雪甲午耻”;学校围墙上书写着“制海图强”、“明耻教战”的标语;还有由陈绍宽海军总司令作词,吴伯超谱曲的校歌;“皇皇华夏,集合着最优秀的子孙,来担负起救国救民,救济全世界人类的责任,我们要学习,活泼严肃,坚苦卓绝,奋斗图存,忠勇壮烈,不惜牺牲,发皇我们海军传统的精神,向光明伟大的道途迈进,迈进!建设超然大无畏海军,我们要做卫国保民的前锋!”

匾额、墙标、校歌不断激励着海校的学生不忘国耻,志在救国救民,肩上责任重大,誓驱倭寇,勤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为了宣传抗日救亡,唤起民众,海校师生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县城备中小学生配合,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抗战救亡。他们为克服物资匮乏的困难,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对自己的衣被鞋帽都是补了又补,穿用不辍,戏言道:“头戴通天帽,脚踏实地鞋,身穿空前绝后服,君乃是空前绝后的顶天立地人。”

时至今日,“中华民国海军学校”已经离开桐梓69年了。从1938年迁入桐梓至1946年离开,先后在桐梓海校毕业的学生有航海专业12届共计253人;轮机班6届共计102人;造船班1届计10人;化学班学生1届计10人。桐梓海校在抗战期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抗战所需的军事、航海和科学人才,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也为桐梓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因此,史志学界有人将桐梓誉为“高原战舰”。而在这片土地上,曾与它紧密相连“金佳楼”,也已成为中国大陆上唯一存在的海校遗址。

金佳楼在海校迁离后,就由桐梓地方政府管理;后来新中国成立,又作为县公安局和法院的办公楼。目前,处于黄金地段的金家楼虽经县政府多方努力将其保护下来,但由于年久失修,形势已+分危急。

近年来,当年海校的几十名学子纷纷以书信、上门等形式强烈期望尽快修复“桐梓海校”。学子们在来信中感慨地说:“修复‘桐梓海校本部及建‘陈列馆,对保存近代海军史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至2002年9月,贵州省“桐梓海校”遗址修复陈列馆筹建基金会在桐梓成立,10月初桐梓海校本部旧址修复暨“陈列馆”筹建工作正式启动。修复工程按照当年的旧貌,修复了海军学校内办公、教学和宿舍的主楼、饭厅、图书馆、操场等附属场所。

而今,当我们站在海军学校校址内,在风声里、阳光下,那仿佛一转身的距离,就又是60多年前,辗转迁移的海校学子们藏身于大山之中、坐在小楼里发奋苦读的场景。

(金轲系金家楼原主后人)

猜你喜欢
教官海军学校
动物入学也军训
教官之吼
尴尬
学校推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
教官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