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弦歌平越城

2016-01-07 05:07易盛刚
贵阳文史 2015年6期
关键词:县城师生

易盛刚

国土沦丧京津名校流离失所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唐山、北平相继沦陷。国立交大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在桥梁专家茅以升院长的带领下,流亡了大半个中国,迁到湖南离长沙100多公里的湘潭杨家滩办学。1938年11月12日日军进犯长沙,学校无法继续上课,交大师生被迫再次迁移。从11月17日开始,学校分批向广西柳州转移。一路上,在交大民先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简称)的引导下,行进中的同学们开展文娱活动,唱抗战歌曲,不时可以听见昂扬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歌》等歌声。

当时迁移地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学校当局提出迁云南或迁贵州两个方案。大家认真分析:云南迁入高校较多,内迁学校非常拥挤,且路程遥远;贵州高校较少,且路程较近。最后迁黔意见占据多数。于是,茅院长就火速赶到贵阳和重庆等地,一面取得贵州省政府支持,一面取得教育部的同意。在贵阳,得到平越人谭克敏、谭叔谦、黄俊昌、刘敬予等人大力相助,欢迎交大迁到平越办学。茅以升院长立即派其秘书石辛农等人到平越察勘校舍,受到平越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39年1月3日,茅以升院长回到柳州,向师生宣布新校址选定在贵州平越县城。

战时教育平越变身大学城

当时的平越是一座小县城,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人。为了安置流亡的师生,政府、居民全县城动员。在抗战时期将一座小县城变成了一座大学城。

前期师生于1939年1月28日上午到达平越(福泉),进步人士、乡贤万瑞麟、刘敬予、李德超、刘子刚、杨海澄、刘智先、杨德山等已先在平越(福泉)县城外的马场坪迎接。师生到达平越县城,看到平越县城沿街张贴着欢迎标语,站满热『青的市民,市民纷纷将教授、学生接到家中安住就餐。县政府将平越县立中学(初中)所在的文庙腾出,作为交大教室和办公室;将县立小学(现福泉市一小)腾出作为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分别命名为天佑斋、鸿哲斋和木兰斋。后又将福泉山上张仙祠、高真观修缮改为一所简易的图书馆,利用福泉山上其他房屋作为交大矿冶系教室、矿物标本实验室等,开辟了大小两个操场、将城区中山场作为交大运动场等。

交大铁道管理系在福泉复课后增加招生,县里又腾让出东门刘家祠堂(大夫第)作为铁管系教室,徐家增教授还组织部分教授在北门的关帝庙创办上海东亚体专贵州分校,招收全国和贵州学生200余人,为教育培养体育人才。

同时,城里居民纷纷腾让房屋、祠堂,略事修葺,充作教授、职工家属宿舍。商人刘超龙将自已新建的两层楼四合院让给交大李斐英教授、顾宜孙教授两家人居住,市民刘启智、刘文振将新建6间两层木楼(南北木厢房)全部让给茅院长一家老小居住;市民乡贤、官员刘超群、刘超能、刘全庸、黄贤刚、刘敬予、王俊淑、黄光贵、黄德超、万瑞磷等百户人家让出自家房屋给交大师生居住。

当时,平越县城给交大师生占去大半,大半个县城的百姓家都住有交大教职工和学生,平越变成了一座大学城。

自1938年11月17日离开杨家滩,至1939年1月28日到达平越,历时70多天,行程2000余里,长途跋涉,师生们备受艰辛;终于在秀丽的藜峨山下、清澈的犀江河畔得以安顿,继续办学,大家非常兴奋激动。

在平越办学条件较差,凡事大小茅以升院长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处理,既要为教授、学生宿舍配备床铺、桌子和板凳,为伙房购买锅碗瓢盆,又要布置教室里的黑板桌凳。当初在湖南时,矿冶系学生是在湖南大学借读,此次要矿冶系师生“归队”到平越的交大唐院矿冶系,要增聘采矿、冶金、化学、地质等诸方面的师资。学校派茅汉安等人到昆明去接罗忠忱、黄镜堂、李斐英几位老教授,聘请了当时中国著名的地质学者、贵州籍的谌湛溪为矿冶系教授,又派人把当时留在湖南大学的许元启、朱阶平、李汶等接来平越,还到教育部去要钱。交大平越办学,茅老功不可没。

1939年2月20日,正值元宵佳节,交大唐院在平越正式复课。当时上海交大逃亡在外的百余名学生和20余名教职工,听到唐山交大在平越安家复课的消息后,从四面八方奔赴平越要求到交大唐院工作和借读,校友王德懿、钱冬生等都是从上海交大转到唐学院就读毕业的。在随后6年多的岁月里,学校先后三易校名,分别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北平联合学院,1942年1月17日教育部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包括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平越办学期间,学校条件十分艰苦,一切因陋就简,就连上课敲的钟,都是黔桂铁路局局长侯家源校友送来的一段铁轨。

院长、校长分别由著名桥梁专家、工程教育专家茅以升,著名矿业专家胡渊博,著名工程教育专家罗忠忱担任。学校设有土木工程、矿冶工程和铁道管理3个系,共有12个班级,学生550多人,教职员工100余人,加上职工家属共千人左右。

根据1943届老校友王德懿女士和杨纪珂、付文斗、刘帮祥等校友的回忆:“当时平越县城很小,南北长仅1000米,东西不过500米。学校迁到平越,没有适当的校舍,于是利用平越县文庙作为学校本部,利用僧房作为授课教室,利用旧时的考棚作为女学生宿舍和男生宿舍,许多学生居住在县城居民家中。交大师生和福泉人民亲如一家,有的交大学生(福建籍1943届土木系学生陈亦瑞)成了福泉市民的女婿,有的交大学生成了福泉市民(黄能世)的保爷干爹,许多交大学生(姚桐斌)成为福泉市民的家庭教师。杨纪珂说当时住在西门居民朱赓家,在他家吃住。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笔记、传抄与背诵就是课本、‘教参和‘图书馆。生活也极其清贫,吃的是糙米杂粮,粗菜素食。住的是篱笆房,睡的是木板床,夏遭蚊虫叮咬,冬受天寒地冻。每个学生配发了一盏小桐油灯,以供夜间的学习生活。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忘记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家在抗击日寇、振兴中华精神的鼓舞下,在维护学校、培育英才的动力推动下,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以苦为乐,严谨治学,刻苦读书,关心国事,贡献社会。”

当时,新入学的同学旅途十分艰辛,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学生。据1939年入学的老校友、建筑大师杨裕球回忆:“从上海去贵州,其间大部分地区都已沦陷,交通阻断,困难重重。为了安全,找了两位同学结伴,先坐轮船到香港,然后搭英国轮船前往越南海防。中途遇到暴风雨大海浪的袭击,我们买的是最便宜的统舱,睡在甲板上,为避免发生意外,我们三个人只得用绳子绑系起来。幸好风浪过去,平安到达海防。从海防到云南昆明要乘滇越铁路的火车,因山地崎岖,又是窄轨,车厢较小,爬坡速度又慢,歹徒就乘机抢劫旅客行李,然后跳车逃走,旅客们无可奈何。当时一位同学坐在车门边,箱子被抢,损失惨重。抵达昆明后,未作休息,再乘汽车前往贵阳,又转往平越。终于结束了三个多星期的跋涉,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另外一位1939年入学的乐兑谦校友也是经上海、海防、昆明、贵阳到平越的。据当时在平越交大实习的徐僖(院士、中国高分子科学首席科学家)讲,在平越的交大师生家属和流亡到平越借读的学生(均带有家属)有1000余人,吃住非常艰难。我经常要到县城的餐馆刮碟收点剩菜剩饭补充家人吃饭问题。那时叫吃“两头翩”,意思是“在餐馆门前把头先伸进去左翩头看一下、右翩头看一下有没有熟悉的师生,没有,就赶紧找餐馆老板弄点剩菜剩饭回家。”

在平越这6年中,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教师队伍更充实了,教学更正规了,读书风气更盛了,校内外的社会活动更活跃了。茅老聘请交通部刘织晶、陈茂康,浙大竺可桢、徐僖和各铁路局局长、工程师,美国的铁路工程、机械工程的专家来校任教和开展讲座活动,教育教学十分活跃。师生们在桐油灯下刻苦学习,积极储备知识能量。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战话剧演出活动,向百姓宣传抗日救亡。师生深入到离县城60余里远的仙桥苗寨向苗族同胞宣传抗日救亡,5000多名平越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保家卫国。交大民先队在县城中街创办平越民众教育馆,利用晚上时间为没有文化的市民和青少年上文化课、教唱抗战歌曲。当时中共南方局负责人蒋南翔评价国立交大贵州分校(国立唐山交大):是在贵州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最好的大学。交大学生徐采栋、王德懿、戴根发、徐大德等多人担任夜校教师,交大和当时平越县联办了交大平越中山中学高中班,招收周边县市、交大教职工子女、全国各省流亡的数十名高中学生就读。

国立交大在平越办学期间,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出一大批栋梁之才,他们当中有些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有些人参加滇缅作战、桂林(抗战)会战等,1200余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教育界、科技界、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冶金工程技术界的专家、学者、教授,如肖纪美、佘唆南、林秉南、徐采栋、陈能宽、邱竹贤、庄育智、谭靖夷、徐躬耦等9人成为两院院士,陈能宽、姚桐斌成为“两弹一星”功勋,胡惠泉、杨纪珂、黄棠、杨裕球等数十人成为建筑设计大师、桥梁专家等。

徐采栋、杨纪珂、蒋学乐、胡懋州等20余人成为省部级领导,当时的高中学生胡懋州曾任成都市市长,学生刘唐盛曾任贵阳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昆明市科协主席,学生黄棠、黄棣、陈尚廉、陈尚勤成为清华大学水利工程专家、教授,付文斗、茅于冬、茅于燕、王为侠、万楷敏成为北京大学、台湾海军大学、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工程专家,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矿冶系1943届的毕业生中,一个班出了3位院士:金属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冶金物理学家、有色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采栋,有色金属冶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竹贤。

1944年11月,日寇向桂北发动进攻。11月上中旬,日寇在侵占桂林、柳州之后,又进攻黔南独山,黔东一片混乱,离独山仅百余公里的平越告急。交大贵州分校于11月16日布告全校暂时停止上课,于12月上旬开始搬迁,离开辛苦经营6年的平越校舍,前往重庆璧山丁家坳。

(作者系贵州省福泉市文明办主任、贵州文史研究会会员。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县城师生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县城的“饭碗”
明确了!县城新建住宅以六层为主
县城买房:未完成的城市化
暑假模式开启42条暑期安全提示转给师生家长
浙江省嘉兴市师生抗疫作品展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我国县城供水项目PPP模式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