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炎琥宁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2016-01-10 07:37韩晓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口病干扰素白细胞

韩晓波

(湖北省京山县卫生学校 湖北 京山 431899)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此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患儿的健康可构成严重的威胁。2008年,我国将手足口病归入丙类传染病的范畴,进一步加强了对此病的防控工作。此病患儿多为5岁以下的小儿,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及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在病情较重时,此病患儿可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可发生生命危险[1]。目前,临床上尚无可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干扰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制剂,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是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2]。但临床实践证实,单用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我院应用炎琥宁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相关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79例患儿均为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这些患儿均有低热、手、足及口腔出现疱疹等临床表现,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手足口病。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组39例患儿中,有男性19例、女性20例,其年龄为1.5~7岁,平均年龄为(4.12±1.2)岁。在实验组40例患儿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其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3.83±1.4)岁。两组患儿均排除了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的可能。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进行退热、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对其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测。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其用法是:8万IU/kg/次,每天肌肉注射1~2次。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儿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其用法是:10mg/kg/次,将此药加入到100毫升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注射,每天用药一次。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其皮肤溃疡、皮疹及体温的变化情况。定期对两组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准确记录在对其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密切观察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在对患儿进行治疗2天内若其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患处的皮疹基本消失或得以控制,可判定其治疗有效。采用我院儿科自制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分析

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74.36%(29/39),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5%(38/40)。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且皮疹得到控制的平均时间为(4.3±0.8)天,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且皮疹得到控制的平均时间为(2.2±0.4)天。对照组患儿住院的时间平均为(6.2±1.1)天,实验组患儿住院的时间平均为(4.5±0.6)天。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体温恢复正常且皮疹得到控制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2.2 对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计数的分析

在进行治疗前,实验组患儿白细胞的计数为(10.54±0.62)×109/L,对照组患儿白细胞的计数为(10.51±0.66)×109/L。在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白细胞的计数为(5.81±0.23)×109/L,对照组患儿白细胞的计数为(6.67±0.62)×109/L。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前其白细胞的计数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的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3.20±2.15)d,对照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79±2.03)d。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计数的分析(±s)

表1 对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计数的分析(±s)

治疗后白细胞计数(L)实验组403.20±2.1510.54±0.62×1095.81±0.23×109对照组394.79±2.0310.51±0.66×1096.67±0.62×109 t 17.5917.8517.68 P<0.05>0.05<0.05组别n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d)治疗前白细胞计数(L)

2.3 对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相比,实验组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率的分析(n/%)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及接触性传播等[3]。此病患儿可出现低热、厌食、手、足及口腔出现皮疹等临床表现,在病情较重时可发生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促进人体内抗病毒蛋白的生成、提高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等作用。炎琥宁是一种穿心莲的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退热等作用。临床实践证实,联用干扰素与炎琥宁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使其更快地痊愈。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其白细胞的计数较低,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相比,实验组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可见,应用炎琥宁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较快地改善患儿的病情,而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戴蔷蕾,李晶.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1,01:12-14.

[2]邬金凤.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36:26-28.

[3]吕玲.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673-674.

猜你喜欢
口病干扰素白细胞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