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2016-01-17 17:01张俊川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张俊川

(义马市义煤公司总医院感染科河南三门峡472300)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义马市义煤公司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6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TBil、ALT、AS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够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改善肝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据资料显示,全球约有3亿人受到乙肝病毒的侵扰。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携带人数的47%左右,慢性乙肝患者达3 000多万[1]。在这些患者中,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约为3%。失代偿期是肝硬化?

发展至晚期的阶段,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预后较差。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肝脏纤维化、抗病毒治疗,以此来抑制疾病的恶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恩替卡韦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在该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136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义马市义煤公司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6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中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28~66岁,平均(45.3±5.6)岁;病程为1.5~10.0 a,平均(3.7±2.6)a; Child-Pugh分级A级30例,B级38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为27~67岁,平均(44.3±4.6)岁;病程为0.5~12.0 a,平均(3.5±2.4)a; Child-Pugh分级A级32例,B级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静脉滴注血浆、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白蛋白、丹参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根据情况给予抗肝性昏迷、抗感染、利尿、止血等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5)0.5 mg,1次/d,连续治疗6个月。

1.3检测方法治疗前后检查所有患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TBil、ALT、AST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TBil、ALT、AS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时间 TBil/(μmol/L)ALT/(U/L)AST/(U/L)Child-Pugh评分/分观察组(n =68)治疗前86.9±52.3 71.3±26.9 97.3±28.9 8.27±1.36治疗后 33.6±26.9 34.3±17.9 30.1±21.6 4.21±1.02对照组(n =68)治疗前 86.3±50.3 73.6±25.9 97.9±29.3 8.12±1.32治疗后55.7±27.9 45.9±16.9 46.9±29.3 6.39±1.03

3 讨论

乙型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损害人体的肝细胞,进而引发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而引发疾病[2]。临床上将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大多能够自愈,但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则可能转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肝细胞炎症并反复坏死以及病毒持续增加。据相关资料记载,血清中HBV-DNA水平不断升高属于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高危因素[3]。传统常规治疗并不能及时阻止终末期肝硬化,但却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增强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而改善生存质量[4]。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于干扰素的禁忌证,抗病毒药物为重要治疗药物。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可取代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与HBV逆转录酶活性位点结合,进而抑制其活性,对抑制HBVDNA的复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6个月后,TBil、ALT、AST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改善。由此可见,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这也证实其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够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改善肝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严,王江滨,徐杰,等.恩替卡韦治疗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0,8(2): 109-111.

[2]张馨,高蕾,王银玲,等.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96周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1,20(3): 197-199.

[3]尤红,吴晓宁,王倩怡,等.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2年抗病毒疗效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5): 563-565.

[4]吴剑.恩替卡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2,33(10): 1753-1754.

(收稿日期:2015-02-08 )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5.066

【中图分类号】R 575.2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叶卫江:为什么用“乙肝携带状态”替代“乙肝携带者”?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