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动作筛查的应用研究

2016-01-18 08:36铮,尹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扆 铮,尹 军

(首都体育学院 体能训练教研室, 北京 100191)



功能动作筛查的应用研究

扆铮,尹军

(首都体育学院 体能训练教研室, 北京100191)

摘要:功能动作筛查是通过7个基本动作和3个疼痛筛查动作,对人体基本动作模式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分级和排序,进而对受试者的运动损伤风险进行预防的评估体系;应按照“评分排序原则”和“动作排序原则”对筛查分数进行排序以确定纠正治疗的顺序;功能动作筛查的纠正策略应遵循着“评估”-“灵活性纠正练习”-“静态稳定性纠正练习”-“动态稳定性纠正练习”-“力量练习”的流程逐一进行。

关键词:功能动作筛查体系;筛查流程;排序标准;纠正策略

在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会接受3种不同类型的评估、健康评估;身体素质评估和专项技战术评估。健康评估是通过医学检测方法手段对运动员的心血管等系统进行检查,以评估其身体机能是否能够满足竞技训练的需要。很难想象一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人能够经受住竞技体育的高强度训练,因此,健康评估是运动员进入竞技体育的最低门槛;身体素质评估是对运动员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和协调等方面能力的测试和分析;专项技战术评估是对运动员所从事竞技项目的技术和战术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即:在竞技训练过程中,人们往往遵循着“健康评估→身体素质评估→专项技战术评估”的流程来衡量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技战术素养。三种评估体系本身是科学的,但在逻辑顺序上缺少了第四种类型的评估体系——基本动作模式评估。上述4种评估类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例进行分析:采用纵跳摸高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某位顺利通过健康评估运动员的下肢垂直爆发力,尽管他的测试成绩位居全队之首,但是他每次跳起落地后总是出现双膝关节内扣的现象。从身体素质评估的角度出发,该运动员下肢垂直爆发力水平高于队友,教练员和运动员皆大欢喜,没有人会关注膝关节内扣的问题。然而,“双膝关节内扣”这一现象却传递出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即:运动员臀肌力量薄弱或是踝关节灵活性差。虽然该运动员的测试数值高于队友,但他却可能是队里面最容易受伤的瓷娃娃。如果在身体素质评估前,首先对该运动员进行基本动作模式评估,那么他的双膝关节内扣问题将一览无遗。该案例说明:现有的“健康评估→身体素质评估→专项技战术评估”流程不足以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做出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估。整个流程中缺少了针对运动员基本动作模式完成情况的评估。各种运动技能是以功能动作筛查中的基本动作模式为基础而构建的,基本动作模式完成的质量越差,机体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也就越高[1]。因此,一个科学的评估流程应是:健康评估→基本动作模式评估→身体素质评估→专项技战术评估。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进行基本动作模式评估最理想的工具。自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全球知名公司AP(现更名为EXOS)合作以来,功能动作筛查这一舶来品也随之在国内风靡一时,以至于在没有深刻理解FMS是什么的前提下,“FMS应用培训班”、“婴幼儿动作模式培训课程”等市场经济产物已经层出不穷,殊不知FMS的本土化并不是简单的移植、复制和借鉴,而是基于实践,对国际共享的训练理念进行思考、归纳和彻悟,最终构建出本土的话语系统和理论框架。笔者基于和EXOS公司外教一起备战里约奥运会的机会,在了解FMS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重点对外教所采用的纠正方法进行了归类整理,分别从界定,筛查流程,排序标准和纠正策略4个方面对功能动作筛查进行研究,以解决FMS“是什么”和“怎么用”的问题,进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实践和理论基础。

1功能动作筛查的界定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对运动员基本动作模式进行评估的理想工具。它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矫形专家Gray Cook和训练专家Lee Burton等人[2]设计的一个基于基本动作模式来预测运动损伤风险的筛查体系。2001年Gray Cook在《高水平运动训练》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功能动作筛查”的概念,即:通过7个基本动作和3个疼痛筛查动作,对人体基本动作模式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分级和排序,进而对受试者的运动损伤风险进行预防的评估体系[3][4]。进入21世纪以来,功能动作筛查在体育[5]、消防[6]、军队[7]和大众健身领域[8]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涉及的体育项目涵盖足球[9]、篮球[10]、橄榄球[11]、田径[12]、高尔夫[13]和皮划艇激流回旋[14]等,这无一不展示出FMS的实用价值[15],[4],[16],[17],[15]。

2功能动作筛查的流程

功能动作筛查包含7个基本动作和3个疼痛筛查动作,关于它的具体操作流程,请参考相关研究[4],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表1)。

表1 功能动作筛查

3功能动作筛查的排序标准

功能动作筛查的结果可以决定运动员的3个去向:第一,出现疼痛的运动员应寻求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帮助;第二,没有疼痛但存在有动作功能障碍的运动员需要进行纠正练习,且体能训练过程中应规避那些和问题动作模式相关的训练手段;第三,既没有疼痛,也没有动作功能障碍的运动员可以直接进行体能和专项技能方面的训练。第一种筛查结果需要医生的介入,这里不做探讨;第三种筛查结果是最理想的结果;本研究关注的是第二种筛查结果,即:对于那些筛查过程中没有疼痛,但有动作功能障碍的运动员来说,应如何进行纠正性练习?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排序标准,即:如何根据筛查分数进行排序以确定纠正的先后顺序;第二,纠正策略,即:基于什么样的指导原则对存在功能障碍的动作模式进行纠正。

按照“评分排序原则”和“动作排序原则”对运动员的筛查分数进行排序[1],以确定存在功能障碍动作模式的纠正顺序。

功能动作筛查的评分排序原则包含以下三点:1)首先解决0分动作,其次解决1分动作;2)如果在多个基本动作模式中均出现0分,按照0-3(即:一侧得分为0,一侧得分为3,下同),0-2,0-1和0-0的顺序进行排序(见表2)。排序靠前的动作模式应优先给予解决,如在0分动作中,得分为0-3的动作模式应优先纠正;3)如果在多个动作模式筛查中均出现1分,则按照1-3,1-2,1-1进行排序;一般而言,2分意味着通过筛查,但需进一步分析运动员是左右两侧均为2分,即2-2,还是左右两侧为2-3或3-2,虽然上述两种情况最终得分均为2分,但应根据运动员所从事运动项目的不同而给予区别对待。例如,对于羽毛球,网球等持拍项目运动员而言,他们在肩关节灵活性测试中表现出2-3的得分是允许的,因为持拍项目运动员存在有优势手臂的现象;但对于体操运动员而言,如果他们在肩关节灵活性测试中出现2-3的分数,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体操运动员通常需要双侧手臂支撑完成鞍马,吊环等动作。2-3的分数意味着运动员在肩关节灵活性上存在有不对称现象,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完成高难技术动作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所以,体操运动员的这种不对称现象需要进行纠正练习予以解决。对于左右两侧均为2-2得分的动作模式而言,虽然没有达到3分的完美结果,但这样的分数意味着运动员可以接受体能和技战术方面的训练,而不用规避任何的训练手段。研究表明,如果运动员的FMS≤14,那么他的运动损伤风险将从15%激增至50%[1]。因此,对于功能动作筛查而言,14分是一个分水岭,高于14分,说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较低;低于(或等于)14分,则意味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将显著性提高,需要对存在功能障碍的动作模式进行纠正性练习[18]。

表2 功能动作筛查-评分排序原则

在实践中,仅按照“评分排序原则”有时并不能实现对功能障碍动作模式进行排序的目的,如:某运动员在“仰卧主动直膝抬腿”和“肩关节灵活性”筛查中得分均为0-3,按照上述“评分排序原则”就无法确定应首先解决哪个动作模式的问题。此时,应在“评分排序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动作排序原则”进行排序[1]。从表3可知,首先解决“仰卧主动直膝抬腿”的问题,然后解决“肩关节灵活性”的问题。在功能动作筛查的7个基本动作模式中,“仰卧主动直膝抬腿”排在第一位,而“深蹲”动作模式排在最后一位,其中,“仰卧主动直膝抬腿”和“肩关节灵活性”侧重于对关节灵活性的筛查;“旋转稳定性”和“躯干稳定性俯撑”侧重于对关节稳定性的筛查;“前后分腿蹲”,“跨栏步”和“深蹲”则是在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基础上对全身动作的一种综合筛查[1]。事实上,“动作排序原则”中蕴含着这样一层涵义:首先解决关节的灵活性问题;其次解决关节的稳定性问题;最后解决人体综合动作模式的问题[1][19][20],三者之间是渐进关系。按照“评分排序原则”和“动作排序原则”,评估人员可以将运动员存在有功能障碍的动作模式进行排序以便于后续的纠正性练习。

表3 功能动作筛查-动作排序原则

4功能动作筛查的纠正策略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关节的参与,而肌肉是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功能动作筛查正是建立在一个以肌肉为塔基,关节为塔中,动作为塔尖的筛查系统(见图1)。只有在肌肉和关节功能正常的前提下,人体才能呈现出正确的动作模式。简言之,任何动作的表现无不遵循着这样的顺序:肌肉发力,然后关节运动,最后呈现出动作。同理,当运动员的动作模式出现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关节的问题,而关节的问题进一步又可以追踪至肌肉方面的问题。

图1 功能动作筛查系统

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是解决肌肉问题的两个要点。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21];柔韧性是指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被拉长的程度,它是决定关节灵活性的重要因素。

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是解决关节问题的两个要点。关节灵活性是关节在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幅度(Range of Motion,ROM)[22]。关节的灵活性好说明参与关节运动的肌肉柔韧性好,但某块肌肉的柔韧性好则并不代表关节的灵活性好,因为关节的灵活性是由众多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软组织共同决定的。关节稳定性是指关节在动作过程中能否保持在正常解剖位置而不出现相对移动的能力[22]。关节稳定性和肌肉力量有关,良好的肌肉力量是提高关节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包含在人体的每一个关节中,从运动功能的角度分析,踝关节以灵活性为主,膝关节以稳定性为主,髋关节以灵活性为主,肩关节以灵活性为主[23]。脊柱运动一般是几个节段的联合动作,称之为偶联运动[24]。从椎骨承担体重多少的角度分析,腰椎部位承担了比胸椎更多的体重,所以,腰椎部位关节以稳定性为主,胸椎部位以灵活性为主[25]。虽然腰椎部位的运动幅度远比胸椎部位的运动幅度大,但从人体动作模式发展的视角分析,腰椎关节往往扮演着稳定性的角色而不是灵活性,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仰卧两头起”之类造成腰椎关节前后屈伸运动的练习是导致运动员罹患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26]。通过上述分析,人体各主要关节在灵活性和稳定性上的排序就一目了然了:踝关节以灵活性为主,膝关节以稳定性为主,髋关节以灵活性为主,腰椎部位以稳定性为主,胸椎以灵活性为主,肩关节以灵活性为主。

基本动作模式中的功能障碍是由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造成的;而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则需要通过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来解决。因此,解决基本动作模式中的功能障碍应以下述策略为指导:“评估”-“灵活性纠正练习”-“静态稳定性纠正练习”-“动态稳定性纠正练习”-“力量练习”。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导致运动员出现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关节灵活性造成的还是关节稳定性造成的,比如,在“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中,通过托马斯测试可以检测髋关节的灵活程度。如果运动员的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存在问题,首先要解决关节灵活性问题,其次解决关节稳定性问题。

关节灵活性纠正方法是采用松解扳机点和静态拉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Travell等人于1942年首次提出“扳机点”的概念以来,扳机点常用于描述肌肉痛性损害。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是:在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性索条上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点[27][28]。肌筋膜扳机点是骨骼肌纤维中一个敏感的可以扪及的紧张性条索,该症状的产生是因为有肌肉本身或其它组织的损害、积累性劳损或长期姿势不良所引起的长时间的肌肉紧张、职业性疾病或情感压抑[29]。在竞技体育的高强度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肌肉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加上某些非对称性的运动项目以及机体存在的非均衡性发展等情况很容易造成扳机点的出现。扳机点不仅会降低关节的灵活性,也会抑制肌肉神经系统的传输速度,降低血流量和肌肉收缩速度,同时也会对机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产生不利影响[30][31]。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采用静力性拉伸,但这就如同向两端同时拉伸一根打着死结的绳索一样,静力性拉伸只会让这个死结变得越来越紧。科学的做法是:训练前通过手法,泡沫轴滚动,或棒球等方式对扳机点部位进行松解,此外,这种外源性的机械性刺激通过高尔基腱器官的信号传输,能够使大脑释放出放松被刺激部位肌肉的信号,即:自生抑制[32]。当肌肉扳机点得到松解,且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下再进行静力性拉伸,这对关节灵活性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节稳定性纠正练习分为静态稳定性纠正练习和动态稳定性纠正练习,首先进行关节静态稳定性练习,然后进行关节动态稳定性练习。静态稳定性纠正练习是通过静力性练习来提高关节的静态稳定性,如“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模式中,可以选择平板支撑作为静态稳定性纠正练习手段。动态稳定性纠正练习是通过动态练习的形式提高关节的动态稳定性,同样以“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模式为例,可以让运动员双膝着地进行俯卧撑动作练习,之后可以借助于外力进行标准的“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的“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

在物理治疗中,力量练习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存在有功能障碍,那么力量练习只会进一步加剧该动作模式的功能障碍程度;反之,如果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是正确的,那么力量练习就会强化该正确动作模式。所以,功能动作纠正策略中的力量练习正是借助于外在负荷的刺激进一步强化正确动作模式。上例“躯干稳定性俯撑”动作练习中,只有当运动员能够在自身体重下成功完成该动作模式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负重“躯干稳定性俯撑”练习以强化该动作模式。

5结束语

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运动员的各种运动技能是以功能动作筛查中的基本动作模式为基础而构建的,基本动作模式的完成情况最终会决定运动员能够在职业道路上走多远飞多高。作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动作筛查体系,正以其独特的筛查流程、严谨的评分标准和科学的纠正策略解决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问题。虽然功能动作筛查纠正策略的流程化和标准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随着功能动作筛查体系在国家队的逐步推广和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研究定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景象,功能动作筛查理论亦会从竞技体育领域走向大众健身领域!

参考文献:

[1] Cook G, Burton L, BARBARA J, et al.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 Part 1[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 2014, 3(9): 396-409.

[2]孙莉莉.美国功能动作测试FMS概述[J].体育科研, 2011, 32(5): 29-32.

[3]克雷·库克,著.张英波,梁林,赵洪波,译.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 3-248.

[4]扆铮,尹军.对"功能动作训练"之"功能动作筛查"的审视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9 (3): 62-70.

[5]Krackow M S. An Analysis of Player Position Group, Height, Weight, and Relative Body Weigh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cores o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M].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1.

[6]Peate W F, G Bates K Lunda, et al. Core strength: A New Model for Injury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J]. Occupational Med Toxicology, 2007, 2 (3): 1-9.

[7] O'connor F G, P A Deuster, J Davis, et al.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 Predicting Injuries in Officer Candidates [J]. J. Med, 2011, 43 (12): 2224-2230.

[8] BHK F, M Koehle. Normative Data for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in Adults Middle Aged [J]. J Strength Cond Res, 2013, 27 (2): 458-462.

[9] Frohm A, A Heijne, J Kowalski, et al. A Nine test Screening Battery for Athletes: A Reliability Study (J).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12, 22 (3): 306-315.

[10] An H M, C G Miller, M Mcelveen, et al. The Effect of Kinesiotape, Ron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TM Scores [J]. Inte J Exe Sci, 2012, 5(3): 196-204.

[11] Kiesel K, P J Plisky, P Kersey. Functional Movement Test Score as a Predictor of During a Professional Football Time loss Team's[J]. Med Sci Sports Preseason Exe, 2008, 40 (5):S234.

[12] Appel B M. The Cap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to Predict Injury in Division Male and Femal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M]. Utah: Utah State University, 2012.

[13] Parchmann C, J Mcbrid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J]. J Strength Cond Res, 2011, 25 (12): 3378-3384.

[14]LI Y., U Hartmann. C. Glasgow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in Elite Canoe-Slalomists [M]. UK: Sci, Educ Med Sport, 2012.

[15]黎涌明,资薇,陈小平.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应用现状 [J].中国体育科技, 2013,49(6):105-111.

[16]张磊.FMS功能测试对人体基本动作模式的筛查方法评述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4, 43(5): 643-651.

[17]朱海明, 尹军, 木志友, 等.功能性动作筛查在特警队员身体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9): 140-144.

[18]K. Kiesel, P. Plisky, M. Voight. Can Serious Injury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be Predictive by a Preseason FMS [J]. NAJSPT-8(2007):147-158.

[19] Cook G, Burton L, Barbara J, et al.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 Part 2[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4, 3(9): 549-563.

[20] Cook, G. 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 [M]. Aptos: On Target. 2010.

[2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191.

[22]David Joyce, Daniel Lewindon. High-performance Training for Sports [M]. USA: Premier Print Group, 2014.

[23]Mark Verstegen, Pete Williams. Core Performance: The Revolutionary Workout Program to Transform Your Body and Your Life [M]. USA: Rodale Press, 1988.

[24]励建安.脊柱运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基础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05):54-56.

[25]Michael Boyle. Advanced in Functional Training: Training Techniques for Coaches, Personal Trainers and Athletes [M]. Santa Cruz: On Target Publications. 2010.

[26]Shirley Sahrman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ovement Impairment Syndromes [M]. USA: Elsevier Science Health Science div. 2001.

[27]Travell J G. Myofaxcial trigger points: clinical view. In: Bonlca JJ, Albefessard D. Advances in pain research and therapy [M]. New York: Raven Press, 1976. 919-926.

[28] 王岩松,姚猛.肌筋膜扳机点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35(3): 230-231.

[29] Rosen N B. The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J]. Phs Med Rehail Clin North Am, 1993, 4:41-63.

[30] Bonci, A. S., S. Oswald. Barrier Trigger Points and Muscle Performance [J].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1993, 15(6):39-42.

[31] Robertson, M. Self-Myofascial Release: Purpose, Methods and Techniques[EB/OL].http://www.Robertson Training Systems.com, 2008.

[32] Sharman, M., Cresswell, A., Riek, S.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J]. Sports Medicine, 2006, 36: 929-939.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System: screening process, sort criteria, corrective strategies

YI Zheng, YIN Jun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CapitalUniversityof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 includes 7 basic movements and 3 cleaning movements. FMS can find the problems on subjects' functional movements, then rank all the dysfunctional movements and correct the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s of "score sorting" and "movement sorting" should be used to rank the dysfunctional movements in order to find the right way to make corrective strategies.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people to draw up a corrective plan is evaluation-mobility exercises-static exercises-dynamic exercises-strength, and all the steps should be implemented one by one.

Key word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System; screening process; sort criteria; corrective strategies

作者简介:扆铮(1986-),男,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方向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基金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中国优势项目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诊断与评价(编号:PXM2015014206000064)。

收稿日期:2015-09-18

中图分类号:G8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5)06-0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