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健康水平关系的调查研究

2016-01-18 08:36李向朝陈建东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老年人

李向朝,陈建东,祖 晶

(淮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体育锻炼与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健康水平关系的调查研究

李向朝,陈建东,祖晶

(淮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淮安223300)

摘要:为了研究体育锻炼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使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幸福感指数、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25名55岁以上城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的效应显著,同时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随体育锻炼水平增加幸福感水平增加,健康水平增高。

关键词:老年人;体育锻炼;主观幸福感;健康水平

人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健康,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1]。体育锻炼对生理健康具有促进效应这是大家共识的,而其对心理健康影响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在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对老年人幸福感的研究也比较多。但是通过相关的论文检索发现现有对于体育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健康水平的关系的研究不多,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尚未清楚揭晓。因此,本研究尝试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体育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其之间的关系效应。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基础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考虑地域、经济及文化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线城市北京,二线城市南京、成都,三线城市淮安、九江、平顶山, 随机选取125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测量法

1.2.2.1体育锻炼等级测量

体育锻炼情况测量:使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测查,该表经长期使用其检验信度为0.82[2]。

1.2.2.2幸福感测量

采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进行测查,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79[3]。

1.2.2.3 自测健康评定测量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4],其内容陈述涉及到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

1.2.3问卷调查法

1.2.3.1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本次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

1.2.3.2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设计好后,经评定信度相关系数:体育锻炼等级量表为0.82;总体情感指量表为0.79.这以结果达到社会测量学所要求的信度标准,本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满足本次研究的需求。

1.2.4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老年人的幸福感、健康水平总体情况

主观幸福感是自己根据一定标准对自己生活总体质量的一个评价[5]。健康则不仅仅狭隘的指身体上的健康,其中也包括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影响个人幸福感因素有多方面,其中,健康水平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

表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一览表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主观幸福感的正常得分范围是2.1 ~ 11.72,在此表格中,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得分是5.39±2.6;生理健康的得分范围是52~167,本次调查的得分为127.59±23.408;心理健康得分的正常范围是107~263,本次调查得分范围是187.58±39.949;社会健康的正常分值范围是37~120,本次调查得分范围是90.31±19.429。由此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不论是在主观幸福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是社会健康,其水平都处于正常得分范围之内,并且分值均比较高。

2.2锻炼对老年人幸福感和健康水平的关系效应

以体育锻炼水平为自变量,以老年人主观幸福指数、健康指数为因变量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幸福感和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且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不同对其影响作用也不同,关系效应存在显著差别。以下是对不同等级体育锻炼情况下的具体分析表。

表2 低等体育锻炼与中等体育锻炼水平

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2方差分析表可以得出: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值是4.91±1.67,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值是6.07±2.76,0.05>P=0.029>0.01,说明差异显著;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生理健康测量值是132.75±21.54,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生理健康测量值是121.58±22.97,0.05>P=0.015>0.01,说明差异显著;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测量值是194.06±40.28,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测量值是83.18±40.28,P=0.0068<0.01,说明差异非常显著;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健康测量值是94.06±16.58,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健康测量值是85.65±19.07, 0.05>P=0.034>0.01,说明差异显著;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总健康测量值是420.87±62.79,低等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总健康测量值是390.41±60.17,0.05>P=0.039>0.01,说明差异显著。

表3 中等体育锻炼与高等体育锻炼水平对老年人

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3方差分析表可知: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值是3.28±1.47,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值是4.91±1.67,P=0.063>0.05,说明差异不显著;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生理健康测量值是144.72±17.42,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生理健康测量值是132.75±21.54,P=0.061>0.05,说明差异不显著;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测量值是196.85±37.34,中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测量值是194.06±40.28,P=0.781>0.05,说明差异不显著;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健康测量值是103.55±17.75,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健康测量值是94.06±16.58,P=0.072>0.05,说明差异不显著;高等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总健康测量值是445.12±45.84,中等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总健康测量值是420.87±62.79,P=0.061>0.05,亦说明差异不显著。

表4 低等体育锻炼与高等体育锻炼水平对老年人

注:“*”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4方差分析表可知: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值是3.28±1.47,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值是6.07±2.76,0.05>P=0.017>0.01,说明差异显著;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生理健康测量值是144.72±17.42,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生理健康测量值是121.58±22.97,0.05>P=0.011>0.01,说明差异显著;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测量值是196.85±37.34,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测量值是83.18±40.28,P=0.0023<0.01,说明差异非常显著;高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健康测量值是103.55±17.75,低等体育锻炼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健康测量值是85.65±19.07,0.05>P=0.022>0.01,说明差异显著;高等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总健康测量值是445.12±45.84,低等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总健康测量值是390.41±60.17,0.05>P=0.026>0.01,差异显著。

2.3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健康水平的关系

2.3.1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分析图

通过对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和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发现,结果见图1: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即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幸福感得分低,表示主观幸福感强。

图1 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效应结果图(注:1表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低等级,2表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中等级,3表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等级。)

2.3.2老年人 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其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图

图2 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健康水平影响效应结果图(注:1表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低等级,2表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中等级,3表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高等级。)

由图2比较发现:老年人随着体育锻炼的增加,体育参与水平的提高,其生理健康水平提高显著,心理健康水平也逐渐增加,继而显著提高了社会健康水平。从统计分析中发现,中、高等级体育锻炼参与水平者对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显著于低等级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参与者,但中、高等级体育锻炼参与水平者之间在影响健康效应方面没有显示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幸福感的关系

由本调查统计分析可知:对老年人来说,体育锻炼参与水平的不同,其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归纳为: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其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其原因可能在于,体育锻炼能有效激发主观幸福感中的一些积极因子,体育锻炼能够振奋精神,激发情趣。当然在人身体较健康的时候,他才能够尽情地享受生活,体验到生活中的美好,很自然主观幸福感也就越强;反之当一个人身体疾病缠身时,就会感到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焦虑和抑郁,处处会体会生活中的不幸,生活质量也会明显降低,这样对一个人来说当然无幸福感可言。从生理学上来讲,神经的传导是双向的,大脑可通过神经指挥身体运动,锻炼身体。身体运动也会通过神经将运动感觉传回大脑,调节人的情绪。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社会性,具有社会化功能,便于老年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老年人快乐幸福的心态,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心理状态,更加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以及身体上的缺陷,增强其信心。有的老年人可能会因其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子女太忙而忽略了老人的想法,他们在遇到烦心事时更多的埋在心里,这样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而感觉不到幸福。而在体育锻炼中可以加强了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同伴之间互相沟通,分享快乐,对于烦恼之事也有了倾诉对象,这种交往是令人心情愉快的,忘却烦恼。从而激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中正性情感的迸发,对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意义。

3.2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与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自测健康方面的总分明显高于低锻炼参与者的得分,在心理健康上也优于低体育锻炼参与水平者,这充分证明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其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应。其原因可能在于,在生理上,参加运动对于保持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方面有积极作用。运动还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保持各内脏器官的功能,推迟细胞的老化过程。同时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扩展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扩大其社会交往的面,使老年人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改善老年人社会健康水平。因此来说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是全面的,效果是显著的。

4结论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体育锻炼参与水平的高低对老年人幸福感、生理健康及社会健康显著相关,影响效应显著。通过调查统计及相关因素分析可知:随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水平的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健康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关心老年人问题就必须要关心老年人的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徐波等.体育锻炼对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17-518.

[2]FREDRICKSON B L.How does Religion benefit Health and well-being?Are Positive Emotions Active Ingredients[J].Psy Inq,2002,13(3):209-213.

[3]李年红.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自测健康和体质状况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0,31(1):84-87.

[4] 李金平.参加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幸福度和生命质量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

[5]赵慧敏.声乐学习对中老年人孤独感得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60-561.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health level of urban elderly

LI Xiang-chao,CHEN Jian-dong,ZU Jing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HuaiyinNormalUniversity,Huaian223300,Jiangsu,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happiness and health level of the elderly, this study adopted physical exercise rating scale, well-being index and 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study on 125 55-year-old or above wit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sical exercise had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especially on the physiological health and social health as well as mental health; meanwhile, further multiple comparisons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happiness and health ro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Key words:elderly; physical exercise; subjective well-being; health level

作者简介:李向朝(1968-),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省推广阳光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2010SJD890001)。

收稿日期:2015-06-12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5)06-0112-04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