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进行利率风险对冲?

2016-01-19 06:00王文明周松
银行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冲缺口负债

王文明 周松

编者按: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运用表外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作者针对国内利率环境的实际特点,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阐述从整体资产负债表出发对冲利率风险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双维度指标体系评估风险对冲效果。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利率风险是市场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金融风险三大来源之一。利率风险指利率发生不利变动给银行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包括银行NII(Net Interest Income,净利息收入)和经济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在升降息周期中,我国商业银行NII和NIM(Net Interest Margin,净息差)随利率水平变动而波动,利率风险显著呈现。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存款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利率将步入市场化运行,利率风险将更为突出。

利率风险对冲是利率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指运用衍生工具构造与原有风险敞口反向的头寸,用以部分或全部冲减原有风险敞口。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仍以传统存贷款为主,随着央行逐步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存贷利率即将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对冲的紧迫性越来越强。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对冲需求的方向趋于一致,且衍生产品市场尚不发达,利率风险对冲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风险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利率风险对冲将会越来越重要。

利率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和我国银监会制定的利率风险管理指引,利率风险被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利率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方法主要有重定价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情景模拟分析、在险收益(Earnings at Risk,简称EaR)等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往往隐含着利率平行移动即各利率变动幅度相同的假设,如重定价缺口分析本身就假设各产品关联利率的变动幅度相同;在情景模拟分析中,巴塞尔委员会等监管机构提供的标准利率冲击情景为假设各利率平行上升或下降200个基点,业界通用的利率变动情景也基本假设利率平行变动。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和计量中,利率平行变动的假设存在重大不足。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中包括市场化和管制两大类利率,各利率发生平行变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中大量为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利率的变动幅度往往低于其他利率。因此,在我国实际利率环境下,充分考虑各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准确识别和计量利率风险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以A银行为例阐述在我国实际利率环境下如何准确识别和计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A银行的资产负债项目包括贷款、投资、融资、存放央行款项、存款、同业存拆放款项、已发行债券、表外金融工具等。这些不同的表内外业务品种,组成了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利率变动对资产和负债影响的不同,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发生波动,最终体现为利率风险。A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来源是基准风险和重定价风险。

原始重定价缺口

将银行账户所有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按照重新定价的期限(即下个重定价日距数据日期的间隔)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档期,在每个时间档期内,将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得到该时间档期内的重新定价(区间)缺口。自隔夜至某时间档期各区间缺口的累计值,即为累计缺口。A银行原始重定价缺口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A银行隔夜档期体现为非常大的区间负缺口,即隔夜重定价的负债远远多于隔夜重定价的资产。隔夜至1个月档期体现出一定的区间正缺口,与隔夜档期的负缺口形成一定抵消的效果。由于1年内累计为负缺口,当利率平行上升时,未来一年NII减少。情景模拟结果见表1。

调整重定价缺口

使用原始重定价缺口估算利率变动对NII的影响,建立在各利率平行移动的假设之上,忽略了各利率变化幅度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实际的利率变动中是普遍存在的。从图2可以看出,在我国最近十几年的升降息周期中,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和一年贷款利率的变化基本是同步的,但是活期存款利率的變动幅度和频率均远低于一年存款利率,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采用利率基准关联系数(β系数)来刻画各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并选择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标准利率,对各利率变化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变化进行一元回归,前者作为因变量,后者作为自变量。采用一元一次方程:y = α+β*x。基准关联系数β表示其他利率相对于标准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变动关系。例如,活期存款利率基准关联系数为0.2表示当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上升100BPS时,活期存款利率上升20BPS。在原始重定价缺口的基础上,将每个时间档期内的各利率基准的敏感性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乘以该基准的关联系数,得到该时间档期内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规模,即:调整后资产(负债)规模 = 原始资产(负债)规模 × β。

然后在每个时间档期内,将调整后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调整后的利率敏感性负债,得到该时间档期内的调整后的重新定价(区间)缺口。自隔夜至某时间档期各区间缺口的累计值,即为累计缺口。

A银行经调整重定价缺口如图3所示。A银行拥有大量的活期存款,这是隔夜重定价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活期存款的基准关联系数为0.2,调整后的规模大大降低,隔夜档期的重定价负缺口也大大减小。由于其他档期的区间缺口基本为正缺口,除隔夜外的其他档期的累计缺口均为正缺口。由于1年内经调整重定价缺口累计为正缺口,当利率按β系数上升时,未来一年NII增加,模拟结果详见表2。

因此,原始重定价缺口建立在各利率平行移动的假设之上,忽略了各利率变化幅度和调整频率之间的差异;经调整重定价缺口考虑了各利率变化幅度和调整频率之间的差异,能帮助银行更准确地识别在实际利率环境下面临的利率风险。

通常,利率风险对冲运用表外衍生工具构造与原有风险敞口相反的头寸,用以部分或全部冲减原有风险敞口。表外对冲手段中较为常见的是叙做利率掉期,例如叙做“收固定利率/付浮动利率”的利率掉期可达到拉长表内外资产总体久期、缩短表内外负债总体久期的目的。

利率风险对冲的策略及评估

原理

在制定利率风险对冲策略时,银行应立足于自身的风险现状,根据风险偏好或限额和管理目标的要求,同时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确定风险对冲策略,包括对冲的方向、选择的衍生产品等。确定风险对冲策略后,评估对冲效果,并以此作为反馈调整、优化风险对冲策略。

为科学评估对冲效果,本文采用双维度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其一,核心利率情景未来一年NII变化率;其二,“超额收益风险比率”(ENRR,Excess NII to Risk Ratio)。核心利率情景未来一年NII变化率用于评价对冲后利率风险是否降低及降低程度;超额收益风险比率用于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角度评价对冲效果,作为评价辅助指标。超额收益风险比率为:各情景未来一年NII的平均值与最低要求的NII之差,除以各情景未来一年NII的标准差。最低要求的NII由银行根据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例如它可以是银行根据最低资本回报率计算出的NII要求。

按照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理念,每多承担一份风险,应多获得一份收益。超额收益风险比率衡量每承担单位风险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试图体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计算中以未来一年NII超出最低要求的部分代表超额收益,以未来一年NII的标准差代表风险。

根据以上双维度指标体系,对冲效果评价矩阵如下:

第一,对冲后,若核心利率情景未来一年NII变化率降低,ENRR提高,则风险降低且风险收益平衡优化,总体对冲效果为正面;

第二,对冲后,若核心利率情景未来一年NII变化率降低,ENRR降低,则风险降低但风险收益平衡弱化,总体对冲效果视银行风险偏好而定。若风险降低更加符合银行风险偏好,则总体对冲效果偏正面,否则偏负面。

第三,对冲后,若核心利率情景未来一年NII变化率提高,则风险上升,不符合风险对冲目的,总体对冲效果为负面。

对冲策略

A银行利率风险呈现“资产敏感性”特征,即在考虑不同利率变化的差异的情况下,资产的重定价要快于负债的重定价,资产的平均久期短于负债的平均久期。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目标,A银行采取“收固定/付浮动”的利率掉期,降低资产的重定价频率,提高负债的重定价频率,从而提高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风险匹配程度。

对冲规模应根据利率风险现状、风险偏好/限额和管理目标确定。举例来说,假设A银行确定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为“某情景下未来一年NII变化率不超过5.5%”,目前的现状是该情景下未来一年NII变化率为6.5%,每对冲100亿元对该情景下NII变化率的改善为0.2个百分点,若仅采用对冲手段达到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则须对冲的规模大致为500亿元(表3)。

效果评估

假设A银行叙做“收固定/付浮動”的利率掉期,浮动端基准利率为一年贷款基准利率,每季度重定价,业务期限为5年,名义本金合计为500亿元。从下表可以看出,对冲后,首先,核心利率情景(情景9)未来一年NII变化率由6.5%降至5.5%,风险降低;其次,ENRR由5.1提高至6.0,因此总体对冲效果为正面。

总结与建议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运用表外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主要有如下结论和建议供我国商业银行参考。

第一,针对国内利率环境的实际特点,引入利率基准关联系数(β系数),调整重定价缺口分析方法和情景模拟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和计量商业银行面临的实际利率风险。

第二,商业银行应从整体资产负债表出发,根据风险偏好/限额和管理目标确定利率风险对冲策略,可采用核心利率情景未来一年NII变化率和超额收益风险比率双维度指标体系评估风险对冲效果。

第三,利率风险对冲是建立在利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等各个环节基础之上的系统工程,我国商业银行应早做准备、大力开展,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监管要求和内在管理需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周松系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总裁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猜你喜欢
对冲缺口负债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K线的秘密:缺口的交易艺术(五)
缺口
世界名著诞生趣闻四则
合理负债能够加快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