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2016-01-23 06:58董海泉吴金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总管胆管

董海泉 吴金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董海泉 吴金荣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行胆囊壶腹入路法预防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3年7月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7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均顺利完成,术中胆囊壶腹、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多能顺利显露,无一例胆管损伤,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壶腹入路法,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是关键的解剖学标志,该移行区的后三角区完全分离是重点,操作精准、完整显露是成功进行胆囊切除的保证,可有效避免术中胆管损伤。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移行区 胆管损伤

急性胆囊炎曾被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大多数急性胆囊炎能在LC下顺利完成,但目前仍列为困难型LC术,中转开腹率、胆管损伤率等并发症[1]较其他类型的LC术显著增高。本文探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行胆囊壶腹入路法预防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年8月至2013年7月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45例,其中急性胆囊炎732例(29.9%),男327例,女405例;年龄22~82岁。其中伴胆囊结石593例(81.01%);全部病例均有腹痛,>72h220例(30.05%);有发热450例(61.47%);白细胞增高560例(76.50%)。术前均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增厚、水肿,部分病例行CT检查。有腹部手术史110例,包括30例有上腹部手术史者。

1.2 手术方法 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1)推开大网膜、分离粘连组织、推拉胆囊底、胃体及十二指肠,了解胆囊、三角结构,初步明确胆总管位置,部分患者作胆囊解压。(2)牵引胆囊体中下1/3处,显露胆囊壶腹部,在急性胆囊炎,特别是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时显露常较困难。此时距离胆囊三角区域约1cm壶腹处用电钩钩开其前后方及下方表面浆膜层,应用剥、推、刮、吸等方法逐渐显露胆囊管、胆囊动脉。(3)适度牵拉胆囊壶腹部,通过改变牵拉方向从前、后、下方确认壶腹部与胆囊管的移行区。(4)向外侧、足侧适度牵拉壶腹部,循胆囊管走向在其表面的胆总管方向适度分离,剥离胆囊三角内疏松组织,多可显露胆囊动脉,此时调整腹腔镜角度可在前、后、上、下多个角度显露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再次确认移行区无误。(5)在胆囊三角区明确胆囊动脉延伸进入胆囊、可将胆囊动脉先离断。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较多情况胆囊三角结构不清,此时可通过完全分离胆囊后三角显露壶腹部及胆囊管,再提取胆囊体下1/3处多可见壶腹部与胆囊管呈“象鼻”样,分清“象鼻”周围组织,该处即为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在此离断胆囊颈管。(6)整个过程用力适中、切忌粗暴、靠近胆总管侧尽量避免使用电刀。(7)所有病例均留置腹腔引流管。

2  结果

因胆囊十二指肠内漏、合并Mirriz症、术中出血等4例行中转开腹,占0.55%。728例顺利完成LC术,无一例胆管损伤。

3  讨论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LC中胆管损伤原因复杂[2],修复困难[3],随着LC的普遍开展,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David R等[4]报道胆管损伤发生率0.5%~0.72%,其中“胆道错认损伤”是导致严重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Christos P等[5]认为炎症是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急性胆囊炎为LC术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1)解剖结构上辨认错误,急性胆囊炎时胆囊三角局部改变严重,如水肿、粘连、瘢痕甚至冰冻样改变。(2)手术者经验不足,缺乏对胆囊三角的正确认识,手术者操作不当。因急性胆囊炎组织松脆易出血,如用力牵拉不当,对使用电钩、电凝不当,分离操作钳用力不当,角度不准确等。

LC中预防胆总管损伤与手术者经验[6~8]密切相关,刘培运[9]提出的改良方法能有效避免胆管损伤,但是存在胆总管和肝总管血供不足的风险。胆囊壶腹入路法操作的要领在于剥、推、刮、吸等方法,显露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以此移行区为解剖学标志,逐渐顺胆囊管向胆总管方向解剖胆囊三角,不强调完全解剖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及汇合部,应视情况而定。急性胆囊炎患者,特别是发病>72h者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移行区组织充血水肿严重、化脓坏疽易被吸引器吸除,将胆囊管右后方洗净掏空,此时提取胆囊体下1/3处可见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的“象鼻”样标志性结构。在处理胆囊动脉减少胆囊切除时出血,若无法看清胆囊动脉时也可靠近胆囊盲置钛夹,相对远离右肝管,以“宁伤胆,勿伤肝”的理念切除胆囊。

1 肖竣,金肖丹,贺亚东,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7,9(2):171~172.

2 黄志强.经验值得注意-再论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7):551~553.

3 李建军,卢榜裕,蔡小勇,等. 腹腔镜胆道修复重建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管损伤.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3,6(2):91~98.

4 David R. Flum, MD, MPH, E. Patchen Dellinger, MD, Allen Cheadle,PhD, Thomas Koepsell, MD, MPH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and Risk of Common Bile Duct Injury During Cholecystectomy. JAMA,2003,289(13):1639~1644.

5 Christos P. Georgiades,Theodoros N. Mavromatis,Georgia C. Kourlaba,et al. Is inflammation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bile duct injury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urg Endosc, 2008, 22(9): 1959~1964.

6 白朝锋.腹腔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5,23(2):50.

7 王西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51~52.

8 王敏华,龙厚东,李文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 24 例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2015,23(2):138~141.

9 刘培运. 改良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术中肝外胆管损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4(1):58~59.

10 洪德飞,彭淑牖.腹腔镜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8~59.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性胆囊炎作LC术属于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者在应用胆囊壶腹入路法时,结合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个基本原则,即直视原则,就高原则,少用电凝原则,掏空原则,不盲目结扎和离断管道样结构原则和及时中转开腹或会诊原则[10]。732例无一例胆管损伤,中转开腹率低,占0.5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急性胆囊炎发病>72h,局部粘连严重,浆膜充血水肿重,甚至坏死多能顺利完成手术。作者认为,胆囊壶腹入路法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能良好显露壶腹部与胆囊管的移行区,方法可靠、简单、手术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总管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