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1-25 02:12王文婷王小霞宋海峰张衍国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38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执业医疗机构医师

王文婷,王小霞,宋海峰,刘 涛,张衍国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38)

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文婷,王小霞,宋海峰,刘 涛,张衍国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38)

目的: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主要对医师多点执业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思考,为医改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

医师;多点执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0 引言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1].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中明确指出“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在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表示,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已在全国推行.因此,本研究分析我国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医改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1 医师多点执业的意义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执业医师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受聘于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2].医师多点执业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 有利于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当前医患供求不平衡,很多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尤其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高水平医生和医疗条件极其匮乏,患者不得不向大城市、大医院转移,使得间接费用增加[3];另一方面,人们重视生命健康,即使小病,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找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农村居民和社区患者就近接受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可缓解大医院挂号困难,医生接诊时间短,医患冲突不断等矛盾,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4].

1.2 有利于激励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生通过多点执业,发挥自身专长,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调动医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某些方面还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以药养医的恶习,能够“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

1.3 有利于整合医师资源和医院改革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基层医疗机构可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提高本院的诊治水平,扩大医院影响,吸引更多患者;同时,社区和基层年轻医生可与专家交流学习,有助于解决医院人才短板和弱势学科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分级诊疗合作网络的建立[5].医师多点执业增强了医生的流动性,这就使得公立医院不仅要进行医药体制改革,还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2 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

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出台后,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实施效果并不理想[6].

2.1 医院忧“肥水流外人田”目前,医师要多点执业,必须经所在医院同意,卫生行政部门才能注册批准,而很多医院对此态度不积极.主要原因如下.

(1)考虑资源流失问题.在我国,将医学院校毕业生培养成医学专家、业务骨干的成本较高,医师多点执业,势必导致人才和患者流失,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同时,如何保护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技术和知识产权及科研成果,是医院考虑的难题[7].

(2)增加医师管理的难度.医师多点执业,可能导致随意离岗,对其工作效率及工作数量难以考核,同时薪酬体系发生变化,医师管理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势必受到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3)考虑医院长远发展.大医院医生承担着繁重的医教研工作,医师多点执业后,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完成科学研究和带教年轻医生的任务,从而不利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影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2 医生怕“枪打出头鸟”多点执业,医师的顾虑因素也较多.

(1)传统观念影响.医师作为医疗机构的“单位人”,其工资收入、职称晋升、申请科研等都与医院有关.多数医师认为自由职业者不稳定,社会认同度低,不愿为了“自由”失去制度内的各种保障.

(2)担忧医疗质量.现代医学是大军团作战,医疗质量与经验丰富的医师、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多方位的合作紧密相关,如手术前后的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等.若配合的人员经验不足,技术不过硬,无法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甚至可能出现医疗事故[8].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应该由谁承担,患者如何维权则是需要面对的难题.

2.3 现有体制阻碍医师多点执业造成多点执业困局的关键性体制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有法律体系不完善.《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了医师执业的类别、权利义务等,但这些是针对一个执业地点的.关于医师多点执业,各地对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申请资格、申请手续等给出明确规定,但是对医师与多点执业医院之间的性质法律及有关规定并没有明确,由此牵涉到的法律责任也含糊不清.这是阻碍其实施的主要原因.

(2)现有的行政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目前,医疗机构对医师主要为行政管理.医师多点执业后,原单位就不对其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期间,产生的医疗事故责任划分不明确.

3 医师多点执业的对策

3.1 修订相关法律内容,确定多点执业的合法性我国现行《执业医师法》对多点执业没有明确规定,卫生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从法律效力上讲,只属于行政规章.因此,推进多点执业,首要是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政策与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协调,使多点执业有法可依.对医师多点执业的责、权、利等进行规范与保障,明确医生的劳动人事关系、薪酬关系、社会保障以及与签约单位的法律关系等[9].

3.2 改革人事制度实施多点执业,医生由“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打破原有的体制壁垒,就要求医疗机构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调整福利、保险、晋升、聘用等政策,加强门诊安排、值班值勤、医疗安全、应急处置及对医师的考核等[10]内部协调,完善以人事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各方面政策制度,逐步建立人员流动和固定相结合、能进能出、有活力、有竞争的运行机制.

3.3 严格准入制度,保证医疗质量要严格限制执业医师和多点执业机构的准入条件.

(1)严格限制执业医师的准入条件.对执业医师的专业技术职称、医疗和道德水平、工作年限、工作现状(如患者满意度,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医疗事故)、健康状况等指标,综合考虑并进行明确规定[11],达到指标后颁发多点执业许可证,同时在许可证有效期满后,需重新申请注册.充分保证医师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保证医疗质量.

(2)严格限制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的准入条件.对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情况,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等进行评估,严格把关,达到规定后,才能开展相关的医疗服务,不得超限执业,消除隐患,保证医疗安全.

3.4 完善医疗纠纷体系,保障医患双方权益医师与多点执业医院签订合同,明确医疗责任.包括确认双方资质,规定医师工作时间、地点、医疗服务范围及质量标准、薪酬支付方式及侵权违约等方面,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医师和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职务险和责任险[12],推行医疗赔偿第三方支付制度,降低医师执业的医疗风险,减轻医疗机构的赔偿负担,同时兼顾患者利益.

3.5 完善信息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由政府和行业组织严格监管,独立于医生和医院之外,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进行监督.对医师和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的培训、治疗效果、患者评价等进行随访,建立并完善多点执业医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信息考核系统[13],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便于患者查阅的信息系统,使患者及时了解医师的专业特长及行医动态,方便其更准确的选择医生,实现信息共享.

[1]颜明金,严 莎.医师多点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5):8-9.

[2]孔 辉.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现状及政策问题确认[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1-3.

[3]胡 晓,周 典,耿 敏,等.医师多点执业利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6-8.

[4]郑 文,黄 非,雷 敏.医师多点执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4,12(332):11-13.

[5]李晓宏.医师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走穴”依旧盛行[N].人民日报,2011-9-1(14).

[6]周婷玉,张 乐,李亚红.不愿多点执业,“飞刀”走穴暗流涌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3-09-21(1).

[7]颜明金,严 莎,曾 燕.以利益分析法剖析医师多点执业的阻碍因素[J].中国医院,2013,17(5):36-37.

[8]徐文君,王 洁.多点执业背景下医师薪酬管理模式的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3):26-28.

[9]范素芳,刘 兴.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困境分析和对策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458-460.

[10]马 莉,黄 海,伍 敏,等.我国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分析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14-15.

[11]胡友利,代树平.医师多点执业需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J].卫生软科学,2013,27(9):529-531.

[12]罗央清.对我国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9):770-772.

[13]鲍楚楚,朱有为,刘 宇,等.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2):112-113,150.

A

2095-6894(2016)12-84-02

2016-11-12;接受日期:2016-11-28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5SF164)

王文婷.E-mail:303227000@163.com

刘 涛.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E-mail:morlab2@fmmu.

edu.cn

张衍国.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E-mail:tdxbyzw@fmmu.edu.cn

猜你喜欢
执业医疗机构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