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1-25 03:21魏舒
河北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护理干预

魏舒

提高他们的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增进孕妇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于孩子的以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孕产妇采取一些有效的针对性、阶段化护理,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她们产后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母乳喂养率。可以建立更加实用的更有效的干预早产孕妇情绪变化的有效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2张颖,王燕.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 4170-4172.

11冯静英,陈华,史丽娟,等.孕产妇抑郁的发生率及护理.中国妇幼保健,2003,18: 487.

10胡成文,洪倩,胡传来,等.文化水平、职业和生活环境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8,23: 3864-3868.

9柏文红,王伟,刘龙江,等.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孕产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0,25: 595-597.

8袁浓根,赵苗青.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 1682.

7杨芳,卢俊杰,杜文君,等.孕产妇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 4480-4481.

6鲍玉勤.心理健康教育在改善孕期焦虑、抑郁症状及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 86-87.

5汪君芬,周卫文.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及抑郁症状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 80-81.

4熊永芳,罗康燕.健康教育在围产期护理中的作用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0,15: 750-751.

3张清涛,王立君,左书娥,等.孕产妇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21-22.

2张志红.临近分娩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0,5: 206-207.

1张新平,宋树坤,许淑健,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中国医药,2010,5: 764.

综合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魏舒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例择期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及出院后继续教育)。分别在入院当天、术前1 d及出院当天采用焦虑敏感度量表(anxiety sensitivity inventory,ASI)和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并于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随访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入院当天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1 d与出院当天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获到更大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当天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随访(15.0±8)个月,对照组晚期(3个月后)复发13例,干预组晚期复发7例。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收稿日期:( 2015-03-25) ( 2015-02-18)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17-2712-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7.056

项目来源:徐州市科技局指令性计划项目(编号: XF10C028)作者单位: 221009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导管室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10%,且容易伴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以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本术式的射频消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成功率达70%~90%[2]。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可导致房颤发生率增加[2,3]。我科对100例择期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200例,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平均年龄(60±16)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及或Holter证实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 d,能够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房颤病程(8 ±4)年,合并高血压病58例,冠心病32例,PCI术后5例,心功能不全3例,起搏器术后1例,肥厚性、扩张性心肌病2例,1例有TIA或脑卒中病史。所有患者均分别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降血脂及控制血压等相

关药物治疗基础疾病。如使用华法林,术前停用3 d,并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代替;术前勿需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于术前1 d进行食道超声或心脏增强CT检查以排除左心房血栓。患者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及语言交流困难者;(2)近期经历重大家庭及感情变故者;(3)严重心、脑、肝、肾等病变且影响一般生活能力者;(4)术后不能配合长期随访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2组均进行相关基础疾病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及出院后继续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入院开始即与患者进行亲切、热忱、平等的沟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与患者友好的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尽可能发现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轻松、巧妙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要求,以消除因此带来的负面情绪;对于存在严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要重点观察,如发现与疾病本身有关时要尽早告知床位医生,尽早处理以平复患者情绪;此外,与患者家属也要进行深刻沟通交流,舒缓他们的心理,从而间接减少患者的情绪波动。

1.2.2行为干预:因术后需要平躺时间较长,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大小便,避免因此带来的不安情绪;教会患者采用一些放松疗法,如自我调节减压法、四肢骨骼肌肉锻炼、呼吸锻炼等;按照患者的爱好,必要时可让患者听轻音乐、读书、看报,以此转移、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1.2.3认知干预:向患者简单明了的介绍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认知;向所有患者介绍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原理、手术过程及风险等,以打消其恐惧、害怕等情绪;术后大腿根部包扎较紧,疼痛不适较常见,指导患者如何翻身、挪动身体,必要时适度松解绷带,以缓解患者不适。

1.2.4出院后继续教育:出院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不同时期心理及身体状况,解答其疑惑、问题;继续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监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等);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询问是否规律用药,有无漏服等情况,并提醒患者按时门诊随访;一般以术后3个月内为空白期,此期间发生的短期房速、房颤等心律失常不作为复发,即使住院期间已告知患者此类情况,大部分空白期复发的患者也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所以此期间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至关重要。

1.3评分方法

1.3.1焦虑敏感度量表: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术前1天及出院当天填写焦虑敏感度量表(anxiety sensitivity inventory,ASI),此表包括16个自我报告的项目,以程度“非常少”作为0分,“非常多”作为4分,总得分范围从0~64,分数越高代表越强的焦虑敏感度[4]。

1.3.2贝克抑郁量表: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术前1 d及出院当天填写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此表包含21个类别项目:心情、不满、悲观、失败感、自责、自杀意向、痛哭、罪感、惩罚感、自厌、易激惹、体象歪曲、活动受抑制、社会退缩、犹豫不决、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疲劳、食欲下降、躯体的先占观念、性欲减退。0~9分为无抑郁,10~18分时轻度抑郁,19~29为中度抑郁,30~63是严重抑郁。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的程度就越强[5]。

1.3.3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填写生活质量量表(short-form life survey-36 items,SF-36),此表包含36个问题,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6]。根据不同问题又被分为8个健康维度:身体机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角色情绪及心理健康。此表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由反向和正向计分题组成,总分为相应条目分数之和。

1.4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继续进行门诊随访,定期复查心电图、Holter。术后3个月为空白期,以3个月后出现>30 s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心房颤动、房扑和房速)作为复发。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ASI评分比较2组入院当天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当天ASI评分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当天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时间点ASI评分比较n =100,分,±s

表1 2组不同时间点ASI评分比较n =100,分,±s

注:与术前1 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当天  术前1 d 出院当天对照组 52±8 60±9 45±7*干预组 52±8 54±8 38±7*#

2.2 2组BDI评分比较2组入院当天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当天BDI评分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出院当天B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BDI评分比较n =100,分,±s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BDI评分比较n =100,分,±s

注:与术前1 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当天  术前1 d 出院当天对照组 54±8 62±9 46±6*干预组 54±6 57±8 36±7*#

2.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出院当天身体机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角色情绪、活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上述指标在出院当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 =100,分,±s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 =100,分,±s

注:与入院当天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生活质量 干预组入院当天  出院当天对照组入院当天  出院当天身体机能 73±10 93±9* # 74±10 82±9*躯体角色 31±21 51±21* # 29±24  43±20*躯体疼痛 76±24 89±13* # 75±23  82±14*社会功能 42±20 58±17* # 42±18  49±14*角色情绪 42±25 64±23* # 40±22  56±20*活力 62±14 77±16* # 62±15  70±14*心理健康 73±10 88±8* # 72±8 80±8*总体健康 71±11 91±8* # 72±10 81±7*

2.4随访本组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5±8)个月。经过3个月的空白期后,对照组复发13例,干预组复发7例(均有动态心电图或心电图证实)。

3 讨论

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容易伴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在选择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中更加明显,并且这些负性情绪对手术效果及预后均会产生不良影响[7]。本研究2组患者入院当天的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均高于正常水平,而对照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评分较入院当天显著增加,说明房颤患者确实易存在焦虑及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且常规的护理干预无法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情绪。传统的护理干预只是一种被动的护理,简单的让患者配合治疗,并不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更不会关注患者的心理及身体需求,所以这种常规护理干预很难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本研究显示,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出院当天时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均显著减少,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获得了更好地效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更加稳定,这充分表明应用心理干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及出院后继续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房颤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出院当天时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入院当天,身体机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角色情绪及心理健康均得到改善;且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证实环肺静脉消融术能够减轻房颤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总体生活质量,但其中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无明显改善[8]。我们不但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而且在出院后也对患者进行继续随访教育,所以能够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我们的最终随访表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复发。

尽管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已广泛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但如何更好的改善复发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实践。近年来,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受到高度重视,心理疗法与手术、药物及物理疗法在疾病的治疗、预防中同等重要。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1 Gehi AK,Sears S,Goli N,et al.Psychopathology and symptom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2,23: 473-478.

2 Parissis J,Nikolaou M,Farmakis D,et al.Clinical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 and plasma B-type natriⅢetic pepfide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Heart,2008,94: 585.

3 MeHomey CA,Ware JE Jr,Lu JF,et al.The MOS 36-itel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HI: tests of data qllality,aIiIlg asmnnptions asmnnptions,and reliability adiverse patient gmups.Med Care,1994,32: 40.

4 McNally RJ.Anxiety sensitivity and panic disorder.Biol Psychiatry,2002,52: 938-946.

5 Pelle AJ,Denollet J,Zwisler AD et al.Overlap and distin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are we there yet? J Affect Disord,2009,113: 150-156.

6 SullivanM,Karlsson J,Ware JE.The Swedish SF-36 Health Survey-I.E-valuation of data quality,scaling assumptions,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across general populations in Sweden.Soc Sci Med,1995,41: 1349-1358.

7 Phillip JT,Jayme SB,Robert AB,et al.Anxiety,depression,and stress as risk factor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Heart Lung,2011,40: 4-11.

8崔红营,于胜波,秦牧,等.环肺静脉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2011,25: 126-129.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护理干预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