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2016-01-29 02:04吴华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进展治疗

邵 亮 吴华清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寿光 262700)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邵 亮 吴华清*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寿光 262700)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病程漫长迁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诊断时多依靠症状、体征以及排除诊断,需要排除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肿瘤、Crohn病、肝损害、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其他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1],肠易激综合征的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2]。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一般认为与肠道炎症、肠道动力紊乱、患者精神紧张焦虑、内脏高敏感性、遗传等很多因素有关[3]。有研究表明,细菌性胃肠炎发病后,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比正常人增加6培,危险因素有长期心理压力、疲劳感、焦虑感等,此外,结肠炎症后的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对食物过度运动反应也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大病因。因为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不太明确,很大程度上诊断是通过临床症状及对其他器质性疾病排除的基础上,虽然经过医学界多年的努力,仍有很多时候缺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一旦患者再次出现胃肠道感染、精神焦虑、劳累等诱因而复发。本文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做一个简单概述。

1 一般治疗

1.1 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很多时候与患者精神焦虑、紧张有关,在排除患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胃肠道疾病,以及排除肝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安慰患者,纠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调整患者情绪,有时可以在减少其他类药物使用量的前提下,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本身疾病有很多误解,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后期可以发展为肿瘤等恶性疾病,通过心理安慰、科学指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利于症状缓解。对于过度焦虑、紧张的患者,地西泮等镇静剂的使用,有时候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症状[4]。

1.2 饮食治疗:有研究表明,肠道炎症后的腹泻、腹痛患者,在2~3个月内肠道对特异性食物会有过度运动反应,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病因有可能为对某种食物比较敏感,不能耐受某些食物,比如大多数患者对寒冷、酒精、辛辣、浓茶等刺激性食物比较敏感,嘱患者注意避免这类食物。可以嘱患者自己建立的食谱,比如某种特异性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表现,要在食谱中剔除。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过度挑剔食物,可能走极端情况,将过多食物从食谱中剔除,甚至引起负氨平衡、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要注意患者的营养问题,必要可在营养科专家的指导下安排食谱,剔除特异食物。

2 西医治疗

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西医治疗的原则以调节肠道动力、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调节植物神经等对症治疗为主。

2.1 胃肠解痉药:山莨菪碱: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具有对抗平滑肌痉挛作用。不良反应与阿托品等其他M胆碱受体阻断药类似,主要为心率加快、腺体分泌减少、瞳孔增大等,但很少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症状[5]727-728。

奥替溴铵:此药吸收率很低,被吸收的药物大部分经过胆汁排泄。有研究表明[6],腹痛、腹泻等患者通过奥替溴铵治疗后,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腹痛程度、腹痛的频率,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奥替溴铵不良反应低,治疗剂量使用奥替溴铵很少产生不良反应,虽然很少产生阿托品样反应,但是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患者还是要慎用。

其他调节胃肠道痉挛药物还有东莨菪碱、曲美布汀、匹维溴按等药物。

2.2 5-羟色胺受体调节剂,此类药物是近年研究较多、争议较大的一类药物。

2.2.1 5-HT4受体激动剂:主要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替加色罗等。主要是胃肠道动力药物从而用于治疗便秘。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对于肝肾损、有肠梗阻表现、可疑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等患者要禁用。既往有实验表示,替加色罗会导致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风险,但也有实验证实。

西沙比利、莫沙比利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促动力药物,其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证实。有研究[7]表明该类药物作用于便秘型IBS疗效显著,而何宛蓉等[8]的研究结论显示西沙必利对缓解IBS总体症状及腹痛、便秘的证据不足。

2.2.2 5-HT3拮抗剂:代表药物主要是阿司洛琼,能减慢结肠蠕动,提高内脏痛觉阈值。

2.3 阿片类或阿片类似物的止泻药物:阿片类似物如地芬诺酯等,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从而用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对症治疗。

3 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

由于认为肠道感染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之一,抗生素也是IBS治疗的选择,有研究证实短期使用抗生素能减轻患者症状,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也是肠道菌群紊乱的重要病因。

微生态制剂主要作用机制为调节肠道菌群失调,而肠易激综合征大多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目前多项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4 心理治疗、抗抑郁药

焦虑、抑郁在肠易激综合征中很常见,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等基础。对很多顽固性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抑郁药,国内有研究[9]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等腹泻、腹痛等症状(P<0.05)。

5 中药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病程漫长,病因复杂,病情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西医有时在个别患者治疗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很多中药方剂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患者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

6 针灸治疗

近年来,有报道显示针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10],但是安全性、有效性、患者接受程度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7 结 论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是临床症状结合排除其他胃肠道、肝肾等疾病来诊断的,病因不很明确,给予必要心理疏导,结合西药、中药治疗,但仍有少数患者症状缓解差。长期使用中药、西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西沙必利的心脏事件、中药等肝肾损害等,另一方面,中医治疗、针灸治疗因缺乏大样本、长期的实验研究,故其确切效果及远期效应无统一定论,且中药存在潜在的肝、肾损害风险,需谨慎选择。因此,在根据患者症状、病因、基础病等了解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比如便秘患者给予胃肠动力药物,腹泻患者存在胃肠道感染患者给予短期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等,以求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病杂志,2008,28(1):38-40.

[2] Drossman DA,Camilleri M,Mayer EA,et al.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astroenterology,2002,123(6):2108-2131.

[3] 严蕙蕙,杜勤.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胃肠病学,2007,12(7): 442-445.

[4] 陈治水,张万岱,危北海.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82-284.

[5]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08-309.

[6] 袁耀宗,许斌,柯美云,等.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J].胃肠病学,2003,16(5):132-136.

[7] 李倩,余勇,杨敏,等.中药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32(4):643-645.

[8] 何宛绒,张法灿.混合型5-HT4受体激动剂/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2.

[9] 王西艳,冯玉光,张红梅.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33): 3458-3463.

[10] 裴丽霞,张新昌,孙建华,等.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J].中国针灸,2012,32(10):957-960.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031-02

基金项目:潍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计划[2015年(第四类)第028号]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肠易激综合征进展治疗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肠道菌群失衡与肠易激综合征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